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来源 :中华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ingkaoy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改善受损神经组织形态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抑制剂组、抑制剂+治疗组。经颈内动脉注射5μl(2μg/kg)NRG1β和ERK5抑制剂BIX02189 5μl(4 mg/kg)干预治疗。激光多普勒测量局部脑血流量(r CBF);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p ERK5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后,大鼠r CBF显著下降至造模前的30%及以下,再灌注后r CBF恢复至造模前的80%及以上。模型组大鼠皮质区出现梗死灶,神经元结构损伤较重,p ERK5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p ERK5表达进一步增强(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神经元结构损伤减轻。抑制剂组p ERK5表达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大,神经细胞损伤严重。抑制剂+治疗组大鼠p ERK5表达较抑制剂组增强(P<0.01),脑梗死体积较抑制剂组显著缩小(P<0.001),神经细胞损伤程度较抑制剂组显著减轻(P<0.001)。结论 NRG1β可能通过激活ERK5信号通路,改善梗死区脑组织的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减轻脑组织损伤,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
其他文献
要真正影响学生的心灵世界,学校德育不应该是干瘪枯燥的,而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当前,学校德育中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说教化、强制性、行为主义的德育工作方式很难发展学生对于道德规范和纪律准则的情感认同,由此出现了学生对于德育内容了解但不愿遵循、被动遵守却不主动践行、小时服从长大却时常违规的现象。  道德情感是个体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在个体品德结构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依据个体品德发展规律,重视道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