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今古文学之争的解释学解读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表面看来,两汉经今古文学之争是对"经"的解释权之争,实际上这场争斗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解释学观念的交锋。在解释学视域下对经今古文学之争进行观照,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古代解释学思想发展和变化的整体脉络。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在解释学思想上的对立主要表现为对"五经"是作"经学"的解读还是作"史学"的解读。这种对立体现了在经典解释实践中的"彻底的非连续性和深刻的变化",亦即所谓"认识论断裂"。"认识论断裂"是普遍存在的解释学现象,它是解释活动中不可分割的有机成分。经古文学派的出现就证明了这种理解和解释活动中经常发生的断裂。随着经今文学派在汉初取得了统治地位,今文学家垄断了对"五经"的解释权。由于历代的解说陈陈相因,"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经今文学确实到了面临崩溃的地步。这时,经古文学派应运而生。它并不是对经今文学派的继承和发展,而是取代了"旧逻辑的位置",体现了在经典解释上的"彻底的非连续性和深刻的变化"。这种解释学意义上的断裂恰恰是经学历史——这是一个解释学历史——的重要成分,每一个"断裂"都构成了对"五经"所进行的解释活动中的重大事件。
其他文献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在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即实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一定成效后,必然要求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变革农村的产业结构,取消实施
<正>中国GIS协会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在这十几年中,我国的GIS软件产品从无到有,渡过了艰难的起步阶段,形成了相对齐全的产品系列,进入了发展与健全时期:我国的GIS软件产
自卑心理,有时也称自卑感,指的是因对自己的能力及某方面的心理品质的评价偏低,而产生的不如别人的一种自我意识。它广泛存在于高中学生群体中,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
随着各种图像输入和输出设备在现代印刷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原稿在各种设备之间的传递和转移已经成为印刷复制的主要任务之一。但由于不同设备的呈色方式不同,从而引起相同的图
介绍了小白鼠妊娠期及产后饲养管理注意事项,对小白鼠的饲养提供了参考。
福克纳小说中生活在历史变革时期的美国南方人集中体现出现代悲剧精神。现代悲剧精神的核心之一是现代个人在多重生存困境中,对可望而不可及的自由生存和理想人性的苦苦追求
受20世纪新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的影响,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并产生了一个专门化的独立分支学科——理论心理学。它的立论基础及不断进步,主要得益于来自学科
<正>"2013年北斗导航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
通过对《四书章句集注》被注音字多音现象的研究,发现朱熹对《经典释文》与《孟子音义》中的相应读音择善从之,存在着与《释文》、《音义》注音顺序不一、增音等情况。可见,
贫困问题已困扰我国多年,始终是国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扶贫力度的加大,许多地方已退出贫困行列,但我国贫困山区由于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较落后、居民受教育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