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内涵的研究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教师转变教材观念——由“教教材”转为“用教材”迫在眉睫。要实现转变,就得充分理解教材的内涵、外延及其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总结出:教材可从具体与综合两个角度进行定义;其性质与特征,在不同时期和地域而有所不同。
  【关键词】:教材 定义 性质 特征
  我国教材研究的起步较晚,“1930一1970年间,除了有关对待种族团体的零星报道外,教科书的研究文献几乎销声匿迹。1970年,新课程改革运动兴起,人们才开始关注教材及其内容品质问题。”[1]从此,教材研究不断发展,队伍不断壮大,范围不断扩展,取得了一定成就。“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材研究走过了数量上由少到多,研究范畴上逐步拓宽和广泛覆盖,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日益多元化的发展历程。”[2]
  二、研究现状
  (一)教材内涵
  1.定义
  关于教材概念的界定因视角不同而各有侧重,根据对文献的研读,有些研究者主要是从具体的一个点进行的,如主流教材、优秀教材、英语专业研究生教材等,有的则是从综合的角度进行下定义的。
  (1)具体
  ①主流教材
  刘捷在认为“主流教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行量最大,使用最广泛,受众最认可,权威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那类教学材料 (主要指教科书)。它是一个群体而非某一个版本的教材。也就是说,主流教材是在教材多样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主流’。”
  ②优秀教材
  金立鑫认为一套优秀的教材必须是:“用特定教学理论将目的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要素通过文本形式科学合理有序地编排起来的可操作的文本。
  ④语言学习教材
  教材既包括课堂内外师生使用的课本、练习册、活动册、辅导材料、自学手册、报纸杂志等纸质材料,也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广播电视节目、幻灯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其他介质材料。总之,凡是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加大语言输入、培养语言能力的材料都可称为教材。
  (2)综合性教材
  顾明远所主编的《教育大词典》结合教学实践指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包括文字教材和视听教材。《辞海》从教材的形式出发,指出它也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可见,教材已经由单纯的教科书逐步过渡到以教科书为核心不同教学材料的组合。
  杜威给出的定义是: “所谓教材,就是在一个有目的的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
  2.性质
  (1)萌芽期: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经验即是自然形成的教材。
  (2)发展初期:用墨或颜料写在竹简、帛或木机上,用苇笔写在纸草、泥板或用刀刻在甲骨兽皮上的文字。
  (3)成熟期: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体教材体系,辅之以殖民化的西方教材体系及传统国粹教材体系。
  3.特征
  ①中国古代教材
  特点:主要以《四书》和《五经》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教材外,还有较成系统的各级各类识字教材和自然科学教材,如蒙学教材 “三”、“ 百”、 “千”、《梦溪笔谈》等。重视利用汉字特点,使用韵语、对偶句或诗歌编排;注重联系儿童日常生活;适应儿童年龄特征,侧重道德教育。
  ②国外古代教材
  因教育目标不同,教材类型各异,大致有宗教经典型、律法型、神话传说类、哲學历史类、寓言类和自然科学类。如《圣经》、《古兰经》、《启蒙读本》等。它们寓社会教化和学校教育为一体,反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
  (3)成熟期
  ①西方近现代教材
  A.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坚持建设有助于形成必要观念的教材。
  B.杜威认为教材的基本源泉应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而又能构成知识的东西,教材首先表现为具体活动的作业,再进行系统教材的学习。
  C.普莱西、桑代克等人依据行为主义理论将教学技术与教材编制的有机结合,主要标志是程序教材的问世。程序教材是算法化教材和现代教学技术的高度结合,而且程序教材的技术基础逐步发展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功能上具有辅导、讲解、答疑、练习和对话等作用。
  ②中国近现代教材
  A.民国初期:经学教材选用国粹《四书》和《五经》;而所谓的“科学教材”多采用西方教材,并聘用部分外籍教师任教,教材西化的倾向比较明显。
  B.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材建设
  a.国统区:以儒家经学、专制党义与西式文化相混合的教材体系。
  b.革命根据地:出版供军人、干部、学生和农民使用的教材,主要有政治类、军事类、文化识字类、扫盲类及专业技术类教材。
  三、反思
  (一)教材研究是为了创制高质量的教材,“教材不单是教师授课的工具,也是学生预习或温习的自学材料,必修教材更是学生学习中拥有的核心资料。所以教材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优质的教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他们积极参与学习,优质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更能让学生的灵魂得到滋养。”因此,教材研究要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刘捷.主流教材的内涵与特征[J].教育科学研究,2010(10):45-49.
  【2】金立鑫.“教师、教材、教法”内涵和外延的逻辑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05):53-58.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主干部分,而对语文课程、教材和教学关系的研究将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大有裨益。本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研究现可以了解到语文课程、教材与教学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形成合力,促成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一体化”进程。语文课程、教材与教学的“一体化”符合当下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诉求。
期刊
【摘要】: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国的教育体系也是更大的挑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基于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四个要素”的理解,通过《政治生活》教学实践经验,对活动型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关爱和国家情怀,树立正确的理性精神和政治认同感,增强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主人翁精神。  【关键词】: 政治核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普及,使网络文化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但由于网络涉及的方面、内容极为广泛,其也包含许多负面内容,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降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所以,本文也主要对其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旨在消除其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心理健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话语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军队院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引导学员“扣好第一粒扣子”,
期刊
【摘要】:传统的金工实习采用的是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方式,也就是技工式的训练模式,能够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来提出相应的模式转变想法,在目前的金工实践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应该多加入一些设计、工艺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灵活运用知识的机会,才能够更好的在实际中应用,本文就以纺织机械类专业金工实训教学改革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纺织机械 金工实训 教学改革  1.引言  我国的教育体制都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手机不仅越来越智能,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而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强大以及智能,使得部分大学生开始沉迷于智能手机,甚至达到上瘾的地步。(因功能丰富强大的智能手机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使得他们逐渐对手机沉迷甚至上瘾。)当大学生一旦对手机沉迷甚至成瘾的话,不仅会严重危及他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因此,下文首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多元化的时代,思想上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思想上学生的道德意识薄弱,对真善美缺乏认知,使得我们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定困境,现面对出现的困境,提出一些对策,如树立美德青年榜样和充分利用朋辈教育,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 多元化时代 思政教育  大学辅导员的职责是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理学生事务,对于学生就业、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条件下,随着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充斥到这个队伍当中。调查研究显示,新晋的青年教师绝大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因此,他们在担任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明显的在职业能力方面有待提升。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展开分析,分别从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职业能力所涉及的具体维度、如何提高其职业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期刊
【摘要】:《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继颁布,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了一剂强心针。解读学习中华经典的好处与重要性,诵读为孩子将来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华经典,落实童蒙养正的教育,树立起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作为炎黄子孙,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承传下来,让其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于中国、造福于世界。  【关键词】:《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 华经典诵读 童蒙养正教育  2
期刊
【摘要】:受助學生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广泛的数量基础,加强受助学生感恩教育以及当代大学生教育是资助工作在学生教育引导方面的主要目标。探索志愿服务推动受助学生完善感恩教育,促进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 志愿服务 感恩教育  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的二十多年来,发展为成熟的服务体系,志愿服务活动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进一步发扬良好的社会风气。“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