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线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an_h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大学生就业列为高校“一把手”工程
  
  本刊讯(记者徐光明) 记者从江西省教育厅了解到,今年江西各个高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机制,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抓。
  记者获悉,今年江西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江西省教育厅要求各个高校要建立健全校领导联系院系、院系领导联系班级、班主任(辅导员)联系学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制,加强与省内外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联系,千方百计搜集就业信息,挖掘就业岗位,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单位、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
  帮扶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就业是江西高校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江西教育部门将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和零就业家庭的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愿望和要求,重点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援助。
  江西省教育厅表示,今年将把下达招生计划、落实资金扶持、设置学科专业等工作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引导高校合理控制办学规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记者了解到,2009年,江西省计划选拔25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招募对象为2009年应届毕业生和2008年、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
  江西省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对愿意参加职业见习的毕业生提供机会,实现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就业岗位的对接;对有就业愿望、毕业后仍未就业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组织参加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给予培训补贴。
  江西省将重点开发一批城镇养老、医护和廉租房配套服务等公共社会服务岗位,农村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扶贫开发、防灾减灾等公共事业服务岗位,也将安排一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困难毕业生上岗就业。
  
  实行校内决策权与行政管理权分离
  江西规范民办高校校长聘任
  
  本刊讯(记者徐光明) 为保证民办高校正常运行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江西省教育厅出台《江西省民办高校聘任校长、副校长核准办法》,意味着我省民办高校聘任校长、副校长工作有章可循。
  我省规定,民办高校校长、副校长人选的年龄在65岁以下,任职年龄不得超过70岁,任职期限原则上为4年,报经审批机关同意后可以连任。现任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全职领导职务人员出任民办高校校长、副校长前,应辞职并得到批准。与此同时,民办高校决策机构负责人不得兼任校长,实行校内决策权与行政管理权分离。民办高校聘任校长、副校长应实行与决策机构负责人直系亲属回避制。
  对于民办高校校长、副校长的学历问题,我省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校长应有不低于大学本科毕业文化程度,10年以上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经历,以及教授、副教授或相当的专业技术职务;副校长应有不低于大学专科毕业文化程度和教授、副教授或相当的专业技术职务。为了限制校长频繁流动,保证高校有序发展,江西省规定民办高校校长、副校长任期内原则上不得流动到省内其他民办高校任职,如果他们任期内需要流动,核准时应征求原任职学校的意见。
  
  国旗日日升 好事月月评 红歌年年唱
  江西财经大学德育之树常青
  
  本刊讯(记者光明) 2009年1月5日早上6时25分,江西财经大学的国旗仪仗队步履矫健地来到旗杆下,随着“升国旗,奏国歌,面向国旗敬礼”响亮的喊声,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缓缓升到了旗杆顶端,与初升的太阳一起,构成天空中最美的图案。
  每天清晨举行升旗仪式,已经在江西财经大学校园延续了18年。江西财经大学围绕“主旋律”,精心设计,不断探索,抓好教育的传统性、制度性、多样性,让国旗日日升、好事月月评、红歌年年唱。德育之树,在江西财经大学校园里常青。
  江西财经大学先后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高校校风建设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该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本科生占在校生总数的65%,本科学生党员人数比例达到10.9%。
  
  赣南师院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2009年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隆重表彰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和第四批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市,赣南师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光荣称号。这是2005年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之后,赣南师院获得的又一殊荣。赣南师院也是江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赣南师院在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工作中,以“五个始终坚持”贯穿其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学校工作大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坚持务实创新,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始终坚持党内动员、全校参与,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林俊华)
  
