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政桥梁工程迅速发展,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频繁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本文结合市政桥梁施工安全生产特点,提出了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对策,包括工程质量责任制、抓好设计环节、施工过程规范化加强对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等方面。
关 键 词:市政桥梁;施工质量;预防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 with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nicipal bridge construction safety, point out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responsibility to grasp the design aspects, construction process standardization strengthening of concrete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placement, maintenance and other links.Key words: municipal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桥梁作为城市道路体系的体格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施工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运输的安全和舒适。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桥梁工程投资规模也不断增大,各种桥梁工程得到了建设,成为了城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设计方面、施工方面的原因,导致桥梁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通病,影响了城市桥梁的整体质量。下面就常见的质量问题加以论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市政桥梁施工安全生产特点
桥梁工程施工具有品种多样性和生产工艺复杂多变性的特点。一座桥从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至竣工验收,各道施工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不安全的因素各有不同。在桥梁形成过程中,就应该要根据其构成的特点、使用功能、合同约定的质量、工期、资金和技术要求等条件来进行施工生产和系统管理。
与普通工程相比,为了让百姓的出行方便早日恢复,导致市政桥梁工程明显具有工期紧张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就更应该避免因为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材料设备前期投入过大以至资金不足等因素延误了部分工期,造成工期更加紧张。
市政桥梁工程基本上都位于城市发展地带,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受影响的因素也随之增多。施工的首要条件就必须保证居民生活的正常进行,这同时也是业主和监理遇到的最主要困难。
二、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2.1 工程质量责任制
我们要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明确工程各参建单位责任和相应责任人。实行工序责任人制度,明确现场施工、监理单位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工序责任人,并认真做好工序交接和记录签名工作,切实做到桥梁施工每个质量控制环节均可追溯。明确质量目标,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管理程序,使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2.2 抓好设计环节
加强对施工图设计审查力度,科学地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不需考虑景观设计的桥梁应尽量采用成熟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保证必须的审查周期,避免流于形式。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对重要工序、关键部位应编制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
2.3 施工过程规范化加强对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
重点加强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认真制取相同数量的试件与结构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雨天施工应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科学使用外加剂和混合材料,应按规定在使用前复验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掺量。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砂石材料的质量检验,注重其坚固性。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动态质量控制,根据动态信息,及时调整、报批。对于支架上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分段浇筑时应预先作出设计,消除支架沉降不均匀的影响。
2.3.1选择合格材料与优化配合比设计
现代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已經是五组份理论,其中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是浇筑混凝土的四种基本材料,外加剂是改善混凝土技术性能的辅助添加剂。我们的目标是将各种原材料按适当的级配和比例搅拌均匀,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游离水排出,使水泥浆填充于粗细集料之间空隙,使其成为内实外光的胶结实体。
控制好砂的级配,选用中砂且大致均匀,不能都用规定级配的最大极限百分比,这样有利于混凝土密实光洁。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的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大于钢筋问最小净距的3/4。一般的说,预制梁、板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1.5mm,其它混凝土工程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7.5mm。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宜按结构体积大小、钢筋疏密程度选用适宜的水灰比和坍落。
2.3.2混凝土的拌制控制
虽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是影响整个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但混凝土配料的准确、搅拌的均匀、浇筑、振实成型、养护更是整个施工环节中影响混凝土的主要环节。
混凝土的拌合设备必须采用强制式 ,拌制时间一定要达到2.5 min左右。拌制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搅拌时间短混合料不均匀 ,时间过长会破坏材料的结构。在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水量和外加剂的用量。因为科学的控制水灰比会减少混凝土的干缩量 ,所以要使拌制好的混凝土均匀 ,和易性好 ,才能达到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满足生产的需要。
