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球迷也疯狂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e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古代,有一项运动,名叫“蹴(cù)鞠(jū)”。人们必须用脚将球踢到指定的球门或球筐里,进得多的人得胜。和现在的足球一样,这种“古代足球”也造就了一批超级球迷。下面就是他们的疯狂故事。
  全世界第一个在史书上留下了名字的超级球迷是谁?他就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汉代的项处!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项处非常痴迷于蹴鞠。后来,他得了肺病,名医淳于意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尤其是不要再做激烈运动,但项处实在忍不住,仍然外出踢球,结果吐血而亡,为我国古代的足球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古书《西京杂记》中记载,刘邦做了皇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但老人家完全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原来在村里,刘太公是个老年运动健将,没事儿就爱跟乡里乡亲踢上两脚球。没办法,刘邦只好下了一道圣旨,在长安城以东百里之处,仿照老家沛县造起了一座新城,把那里的居民全部搬过来。从此,太上皇刘太公终于又过上了天天有球踢的幸福生活。
  汉武帝可能是古代最专业的球迷。据《汉书》记载,他在宫中经常举行蹴鞠比赛。他不光踢球、看球,还喜欢评球,命人撰(zhuàn)写了《蹴鞠二十五篇》,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足球理论书籍。后来,他还将踢球作为训练士兵的一种方法。于是,但凡大汉军队行军所到之处,一定要修球场。有时遇到善于踢球的胡人,还要举行“国际友谊赛”呢!
  无敌大将军霍去病,少年时就极其喜爱踢球,因此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还锻炼了指挥球队利用战术取得胜利的能力。后来即使出征塞外,他仍然经常率领士兵们在草地上筑起球门,来一场临时球赛。真是“宁可食无
  肉,不可居无球”
  唐朝的皇帝都很爱运动。唐僖(xī)宗李儇(xuān)人称“蹴鞠皇帝”,经常一玩就是两三个时辰,连饭都忘了吃。他还很自信地对左右说:“朕若去应考’打球进士’,准能获头名状元。”
  唐中宗对足球有多热爱呢?史籍中记载,在长安的含光殿、麟德殿、清思殿、中和殿、飞龙院等地,都设有球场。皇帝走到哪儿,就踢到哪儿、看到哪儿,真够“疯狂”的!
  到了唐敬宗李湛(chén),他干脆把踢球当作了“主业”,而把当皇帝作为“副业”。经常因为踢球而放弃上朝,整天泡在球场上。可惜,这位荒废朝政的“职业球员皇帝”最后不但球星没当成,还丢了性命。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大牌的球星,应该非北宋时期的高俅(qiú)莫属。高俅之不但球踢得好,还有一位“超级粉丝”——皇帝宋徽宗鼎力支持,甚至干脆封他做了太尉。这段荒唐事还被施耐庵写进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从此,高俅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球星。
  宋太祖赵匡胤(yìn)是军人出身,他不仅马上功夫了得,足下功夫也是万里挑一。在保存到现在的《宋太祖蹴鞠图》中,就描绘了宋太祖与弟弟赵光义、宰相赵普等六人踢球的场景。他尤其擅长花式足球,可以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顶球,灵活变化,随心所欲,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足球玩家。
其他文献
试想一下,如果科幻电影《钢铁侠》里的男主角分析数据时并不是娴熟地打开手臂装置上的三维全体图,而是抱出一个笔记本电脑,埋着头敲敲打打,高科技英雄形象是不是立刻大打折扣?如果《星球大战》里面缺少了莱娅公主的3D影像对话,而是笨拙地掏出一部“大哥大”来交谈,整个宇宙随之都out了一大半!那么全息图到底有多重要?绝不仅仅是荧幕上的幻想,在科技领跑想象力的今天,全息图已经正式走入了人类的科学领域,为我们开启
“警报!警报!细菌来袭!病毒来袭!”  听到这样的警报,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警察”会在第一时间出动,立刻拦截进入人体的病菌。可是有些病菌病毒,已经进化出了很强的抗药性。对它们再使用药物也不起作用了。这时该怎么办呢?  “那就轮到我们登场啦!”咦,是谁在说话?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原来,这是一种比人类的头发更为精细的微型机器人。程序员将实现编好的程序录入它们的电脑,便可以指挥它们在人体内轻而易举地转移
美丽的事物总是人见人爱。最早亲近花蕊的科学家或许应是被誉为生物分类字之父的瑞典植物学家卡尔·赫奈吧。为了给纷繁的植物撰写家谱,赫奈先生选择了清点花蕊的办法,他根据不同花朵的雌雄蕊数量,给植物分门别类,归几了不同的家族只是而知道,他的这种分类方法美丽的花儿们是否同意。  或许,植物们的回答是这样的吧:开自己的花,让赫奈先生尽情地分去吧!