  赣南医学院力推“1+3+5”毕业生就业服务套餐
  
  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赣南医学院日前推出“1+3+5”毕业生就业服务套餐,全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具体内容是:
  一封致校友信。赣南医学院招就办给5000名校友各发送了一封信,呼吁校友“将就职单位的招聘计划或了解到的就业信息提供给母校或邀请用人单位来母校招聘”。
  三项做法。一是电话联系用人单位,二是开通手机短信平台,三是上门递送毕业生求职信。
  五项政策。一是鼓励基层就业,每年享受一次免费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二是鼓励服务西部,学校给每人1500元的奖励,服务期间的档案、户口免费保存在学校且在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报考研究生给予增加一定的奖励分并优先录取。三是鼓励自主创业,设立专项创业基金,同时开设自主创业课程,聘请专家具体指导毕业生创业。四是实施“一对一”帮扶,对家庭零就业的毕业生和灾区毕业生免费实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还通过组织专场招聘,进行“一对一”推荐。五是鼓励考研和公务员,开辟专门考研、考公务员复习场所,购置专门书籍,为毕业生服务。
  通过力推“1+3+5”毕业生就业服务套餐,赣南医学院的就业服务工作赢得了领导、学生与家长的好评。(汪行舟)
  
  江西理工大学将地方文化纳入本科教学体系
  
  新学期,江西理工大学对任选课进行了一系列新鲜的尝试,首次把具有赣南地方特色的客家文化纳入了本科教学计划,把许多富有乡土气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带进了课堂,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江西理工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代大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地方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前途堪忧。学校希望通过尝试开设《客家文化》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加大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使学生掌握开展民俗文化调查研究的方法,以便将来更好地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发掘利用。(沈 林)
  
  研发低品位金属资源的微生物溶浸技术
  东华理工大学获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助
  
  记者从东华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孙占学教授主持的“低品位金属资源微生物溶浸技术研究”项目获准国际合作项目立项,科技部专项资助91万元(项目总经费109万元)。将微生物溶浸技术应用于低品位金属资源开发并获得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助,这在江西省尚属首次。
  该校科技处处长杨亚新博士介绍,在自然界,微生物在多种元素的循环当中起着重要作用,地球上许多矿物的迁移和矿床的形成都和微生物的活动有关。目前,世界上利用微生物技术开发低品位金属资源,已显示出极大优越性。
  “我们将联合世界上微生物技术先进国家的科学家共同攻关,引进关键技术,解决菌种选育技术等重大科技瓶颈问题。”孙占学教授说。
  孙占学教授解释,该项目技术的工业应用,不仅可以降低某些金属的工业可采品位,扩大现有资源量,提高金属回收率,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减轻废石、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殷学军江光亮)
其他文献
1病历rn患者27岁,孕1产0,因停经9个多月,阴道流水2 h入院.末次月经2017年6月20日.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听诊无异常,子宫轮廓清,宫高37 cm,腹围98 cm,胎儿估算体质量2
大学科技因为大学创业教育创造了一个新的模式.使学校教育的基础理论教学、创业实践训练和专家库系统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科技园蕴含着丰富的
在现行教材中,同一单元的课文往往在人文主旨上保持统一性和连贯性,读者能鲜明地感受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但阅读教学如果仅停留在“人文教育”的层面,就等同于“思想品德课”,无
大学生各种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造成了许多恶劣的影响.危机已成为高校管理的一大隐患.危机干预的研究和工作系统的建立开始受到重视.危机干预措施主要有大学生心理压力源的控
本文从观念更新、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培养、实行目的性教学,关注学科发展几个方面对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提出人体解剖学教学必须跟随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发展而发展,为
星是个充满灵性的男孩,思维敏捷而且时常有创意.但星也有缺点,做事马虎,不爱干净.最典型的表观就是:两手长期是黑乎乎的,连带课本、作业本也脏兮兮,而且两角翻卷,字迹潦草.对
期刊
所谓言语形式求同的群文阅读,是指在学完某一篇教材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一个言语形式议题再补充一篇或多篇文章,进行教与学,通过比较、印证,帮助学生掌握规律性言语形式知识,使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与突破口.目前高职教育课程还存在重专业职业能力.轻学生内在精神;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轻学生个
一、素质本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跨入21世纪,我国加入WTO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势在必行,职业教育必须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这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要求。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