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育前期的虫害及防治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大豆蚜虫(腻虫) 大豆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可危害大豆的嫩茎、叶和幼荚。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而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茎叶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减少,从而影响大豆产量。大豆蚜虫分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有翅蚜能迁飞,扩大危害范围。大豆蚜虫为害盛期在6月底、7月初。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容易使蚜虫大量发生,越干旱为害越重。
  大豆蚜的天敌较多,有草蛉、捕食性瓢虫、寄生蜂和食蚜蝇等,在天敌数量多时,对蚜虫的数量有抑制作用。
  防止大豆蚜虫时,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大豆田出现点片为害时,可用40%乐果乳油8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或2.5%敌杀死乳油,5%来福灵乳油,10%溴氟菊酯乳油每公顷225~300毫升,对水600~750千克喷雾。生产元公害大豆时应慎重使用氧化乐果。
  2 大豆红蜘蛛 大豆红蜘蛛在豆叶背面吸食汁液,受害豆叶初期呈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全叶卷缩、枯黄、脱落,受害豆株生长矮小,结荚少。
  大豆红蜘蛛呈红色或锈红色。雌虫体长0.42~0.52毫米,体宽0.28~0.32毫米;雄虫体长0.26~0.36毫米,宽0.19毫米;均有4对足,背上有刚毛。
  红蜘蛛食性杂,为害植物种类多。大豆田间杂草多或植株稀疏地块,发病较严重;干旱少雨年发生也较重。
  防治大豆红蜘蛛的方法有:加强中耕管理,防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在发现零星豆株叶片上出现黄白斑为害状时,及时用73%克螨特乳油750毫升/公顷对水喷雾;在螨盛发期用15%扫螨净乳油稀释成3000~3300倍液,进行喷雾,每公顷用药液量为525~750千克。
  3 二条叶甲 二条叶甲成虫为害大豆子叶背面,形成浅沟状小洞。为害大豆真叶时,造成近圆形孔洞,影响大豆幼苗生长。花期则食害雌蕊减少结荚。二条叶甲幼虫在土中还为害根瘤,使根瘤只剩空壳。
  二条叶甲成虫体长3~4毫米,鞘翅黄褐色,两鞘中央各有一条略弯曲的纵行黑色条斑。足黄褐色,密被灰黄色细毛。
  防治二条叶甲的方法有:进行秋翻地,消灭越冬成虫,减轻来年危害程度;用5096辛硫磷乳油闷种,药:水:种子比例为1:40:400;在田间发现成虫时,用50%辛硫磷乳油1125~1500毫刑公顷,对水喷雾。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60毫升/公顷,对水喷雾。
  4 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如果种类多,密度大,为害也很严重。蛴螬为害大豆根部,致使大豆地上部分发黄枯死,造成减产。
  防治措施有:水旱轮作或大豆与粮食作物轮作,可减轻为害。翻地后人工拾虫,也可降低虫口密度。在成虫出土初期,飞翔能力弱,可以进行人工捕杀。对虫口密度大的大豆田、可在成虫发生盛期喷1.5%甲基一六○五粉,每公顷22.5~30千克。大豆生长初期发生蛴螬严重为害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配成毒水浇灌。对趋光性较强的金龟子,还可实行灯光诱杀,减少虫口密度。
  5 大豆根潜蝇 大豆根潜蝇的幼虫为害大豆幼苗根部皮层,被害根变粗、变褐,或纵裂或畸形增生成肿瘤。大豆幼苗早期受害,生长减慢,植株矮小,叶色黄,受害严重者逐渐死亡。幼虫化蛹后,受害的根部伤口逐渐愈合,植株恢复生长,但根瘤较少,顶叶发黄,荚少,产量低。
  大豆根潜蝇成虫为黑色的小蝇,体长2.5~3毫米。头比胸大,复眼大,红褐色。幼虫圆管形,老熟幼虫体长4毫米,淡黄色,半透明,虫体前粗后细。
  大豆根潜蝇的防治办法有:在大豆收获后进行秋翻地,将蝇蛹深埋土中,可降低来年的羽化率,减轻危害;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皮的木质化,可增强植株对害虫的抵抗能力。还可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1%进行拌种。在虫口密度为每5米22.5~5头时,应用4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每公顷1500毫升,对水喷雾。
  6 豆秆黑潜蝇 豆秆黑潜蝇一般一年发生4代,尤其是第二至三代量大危害重。越冬代成虫盛期在6月上旬。第一代幼虫盛期在6月末,在春播大豆上蛀食为害;第二代幼虫盛期在7月末8月初,蛀食为害初花期大豆;成虫盛期在8月中旬,此时为大豆盛花期。第三代幼虫在8月中旬,大豆开花末期至初荚期为害最盛;成虫盛期在9月上旬。第四代幼虫盛期在9月中旬末,为害晚播大豆。
  防治方法有三种:
  农业防治:要尽量选用早熟高产品种,不误农时早播。提高植株的抗虫性,以减轻受害。
  药剂防治:主防成虫和初孵幼虫。可采用1096可湿性粉剂225~300克/公顷或4096乐果乳油750~1125毫升/公顷,亦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0毫升/公顷,对水750千克在豆苗盛花期开始连喷两次,每10天喷洒1次;在夏至后出苗则要提前到初花期开始喷洒,每10天喷1次。连喷3次即可。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