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的价值探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yz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式注射药剂,观察组采用药学监护方式注射药剂,之后进行合理化评价。结果:观察组在药剂的用法与用量、配伍、适应症等方面对中药药剂的注射合理性明显提升,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也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方法可明显提升中药药剂使用的合理性,并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中药药剂 药学监护
  目前,随着临床治疗中中药药剂的广泛使用,在对中药药剂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配置问题较为突出。经常会发生未对症配药、滴速过快以及药剂量大等问题,导致在用药环节中不良医疗卫生事件的发生[1]。针对这一研究目的,本文选取我院90例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现采用药学监护方法可显著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2.16±2.15)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2.26±1.87)岁。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为统计学资料进行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药剂的注射方法对患者实施注射。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药学监护方法对患者实施中药注射治疗,我院设计了针对中药药剂合理使用的调查表,其中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注射剂的品种、具体的使用时间等指标进行了记录,并在患者使用该药剂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实施准确记录。①之后针对中药药剂注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进行有效地分析,在每月我院的办公网站上公布对中药药剂不合理使用的病历;②在我院开展针对中药药剂合理使用的讲座,对中药药剂的使用剂量、每种中药之间的配比比例进行讲解;③做好对中药药剂注射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的监测工作,并及时收集各个科室的具体反馈信息;④针对中药药剂的注射使用情况进行充分地调查分析,并将调查的结果公布在医院网站上,使每位医护人员都能及时了解,之后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院的医务科等部门。
  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在中药药剂使用过程中药剂的用法与用量、配伍、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中药药剂注射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比较
  观察组在药剂的用法与用量、配伍、适应症等方面对中药药剂的注射合理性明显提升(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较
  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中药注射剂指的是将饮片经过提取和纯化后配置的注入人体的乳液或是溶液的一种无菌制剂,具体的种类可以包括注射用无菌粉末或是注射液等。目前,中药注射剂被广泛应用在恶性肿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中,但是在使用中药药剂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出来[2]。中药药剂因自身成分以及提取工艺较为复杂,是引发不良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在临床上中药药剂的不合理使用也是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3]。因而笔者针对中药药剂的不合理使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了以下几方面在中药药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充分掌握患者的用药时间间隔。在对患者注射中药药剂的过程中,因患者在年龄、体质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性,同时实施中药药剂注射应严格按照中病即止的治疗原则,防止出现长期用药的状况。另外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过敏历史,在患者输液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在输完一组液体后才能输另一组液体,并利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液体将残留在输液管中的药品冲洗干净,防止这两种残留液体间发生反应,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②严格控制患者的输液过程中的滴注速度。在对患者实施中药药剂滴注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滴注速度,若是滴注速度过快会使药物瞬间进入患者静脉,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对滴注速度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要依据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应控制。在临床治疗中,一般情况有4种中药药剂滴注的速度规定要缓慢。其中红花黄色素氯化钠的滴注速度要控制在30滴/min以下,痰热清注射剂滴注速度要控制在60滴/min以下,康艾注射液要求进行静脉缓慢注射,艾迪注射液的滴注速度要控制在50滴/min以下[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药剂的用法与用量、配伍、适应症等方面对中药药剂的注射合理性明显提升,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也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看出,实施药学监护对临床药师的中药药剂注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方法可明显提升中药药剂使用的合理性,并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小梅,郑咏池,王洪贵,等.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干预作用分析[J].华西医学,2011,26(9):1386-1387.
  [2]张建平.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警示缺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8):664-667.
  [3]胡安新,侯庆源,张致家,等.临床药师参与注射剂安全应用风险管理体会[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11):1035-1038.
  [4]时琳,郭桂明.我院209例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31):2949-255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针对阑尾炎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做一个全面的对策研究。方法 总结一下我院38位病例的护理效果,接受观察的是在我院2014年01月01日到2014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病例。 结果 观察38位患者中有2位切口处感染,3位康复程度一般,1位出现腹腔囊肿,在调查中有27位患者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较效果较为满意,其他11位患者中有4位对护理效果不满意,7位没有表示是否满意。其余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
【摘 要】 目的:探究动脉血气剩余血在危重患者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8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静脉血生化检验方式,观察组采用动脉血剩余血生化检验的方式,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各项比较检查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
【摘 要】 目的:探讨为家庭危重病人插胃管常见问题与整改措施。方法:对危重病人插胃管常见的各种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置管前给予心理干预,必要时应用镇静剂,选择插管时机,插管时采取合适体位,延长插管深度及妥善固定等相应措施后,减轻或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刺激。结论:针对不同患者常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