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4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2.3%,对照组39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护理有效率为74.4%。结论 临床上采用中西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纤维环出现破裂后,髓核对神经根形成压迫,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尤其是在患者的急性期,对于患者的危害更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残疾,从而严重制约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当前,临床上对急性期患者实行中医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改善。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对其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护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7年4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48-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岁,女性38例,年龄在51-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岁。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护理,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并实现患者病情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基础护理 首先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实行合理的饮食搭配,以使患者可以补充充足的营养。在急性期,患者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取患者的仰卧位。当患者的疼痛有所缓解后,要指导其进行机体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此外,给予患者适当的牵引护理,以巩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2]。在患者出院时给予其适当的健康指导,以避免此种疾病复发。
1.2.2 艾灸护理 取患者的环跳穴、阿是穴、命门、承山穴、腰阳关等穴位,将燃烧的艾条放在距离皮肤2-3cm的地方进行熏灸,直到患者感受到局部皮肤的温热为止。每个穴位治疗10分钟,每天进行1次,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烫伤患者的皮肤。对患者持续治疗7天作为1个疗程。
1.2.3 梅花针扣刺护理 取患者的委中穴,采用梅花针进行叩刺处理,直到出血为止,同时加火罐5分钟,每天1次,要保持左右腿交替实行,持续治疗7天作为1个疗程,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火罐内的情况,以免出现水泡,同时要注意消毒处理[3]。
1.2.4 中药离子导入护理 选取基础方剂:伸筋草、透骨草、乳香、红花、没药,对于风寒严重的患者加入肉桂和附子,对于湿热的患者加入苍术、滑石、牛膝、薏苡仁,对于肝肾亏虚的患者加入桑寄生、山茱萸、菟丝子,对于气滞血瘀的患者加入川芎、柴胡、香附。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熬,浓缩200ml的药汁,然后用药垫浸泡,浸泡好之后将药垫放置在腰部的病变部位,负极放置在患侧疼痛最重的部位,然后将电源打开,并逐渐的增大电流,直到患者感受到电流向下感传为止,每次进行20-30分钟,每天1次,持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在此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及药垫周围情况,如果处理过敏现象,要及时对症处理。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可以进行自由活动。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消失,对自由活动仍有限制。无效:患者病情加重[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t检验,差异显著,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通过实行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2.3%,对照组39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护理有效率为74.4%,见表1。
3 讨 论
在中医学中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证、腰痛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同时出现风寒湿热导致气血凝滞所致,不通则痛,在治疗时应当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驱寒散湿为主。由于此种疾病的病程较长,很多患者都难以接受哦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而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对于患者的效果也较为显著。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实行中医护理,在对患者实行针灸、离子导入、梅花针叩刺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实行有效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对症护理,从而有效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改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实现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由此可见,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急性期实行中医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小潘,农小珍,刘积平,覃兴乐.中医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45(01):78-79.
[2] 张东升,银世杰.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65(02):26-27.
[3] 林一峰,梁祖建,直彦亮.补肾通络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11,84(05):78-79.
[4] 袁永斌.消痛化骨健步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63(07):99-100.
[5] 李会芳.全身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1,55(07):66-67.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纤维环出现破裂后,髓核对神经根形成压迫,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尤其是在患者的急性期,对于患者的危害更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残疾,从而严重制约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当前,临床上对急性期患者实行中医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改善。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对其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护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7年4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48-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岁,女性38例,年龄在51-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岁。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护理,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并实现患者病情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基础护理 首先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实行合理的饮食搭配,以使患者可以补充充足的营养。在急性期,患者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取患者的仰卧位。当患者的疼痛有所缓解后,要指导其进行机体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此外,给予患者适当的牵引护理,以巩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2]。在患者出院时给予其适当的健康指导,以避免此种疾病复发。
1.2.2 艾灸护理 取患者的环跳穴、阿是穴、命门、承山穴、腰阳关等穴位,将燃烧的艾条放在距离皮肤2-3cm的地方进行熏灸,直到患者感受到局部皮肤的温热为止。每个穴位治疗10分钟,每天进行1次,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烫伤患者的皮肤。对患者持续治疗7天作为1个疗程。
1.2.3 梅花针扣刺护理 取患者的委中穴,采用梅花针进行叩刺处理,直到出血为止,同时加火罐5分钟,每天1次,要保持左右腿交替实行,持续治疗7天作为1个疗程,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火罐内的情况,以免出现水泡,同时要注意消毒处理[3]。
1.2.4 中药离子导入护理 选取基础方剂:伸筋草、透骨草、乳香、红花、没药,对于风寒严重的患者加入肉桂和附子,对于湿热的患者加入苍术、滑石、牛膝、薏苡仁,对于肝肾亏虚的患者加入桑寄生、山茱萸、菟丝子,对于气滞血瘀的患者加入川芎、柴胡、香附。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熬,浓缩200ml的药汁,然后用药垫浸泡,浸泡好之后将药垫放置在腰部的病变部位,负极放置在患侧疼痛最重的部位,然后将电源打开,并逐渐的增大电流,直到患者感受到电流向下感传为止,每次进行20-30分钟,每天1次,持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在此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及药垫周围情况,如果处理过敏现象,要及时对症处理。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可以进行自由活动。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消失,对自由活动仍有限制。无效:患者病情加重[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t检验,差异显著,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通过实行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2.3%,对照组39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护理有效率为74.4%,见表1。
3 讨 论
在中医学中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证、腰痛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同时出现风寒湿热导致气血凝滞所致,不通则痛,在治疗时应当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驱寒散湿为主。由于此种疾病的病程较长,很多患者都难以接受哦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而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对于患者的效果也较为显著。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实行中医护理,在对患者实行针灸、离子导入、梅花针叩刺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实行有效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对症护理,从而有效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改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实现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由此可见,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急性期实行中医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小潘,农小珍,刘积平,覃兴乐.中医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45(01):78-79.
[2] 张东升,银世杰.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65(02):26-27.
[3] 林一峰,梁祖建,直彦亮.补肾通络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11,84(05):78-79.
[4] 袁永斌.消痛化骨健步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63(07):99-100.
[5] 李会芳.全身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1,55(0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