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时代与网络时代到来产生的影响下,传统《美学原理》受到新的挑战与冲击。目前《美学原理》课程实施比较单一、具有一定的陈旧性,针对此种情形就应当实行教学改革。新时期,《美学原理》课程实践教学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够推进审美教育的发展,促使学生发展更为健全。本文就《美学原理》课程实践教学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美学原理》  实践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76-02
  《美学原理》是多门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同时也是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公共选修课程。根据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与教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师范院校、重点院校以及一般院校都需要开设《美学原理》这门课程。但是根据这门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学生的美学教育仍旧处于一种缺失状态,同时边缘化问题也表现的非常明显,并且《美学原理》教学本身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在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快速到来的时候,美学教育需要不断深化。
  一、确定《美学原理》课程教学目标
  如果要对大学教育给出具体的定义,那么人文主义教育就是最恰当的说明。国家与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集中在学校,学校的价值与意义就是采用教育的方式来实现人和谐而自由的发展,进而促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完美人格与性格的形成[1]。全球范围经济逐步发展的时候,学校教育的中心与重点逐渐转变成为科学技术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在其中占据的分量不断缩减。进而导致学生实行方面获得很大的提高而人格与其他方面并没有相应的发展。但是美学作为一门发展与培养人感性知觉学科而存在。相较于其他的学科,美学学科具有其独特的特征与方式,在发展中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形象性与自由性,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着学生。在教育系统中,美学教育的这种独特性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在美学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了解了《美学原理》教育的基本性特点,才能够确定《美学原理》教学目标,这样在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就可以创新美学教育。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的传授是传统《美学原理》的重点,而这不仅难以体现出美学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目标与要求,同时也难以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难以充分体现现代化高等教育理念。可以说,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美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美学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综合素质、审美素养,这样才能够构建和完善审美教学发展模式与发展体系。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對于一门理论性的学科来说,《美学原理》涵盖了美的特点、美的形态、美感的本质、美感心理特点、审美创造、审美教育、美的范畴等多项内容,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学原理》又属于边缘性学科与交叉学科,与艺术学、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等多学科都有交叉内容,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2]。该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传递给学生的内容大部分为文字形式的文本,感性与具体的东西少之又少。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美是感性、形象、具体的东西,而这也是美的最基本特点。学生在接受美学的时候,如果仅仅依靠文字的话,枯燥无味之感会随之产生,不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针对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出符合教学规律、学生心理需求与美学相符的课件。网络与多媒体的充分应用,就可以使用动画、声音与文字等多种形式将教材中的重难点充分展现出来。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改变单一美学教育、实现创新美学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实践中,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不仅可以防止理论讲解的枯燥性,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对美学教育产生浓厚兴趣,促使学生进行理论思考与思索。《美学原理》教学内容显著的特点是其涉及到多方面的人文艺术素材、与美的多种形态。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课件,促使学生即使是身在教室,同样可以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从中感受到美感与美德情趣。
  三、 完善美学教材体系
  我国并没有对各院校所应用的美学教材进行统一的规定,在美学研究园地里,就美学原理或者概论就有很多种,常见的就有王朝闻的《美学概论》,而院校使用最为广泛的要数甘霖与杨辛主编的《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新编》[3]。通常情况下,不同院校使用的教材内容结构安排方面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美论、美感论与美育和艺术是教材的共同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学者都保留着不同的观点,而这也恰恰说明美学原理教材内容这一方面存在的隐性问题。因此,理想的美学原理教材应当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首先,系统全面的教材体系与构架。其中不仅需要包含多项基础性问题,还应当有欣赏论、创造论,这样才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其次,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美学指导思想。如果在教材编写的时候不存这么一种情况,就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最后,将现实性与时代感充分体现出来,这样才可以推动美学教育。
  四、 结语
  美学原理涉及内容不多,涉及的行业也不是非常多,其中产生的不易理解的东西,就需要结合知识点的讲解进行。在开展该门学科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展《美学原理》课程教学,这样促进学习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振宇,金乃茹.运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创新美学原理课程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2).
  [2]张燕.大学美育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3):75.
  [3]张燕.大学美育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 (3):56..
  [4]张法.当代美学概论的书写与学术思想的演变0笔谈(四篇)[J].中州学刊,2013,13(1)56..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
数学是每一位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数学既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造力.而小学
期刊
【摘要】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其中包括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等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讲,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优劣。而高中阶段的数学较比于初中阶段不仅内容上丰富了许多,难度上也加大了不少,这就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经验,在本文中着重谈一谈如何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通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由黑龙江网通公司和黑龙江联通公司合并组建后新的黑龙江联通公司正在开发建设的BSS项目是为应对来自WT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的品质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尤其是优质企业,其管理的现代化、集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企业除了传统的存贷
近年来,随着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威胁,学界对人类环境行为的研究逐渐兴起。而以往关于环境行为的研究中,较多的从组织层面来研究环境问题,对企业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