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胸苷激酶(TK)-核糖体插入位点(IRES)-内皮抑素(ES)(简称rAAV-TIE)双靶点基因治疗膀胱癌的动物实验效果.方法 膀胱癌T24细胞悬液接种于27只Balb/c裸鼠右侧肩胛区皮下,观察成瘤情况;取已成瘤裸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rAAV-多克隆位点(MCS)组、rAAV-TK组、rAAV-ES组、rAAV-TIE组,每组5只,瘤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
【机 构】
:
510260,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510260,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胸苷激酶(TK)-核糖体插入位点(IRES)-内皮抑素(ES)(简称rAAV-TIE)双靶点基因治疗膀胱癌的动物实验效果.方法 膀胱癌T24细胞悬液接种于27只Balb/c裸鼠右侧肩胛区皮下,观察成瘤情况;取已成瘤裸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rAAV-多克隆位点(MCS)组、rAAV-TK组、rAAV-ES组、rAAV-TIE组,每组5只,瘤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rAAV-MCS、rAAV-TK、rAAV-ES、rAAV-TIE,4周后颈椎脱臼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瘤,HE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采集裸鼠血液标本,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榆测血清中ES浓度.结果①T24细胞接种3周后,接种部位肿瘤形成25只,成瘤率93%;②瘤内注射rAAV-ES、rAAV-TK、rAAV-TIE 9 d后,肿瘤生长明显抑制.治疗4周后rAAV-ES、rAAV-TK、rAAV-TIE、rAAV-MCS和对照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75±0.08)、(0.71±0.11)、(0.52±0.09)、(1.27±0.13)、(1.24±0.17)cm3;rAAV-ES组与rAAV-TK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5组裸鼠移植瘤MVD分别为(18.72±2.53)、(21.74±4.62)、(12.73±1.78)、(52.38±6.46)和(49.94±7.17)个/HP,治疗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病毒组(P<0.05).结论霞组rAAV-TIE腺相关病毒被成功构建,体外实验表明rAAV-TIE能抑制膀胱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可有效双靶点基因治疗膀胱肿瘤。
其他文献
CUA2008年会收到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相关论文1171篇,50篇被选为肿瘤分会场交流。9月20日肿瘤学组分会场人头攒动,在肿瘤学组副组长李呜教授热情洋溢的致辞后,肿瘤学组会议拉开了帷幕。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已成为治疗直径较大和复杂型肾结石的首选方法[1].我们选择合适病例,于PCNL手术结束时不留置肾造瘘管,并用手术开始时置人的单J管取代双J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索拉非尼和舒尼非尼是2种已经批准用于治疗肾细胞癌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由于单药治疗缺乏足够的效力,2种药物的序贯治疗被采用。作者评价序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03—2006年,法国4家单位90例肾细胞癌患者序贯接受2种药物治疗,判断是否存在交叉耐药,评价治疗效果。患者接受索拉非尼再加舒尼替尼,或者反之。68例先接受索拉非尼治疗.22例先接受舒尼替尼治疗。
患者,男,62岁.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于2005年7月27日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中予抗白细胞介素(IL)-2R单抗50 mg诱导,术后予环孢素(CsA)加霉酚酸酯(MMF)加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CsA血药浓度170~200 ng/ml.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SCr 120μmol/L.术后2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实验室检查:巨细胞病毒(C
前列腺脓肿(PA)临床少见,占前列腺疾病的0.5%[1],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我院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8例.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16(6~25)岁.血尿病史6~36个月,合并蛋白尿2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肾静脉狭窄段平均直径2.2 mm、最大流速0.7 m/s,扩张段平均直径8.6 mm、最大流速0.2 m/s,扩张段与狭窄段直径比值均3(正常比值<2).CT三维血管重建检查5例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索特发性高草酸尿症(IH)的发病机制,筛选可能导致其发病的相关基因.方法应用含有26 962条大鼠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研究3只IH模型大鼠和3只正常大鼠肝脏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性,同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在IH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肝脏组织之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147条,其中上调基因123条,下调基因24条,包括细胞受体、免疫相关、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代谢蛋白、发育相关等多种基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肾囊肿患者30例.其中肾盂旁囊肿11例,单发囊肿15例,多发囊肿4例.既往肾囊肿手术史者3例.囊肿直径平均6.9(4.0~11.2)cm.影像学检查均可见囊肿对集合系统压迫形成的压迹.使用输尿管镜经尿道顺行至肾盂径路,观察肾囊肿对集合系统的压迫情况,直视下用电刀在囊肿压迫肾盂明显处位置做内切开.使其与集合系统贯通,并置双J管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肾血管解剖形态的评估,以及在腹腔镜下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中对肾动脉的控制指导价值. 方法 肾肿瘤患者87例,均行LNSS.CTA组40例,术前行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技术评估肾动脉血管解剖形态;未行CTA检查4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手术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根治性肾切除术(RN)一直被誉为肾癌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但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提高,外科手术理念和技术水平改进,对肾癌生物学特性的重新认识以及早期病例增多,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部分取代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