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保水材料对济源烟区烤烟生长及土壤保墒能力的影响

来源 :山西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zh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济源烟区干旱缺水的生态条件,开展不同类型保水材料对烟株生长及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的影响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济源旱作烟区烟叶生长的保水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选择聚丙烯酸盐(PAA,T1)、聚丙烯酰胺(PAM,T2)、腐植酸(HA,T3)、γ-聚谷氨酸(γ-PGA,T4)4种保水材料,研究不同保水材料的保水效果及其对土壤水分含量、光合特性、烟株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保水剂处理的烟叶叶面积增加比例达到2.93%~23.67%,显著高于对照;施用保水剂处理的T1、T2、T3、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气象因子对油菜籽含油量的影响,试验将连续5 a的气象因子与6个油菜品系含油量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花期至成熟期日平均气温(D1)对品系NH610含油量有显著负向影响;花期至成熟期日相对湿度(D4)对品系NH273、NH160含油量有显著负向影响;花期日相对湿度(H4)对品系NH931含油量有显著负向影响;角果期日相对湿度(P4)对品系NH330含油量有显著负向影响;角果期日平均气温(P1)对品系NH605含油量有显著负向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加之生长环境、品种的不同等使得其中孕育了更为多样的内生菌资源。药用植物内生菌在与宿主植物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内生菌可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宿主植物的生长、代谢、抗逆等生理活动,作为一种绿色、生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些年药用植物内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pseudograminearum)是引起山东省小麦茎基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研究假禾谷镰孢菌的侵染机制,可为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GFP基因导入假禾谷镰孢菌中获得转化菌株,经PCR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该菌株可稳定遗传;致病力测定发现,GFP转化菌株致病力未减弱。转化菌株侵染试验表明,种衣剂包衣处理可有效防止小麦幼苗被假禾谷镰孢菌侵染;相比10、15℃,20℃条件更有利于假禾谷镰孢菌侵入。本研究建立的PEG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依据规模经济目标下确定农业规模经营的“适度”标准,对探寻农业投入效率提高的途径及农业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农业发展基本数据,采用三阶段DEA分析对2017年全国各省域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环境因素对要素投入和综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规模经济客观存在,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省份农业发展的适度规模经济还未充分显现。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质量、自然灾害和财政支持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农业规模经营效益的评价,剔除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