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gjtd44q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每个人都有本难念的经。家长要求他们的子女在校是个听话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品德行为良好的“三好”学生,把学校教育当成是学生一生学习的地方,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农村,家长把孩子带到学校就如同把孩子的教育交给了学校,每学期就等待收成——学生的成绩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再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只是听话的“乖孩子”,只是会解题的“机器人”,而是需要有独立个性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激发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形成,让学生在现代社会得到发展。
  关键词:投其所好;灵活多变;以人为本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一事物或某一学科感兴趣,他会努力去学习,会使大脑产生兴奋优势。这样,他会主动把注意力集中到该事物或学科上来,把自己所有的热情倾注其间,精神在不经意间高度集中起来,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更显重要。因为低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控能力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因此,有意注意的时间极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潜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把“有意注意”变为“无意注意”,那么,教师的教学已成功了一大半,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围绕这一永恒的话题谈谈自己在教学生涯中的点滴体会。
  一、努力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们常说:学生喜爱哪位老师,就喜欢哪位老师所任教的学科,这句话千真万确。喜欢一位老师,则会对老师表现出尊重、关注的情绪,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所传授的知识,他自然愿意接受,专心聆听,并会付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当然高。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自身素质良好,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技能,对教学工作有极大的热忱,热爱学生,不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用自己的思想行为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对学生在学习及其他活动等方面的指导、评价要公平、公正,千万不能让学生感觉老师“偏心”,以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另外,教师应注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展开教与学,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愿与教师坦诚分享、讨论学习、生活的问题。教师应心存童心,减少代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
  二、创造条件,“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比较好动、贪玩、喜新厌旧、自控能力差,喜欢游戏式的教学,教师若能“投其所好”,则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玩中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师应采用有针对性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1.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數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但并不枯燥乏味,教师如能用生动的语言、图片、实物及生动的故事情节合理安排,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常识与新知联想,轻易地记住了所学,同时赋予数学内容一定的感情色彩,学生感觉很有趣。
  2.合理运用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思维概括能力不强,但是他们多动、有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有兴趣,在教学中,直观教具、操作学具、多媒体等手段正迎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口味”。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用闹钟铃声导入,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接着整个教学过程以实物钟作为教具,而学生也用实物钟进行操作,在“认识了时间”的同时,也训练了动手操作的能力,更体会到数学原来与生活如此接近,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要学好数学”的情愫。又如,在教学“求相差”的应用题时,我让学生先摆出8个正方形,然后在下一行摆5个三角形,提醒学生摆的时候要注意一个对着一个,教师问:“谁多谁少?”学生答:“正方形多。”“正方形可分成几部分?”学生答:“两部分。”“哪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三角形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三角形多的部分。”最后,老师让学生动手拨一拨把正方形分成两部分,通过以上边操作边问答的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很容易理解求正方形比三角形多几个,只要从正方形的个数里去掉与三角形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出的部分了。在数学教学中多用“课件”进行教学,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视觉神经,使大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无论学什么都会轻松高效了。
  三、多鼓励、少批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激励,即激发、鼓励,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用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来分析,教师的激励是外因,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批改作业方面我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一些诸如“掌声、小红旗、笑脸、智慧星”等外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一定会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赞赏而频频高举自己的小手,并由此爱上了思考,渐渐地,他们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取得最佳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余秀丽.“小红花、掌声”一路走好[J].小学数学教师,2005(5).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教师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如何做让孩子喜欢的老师,便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
随着近年来我国初中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新课程标准作为新的教学引导机制出现在广大教育者的视线中,利用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体系取代传统的教学大纲不仅是教学标准的改变,更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从如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缺少个性化。归根究底,主要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没有基于个性化角度展开教学。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教学经验,就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谈一谈思考和体会。  关键词:个性化角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从某
针对某油田比较严重的N80油套管腐蚀现象,采用动态腐蚀挂片法研究了不同腐蚀影响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定性研究了各腐蚀影响因素的腐蚀影响规律。
摘 要:在小学语文新课标“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但是拓展阅读有别于普通的文本课堂教学,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新的教学体系,通过丰富阅读内容、营造阅读氛围、展示阅读成果、指导阅读评价等方式提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学习过程中,大量的阅读是提升语言能力、感悟语言内涵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