2.3.3混凝土的浇筑控制
合理的施工方法不仅能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还能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有效地降低温度裂缝的产生 ,达到控制裂缝的目的。在桥梁施工中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 ,严禁出现过振现象致使混凝土表面粗、细集料离析而靠近模板的混凝土表面集料集中 ,也要注意不可产生漏振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麻面、蜂窝、孔洞、裂缝等质量问题。应对每一振捣部位振动到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 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边振边徐徐提起振动器。由于振捣不良而产生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如 内部蜂窝)也要引起重视 否则会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的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足够重视 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从而保证桥梁的质量。
2.3.4混凝土的养护
在此专指自然养护,即在平均气温高于+5℃的条件下于一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
自然养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混凝土浇筑12h内应加以覆盖和洒水,一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湿润;
洒水养护时间
当用矾土水泥时,不得少于3d;当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时,不得少于7d;当在混凝土中掺有塑化剂、加气剂以及对抗渗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洒水次数
气温在15℃以上时在开始的3d中,白天至少3h洒一次水,夜间应洒水两次;在以后护期中,每昼夜应洒水三次左右。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三、市政桥梁施工安全监理的关键
施工前要注意测量和试验的监理。施工前应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复测,避免大桥设计单位提供的引桥、主桥和道路工程的控制网出现误差。一般来说,施工单位施工时,结构物的几何尺寸出问题较少,而空间存放出错的就比较多,例如斜拉桥的塔柱测量,斜拉索的钢导简定位等,都应进行反复复测。
在施工单位的试验频率达到规范要求后,监理工程师就应当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方法、顺序以及支撑结构的要求来进行试验安设。比如采用挖土机械开挖基坑时,监理工程师应当监督检查坑内不得有人作业;必须留人在坑内操作时,挖土机械应暂停作业。开挖基坑的人员不得在坑壁下休息。对于挖孔、沉管灌注桩基础,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一定要按照安全管理条件中的规定进行施工,保障孔内挖土人员的安全,经常保持孔内的通风。
四、结论
桥梁工程的施工历来与安全、质量是分不开的,做好桥梁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理工作,是整个工程能顺利实施、达标竣工有力的保证。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三控制、一管理”中比较重要的控制项目,也是监理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安全控制更是施工能可持续进行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耀辉,市政桥梁工程的监理体会[J],建设监理,2005(05)
[2]姜海林,对桥梁工程质量监督的体会和建议[J],湖南交通科技,2004(03)
[3]方培雄,桥梁工程结构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监理措施[J],国外建材科技,2005(03)
[4]刘海丰.桥梁施工控制内容和方法[J].交通世界,2010,13.
关 键 词:市政桥梁;施工质量;预防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 with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nicipal bridge construction safety, point out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responsibility to grasp the design aspects, construction process standardization strengthening of concrete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placement, maintenance and other links.Key words: municipal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桥梁作为城市道路体系的体格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施工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运输的安全和舒适。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桥梁工程投资规模也不断增大,各种桥梁工程得到了建设,成为了城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设计方面、施工方面的原因,导致桥梁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通病,影响了城市桥梁的整体质量。下面就常见的质量问题加以论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市政桥梁施工安全生产特点
桥梁工程施工具有品种多样性和生产工艺复杂多变性的特点。一座桥从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至竣工验收,各道施工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不安全的因素各有不同。在桥梁形成过程中,就应该要根据其构成的特点、使用功能、合同约定的质量、工期、资金和技术要求等条件来进行施工生产和系统管理。
与普通工程相比,为了让百姓的出行方便早日恢复,导致市政桥梁工程明显具有工期紧张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就更应该避免因为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材料设备前期投入过大以至资金不足等因素延误了部分工期,造成工期更加紧张。
市政桥梁工程基本上都位于城市发展地带,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受影响的因素也随之增多。施工的首要条件就必须保证居民生活的正常进行,这同时也是业主和监理遇到的最主要困难。
二、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2.1 工程质量责任制
我们要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明确工程各参建单位责任和相应责任人。实行工序责任人制度,明确现场施工、监理单位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工序责任人,并认真做好工序交接和记录签名工作,切实做到桥梁施工每个质量控制环节均可追溯。明确质量目标,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管理程序,使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2.2 抓好设计环节