一开始机器人还不会说话,但最后他们却挺立于人类与毁灭之间……  想象一下,如果机器人有了主体意识,他们可以思考,可以决策,甚至可以瞧不起人类(你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由蛋白质组成、每天要昏睡8小时的家伙)……世界将会如何呢?帮手会变成仇敌吗?  早在1950年,就有人设想到了这些情景,并以超越时代的思维,单凭想象,就创造出了宏大的未来机器人世界。而伟大的“机器人三定律”也就此产生,60多年过去了,仍
1  “嘀——嘀——”  这是……什么声音?  “嘀——嘀——”  这个声音很尖利,而且仿佛就在耳边,吵得我头昏脑胀。我在心烦意乱之中总算想起了一个名字,脱口而出:  “翠花、翠花!你还在吗?”  好吧,我知道你们要石化了。可这真不是我干的。要怪就怪跟我一个实验组的徐岳凡好了。因为上次玩虚拟对战游戏的时候他完爆了我,于是我们共同开发的AI就被起了这么个名字。往好了想,这个名字还挺接地气的,是不? 
1. “飞行大饼”    作为美国宇航事业的先驱之一,工程师查尔斯·齐默尔曼可是一个敢想就敢做的人。他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提出,可以尽量缩减飞机的机身部分,让飞机主要由机翼构成,从而提高飞行速度。这就是美国航空史上最奇异的设计之一——沃特-173型飞机。由于它的外形古怪,人们把这架飞机戏称为“飞行大饼”。要知道,当时人们还没有发现UFO,也不知道世上还有“飞碟”这种东西,当然只能往“大饼”上联想啦
看过电影的都知道,吸血鬼怕太阳,只能躲在黑暗的地方。那么,这个“吸血鬼灯”难道是专门为它们解决照明问题的吗?嘿嘿,你的想象力太不丰富了。这种由美国设计师迈克·汤普森发明的灯,其实是地地道道的一只“吸血鬼”——它所需的电力来源于人的血液。在使用时,必须有人割破皮肤,将血液滴入其中,发生化学反应,才能让它释放出神秘的蓝色光芒!  在这位设计师的个人网站上,他公布了一段有点吓人的视频:在一间暗室里,一位
“你不要这样子盯着我,我的脸会变成红苹果,你不要用这种眼光杀我,我很不想和你做同桌!……”  听到这首歌时,全班人都知道,我的同桌要使出杀手锏来对付我了。  “啊……!”  每天,我都是在这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生活中度过的。我常常怀疑是不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上天派来这样一个同桌来惩罚我。如果单单是别人就算了,为什么偏偏要是小S!若只是做一个学期同桌,那我倒还可以忍忍,可为什么从一年级到五年级
墨西哥藝术家Gabriel Dawe太喜欢彩虹了,这不,他把彩虹搬进了博物馆,让每个人都能分享这一美景。有好奇的游客忍不住走过去伸手摸了摸——哈哈,原来这缤纷的“彩虹”竟是成千上万条细彩色棉线组成的!这些细线利用疏与密的编排,创造出色彩的浓淡与虚实,真是“不是彩虹胜似彩虹”啊!  不管你是孙悟空七十二变,还是精通画皮的白骨精,新科技一秒就能辨认出你的真实身份!不用化验DNA,也不必比对指纹,你只要
关于圣诞老人,你是不是在心里积攒了很多问题,比如:  圣诞老人是怎么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不同家庭中的?  驯鹿会不会因为奔跑速度过快而休克呢?  要送那么多玩具、禮物,雪橇到底要多坚固,才能承受这么多的重量呢?  ……  准备好你的脑洞,来看看科学家的“超严肃”猜想吧!  繁忙的一夜飞行  为了防止身上起火,圣诞老人使用了离子护罩。但由于这种技术尚未成熟,所以只有四种可能性:  1.圣诞老人经过精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