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学不仅仅教给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而且应包含技能、技巧在内的涉及更为广泛的美术文化。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江总书记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但根据现况看来,人类的智力潜能至今大部分仍尚未开发利用。并且,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学不仅仅教给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而且应包含技能、技巧在内的涉及更为广泛的美术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寓创新能力的培养”呢?这是美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优化课堂气氛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情感,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二、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由“学、思、习、行”四个环节组成的。我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开展“自主——创新”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绘画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积极状态。让学生在学习中探求新知,在应用中理解、巩固、掌握知识。
又㈠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⒈指导欣赏,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中,最主要的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接着是橙、绿、紫三种。
⒉观察实物,进一步对红、黄、蓝三种色相的认识,点破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三原色”。
⒊巩固练习,自己在十二色水彩颜料中,找出以上三种颜色,并做好徒手练习。
㈡调配,认识橙、绿、紫三间色:
⒈教师做好调色示范,让学生说说每两种色彩等量调配,得出的色彩(名称)。
⒉让学生自己动手调色练习,进一步认识、体验橙、绿、紫的来因及三原色和这三种色彩的关系。
⒊色纸拼图,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归纳总结出橙、绿、紫三种色彩就是“三间色”。
㈢原色与间色的加强认识,实际应用:
出示《我们未来的美丽校园》草稿,及各人的简笔画,要求运用本课学习的色彩知识,原色与间色给它们加以色彩装饰表现,色彩的选择,可以根据该事物的固有色,也可以大胆的构思,表现更美观的色彩,谁调得既准又快的,到黑板上涂一涂集体创作,也可以在下面为自己的简笔画装饰表现,最后把集体、个人作品点缀在我们三年⑴班教室里,美化我们的班级。
学生自主动手练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训练学生大胆地用色、调色、涂色能力。
展示作业,教师以肯定、鼓励为主,开展学生的自主活动,所以,学生的作业效果甚佳。本课的教学注重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而本课被推荐为镇性美术公开课。
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浓,记忆力好,又富于联想,能够初步做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想象力,培养学生接受和运用知识的敏捷性、变通性、创造性,不断发展学生创造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在《孙悟空在今天》(想象画)这一课题时,我十分注意做到:
㈠创设环境。搜集《孙悟空开采地下宝库》、《孙悟空为火车开路》、《孙悟空送飞船到太空》等等,指导学生欣赏,并结合挂图、幻灯片、录像,引导学生编造故事。
㈡提供线索。“孙悟空在今天可以为人类做出什么贡献”,“孙悟空有何特殊功能”,“孙悟空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如果在今天,孙悟空能为建设现代化社会做什么?”“哪一种建设项目可让孙悟空大显神通?”……以此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扩散思维。
㈢突出重点。给学生提供直观、借鉴材料。因主体是孙悟空,为了突出主题,做到主次有别,因而教师紧接着出示几个不同角度的主角,引导学生观赏主体,发表见解,说说它的动态变化、表现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到表现的主题及手法。
这样,学生创作起来胸有成竹,题意盎然,构图完整,主题突出。为了鼓励、培养、提高学生绘画水平,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评委,评出好的作品,让优秀作品的小画家谈谈自己的想象过程,并颁发有关“孙悟空形象”的资料为奖品,予以鼓励。
总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创新欲望的诱发,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落到实处。我们才能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江总书记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但根据现况看来,人类的智力潜能至今大部分仍尚未开发利用。并且,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学不仅仅教给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而且应包含技能、技巧在内的涉及更为广泛的美术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寓创新能力的培养”呢?这是美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优化课堂气氛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情感,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二、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由“学、思、习、行”四个环节组成的。我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开展“自主——创新”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绘画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积极状态。让学生在学习中探求新知,在应用中理解、巩固、掌握知识。
又㈠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⒈指导欣赏,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中,最主要的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接着是橙、绿、紫三种。
⒉观察实物,进一步对红、黄、蓝三种色相的认识,点破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三原色”。
⒊巩固练习,自己在十二色水彩颜料中,找出以上三种颜色,并做好徒手练习。
㈡调配,认识橙、绿、紫三间色:
⒈教师做好调色示范,让学生说说每两种色彩等量调配,得出的色彩(名称)。
⒉让学生自己动手调色练习,进一步认识、体验橙、绿、紫的来因及三原色和这三种色彩的关系。
⒊色纸拼图,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归纳总结出橙、绿、紫三种色彩就是“三间色”。
㈢原色与间色的加强认识,实际应用:
出示《我们未来的美丽校园》草稿,及各人的简笔画,要求运用本课学习的色彩知识,原色与间色给它们加以色彩装饰表现,色彩的选择,可以根据该事物的固有色,也可以大胆的构思,表现更美观的色彩,谁调得既准又快的,到黑板上涂一涂集体创作,也可以在下面为自己的简笔画装饰表现,最后把集体、个人作品点缀在我们三年⑴班教室里,美化我们的班级。
学生自主动手练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训练学生大胆地用色、调色、涂色能力。
展示作业,教师以肯定、鼓励为主,开展学生的自主活动,所以,学生的作业效果甚佳。本课的教学注重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而本课被推荐为镇性美术公开课。
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浓,记忆力好,又富于联想,能够初步做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想象力,培养学生接受和运用知识的敏捷性、变通性、创造性,不断发展学生创造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在《孙悟空在今天》(想象画)这一课题时,我十分注意做到:
㈠创设环境。搜集《孙悟空开采地下宝库》、《孙悟空为火车开路》、《孙悟空送飞船到太空》等等,指导学生欣赏,并结合挂图、幻灯片、录像,引导学生编造故事。
㈡提供线索。“孙悟空在今天可以为人类做出什么贡献”,“孙悟空有何特殊功能”,“孙悟空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如果在今天,孙悟空能为建设现代化社会做什么?”“哪一种建设项目可让孙悟空大显神通?”……以此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扩散思维。
㈢突出重点。给学生提供直观、借鉴材料。因主体是孙悟空,为了突出主题,做到主次有别,因而教师紧接着出示几个不同角度的主角,引导学生观赏主体,发表见解,说说它的动态变化、表现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到表现的主题及手法。
这样,学生创作起来胸有成竹,题意盎然,构图完整,主题突出。为了鼓励、培养、提高学生绘画水平,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评委,评出好的作品,让优秀作品的小画家谈谈自己的想象过程,并颁发有关“孙悟空形象”的资料为奖品,予以鼓励。
总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创新欲望的诱发,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落到实处。我们才能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