加强对施工图设计审查力度,科学地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不需考虑景观设计的桥梁应尽量采用成熟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保证必须的审查周期,避免流于形式。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对重要工序、关键部位应编制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
2.3 施工过程规范化加强对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
重点加强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认真制取相同数量的试件与结构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雨天施工应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科学使用外加剂和混合材料,应按规定在使用前复验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掺量。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砂石材料的质量检验,注重其坚固性。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动态质量控制,根据动态信息,及时调整、报批。对于支架上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分段浇筑时应预先作出设计,消除支架沉降不均匀的影响。
2.3.1选择合格材料与优化配合比设计
现代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已經是五组份理论,其中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是浇筑混凝土的四种基本材料,外加剂是改善混凝土技术性能的辅助添加剂。我们的目标是将各种原材料按适当的级配和比例搅拌均匀,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游离水排出,使水泥浆填充于粗细集料之间空隙,使其成为内实外光的胶结实体。
控制好砂的级配,选用中砂且大致均匀,不能都用规定级配的最大极限百分比,这样有利于混凝土密实光洁。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的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大于钢筋问最小净距的3/4。一般的说,预制梁、板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1.5mm,其它混凝土工程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7.5mm。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宜按结构体积大小、钢筋疏密程度选用适宜的水灰比和坍落。
2.3.2混凝土的拌制控制
虽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是影响整个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但混凝土配料的准确、搅拌的均匀、浇筑、振实成型、养护更是整个施工环节中影响混凝土的主要环节。
混凝土的拌合设备必须采用强制式 ,拌制时间一定要达到2.5 min左右。拌制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搅拌时间短混合料不均匀 ,时间过长会破坏材料的结构。在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水量和外加剂的用量。因为科学的控制水灰比会减少混凝土的干缩量 ,所以要使拌制好的混凝土均匀 ,和易性好 ,才能达到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满足生产的需要。
2.3.3混凝土的浇筑控制
合理的施工方法不仅能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还能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有效地降低温度裂缝的产生 ,达到控制裂缝的目的。在桥梁施工中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 ,严禁出现过振现象致使混凝土表面粗、细集料离析而靠近模板的混凝土表面集料集中 ,也要注意不可产生漏振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麻面、蜂窝、孔洞、裂缝等质量问题。应对每一振捣部位振动到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 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边振边徐徐提起振动器。由于振捣不良而产生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如 内部蜂窝)也要引起重视 否则会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的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足够重视 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从而保证桥梁的质量。
2.3.4混凝土的养护
在此专指自然养护,即在平均气温高于+5℃的条件下于一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
自然养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混凝土浇筑12h内应加以覆盖和洒水,一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湿润;
洒水养护时间
当用矾土水泥时,不得少于3d;当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时,不得少于7d;当在混凝土中掺有塑化剂、加气剂以及对抗渗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洒水次数
气温在15℃以上时在开始的3d中,白天至少3h洒一次水,夜间应洒水两次;在以后护期中,每昼夜应洒水三次左右。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三、市政桥梁施工安全监理的关键
施工前要注意测量和试验的监理。施工前应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复测,避免大桥设计单位提供的引桥、主桥和道路工程的控制网出现误差。一般来说,施工单位施工时,结构物的几何尺寸出问题较少,而空间存放出错的就比较多,例如斜拉桥的塔柱测量,斜拉索的钢导简定位等,都应进行反复复测。
在施工单位的试验频率达到规范要求后,监理工程师就应当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方法、顺序以及支撑结构的要求来进行试验安设。比如采用挖土机械开挖基坑时,监理工程师应当监督检查坑内不得有人作业;必须留人在坑内操作时,挖土机械应暂停作业。开挖基坑的人员不得在坑壁下休息。对于挖孔、沉管灌注桩基础,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一定要按照安全管理条件中的规定进行施工,保障孔内挖土人员的安全,经常保持孔内的通风。
四、结论
桥梁工程的施工历来与安全、质量是分不开的,做好桥梁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理工作,是整个工程能顺利实施、达标竣工有力的保证。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三控制、一管理”中比较重要的控制项目,也是监理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安全控制更是施工能可持续进行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耀辉,市政桥梁工程的监理体会[J],建设监理,2005(05)
[2]姜海林,对桥梁工程质量监督的体会和建议[J],湖南交通科技,2004(03)
[3]方培雄,桥梁工程结构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监理措施[J],国外建材科技,2005(03)
[4]刘海丰.桥梁施工控制内容和方法[J].交通世界,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