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个花园是月常去的地方。里面种满了花,四季都有花盛开,还有一位乐师每天在这里练琴。乐师被认为是京城乐府里面最好的乐师。
月是乐师最执迷的听众,她从来都是静悄悄地来,不会打扰他,也不在他面前说一些赞美的话。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乐师才发现她。一个安静的女子,身材瘦削,眼神纯净,笑容善良而美好,像一弯清清浅浅的月牙。
沉迷于曲子里的乐师性格非常孤独,总是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味道。直到一个深秋的傍晚,乐师有些倦了,站起身来,看见月仍坐在一条石凳上。大风卷起几片落叶迎面打来,蓦地涌起一丝怜惜之情。他说姑娘,风太大,早些回去吧,小心着凉。
月的笑容艳若桃花,轻轻地说,好的,谢谢。然后又对着他的背影说,乐师,你的琴技真好。这是她第一次对他当面的赞美。
他微微一笑说,我的名字叫做离。
不久,月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经常来园子里练琴的人。那是个面目阴郁的中年人,总是穿一件紫色长衫,每次弹奏的都是一些极难的曲子,但他气定神闲,挥洒自如。只是有一次,离忽然站起来向他走去,对他说了几句话又折回来。那个人沉思片刻,手指抚上琴弦,一片行云流水的乐声再次响起。
月好奇地问,你对他说了什么?离说,他弹错了一个音符,我就对他说了。月轻轻地笑起来,说,曲有误,离郎顾。
深冬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离正在园中赏雪,几树腊梅花开得正艳,红白两色,交相辉映。这时月过来了,两人一边行走一边交谈,离突然有了灵感,当即弹了一首曲子,琴声低迷冗长,千回百转,如泣如诉。但是一时想不出合适的名字来。
月看着满眼的雪景说,不如就叫做《踏破雪》吧。离想了想感觉非常好,于是以此命名把曲子记录下来。但是反复又弹了几次之后感觉竟有点不如意,他认为是琴的音质不能够很好地将曲子表达出来,于是打算在次年三月的时候外出一趟,去找能够作为琴弦的最好材料。
冰雪消融,山间的桃花将近一半盛开时,离出门了。
不久,月在朝廷为官的父亲带回来一个消息,有人设计去离的府上将《踏破雪》取走,并向皇帝进谗言,说这首曲子含沙射影诋毁当朝国风。皇帝看到曲名,其中有个字竟然与自己名字当中的一个字谐音,于是相信了那个人的话,发话要降罪那个曲子的作者。
根据父亲的描述,月知道这个陷害离的正是经常去园子里练琴的那个人。离自己大约还不知道,自己太惹眼了,所以招来很多小人的妒忌和仇害。等离得知消息快马加鞭地赶回来时,一切却风平浪静了。
离知道,这件事情不可能就这样简单地结束,于是四处打听,终于知道了下面的内容。月跑到皇帝面前承认那曲子是自己所作。为了证明,她还将它完整地弹下来。因为曲子刚刚创作好,并没有流传出去,没有人知道它,皇帝便相信了,要降罪的话已放出去不可挽回,念及她是官宦之女,不忍用重刑,遂赐白绫一条。
在一口枯井旁,离发现了月的尸首,悲号起来,将月埋葬之前,在她头上取下七根长发作为琴弦,最后弹了一遍《踏破雪》。
离说这首曲子,以后名字叫做《殉》。
他辛苦地找寻那么久,原来月的头发是最好的琴弦。
当天晚上,京城里的一个乐师府上着火。人们私下议论,那个人曾设计陷害离没有成功,却导致了另外一个女子的死亡。
大火焚烧了一天一夜才平息,偌大的一片房屋和花园化为灰烬。有人传说,曾在熊熊大火的一角,看到了离平静的脸。
如果没有争夺,没有拼命,没有爱恨,所有人都能够安然无恙地活下去,也便没有了仇恨与伤痕。然而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世界才显得生机勃勃。
江水平缓,没有风浪的时候它静谧得如此可爱。神情寂寞的乐师背着琴站在江边,他的脸上,已有了不符合年龄的沧桑。良久,他把琴取下来,缓缓放进江水里。它浮浮沉沉了一会儿,终于在视野中飘远。琴匣里藏着一张曲谱。他想,可能会有一天,有个人捡到它,将它好好传承下去。那是一首记载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曲子,它应该以另外一个形式流传于世。
编辑/梁宇清
月是乐师最执迷的听众,她从来都是静悄悄地来,不会打扰他,也不在他面前说一些赞美的话。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乐师才发现她。一个安静的女子,身材瘦削,眼神纯净,笑容善良而美好,像一弯清清浅浅的月牙。
沉迷于曲子里的乐师性格非常孤独,总是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味道。直到一个深秋的傍晚,乐师有些倦了,站起身来,看见月仍坐在一条石凳上。大风卷起几片落叶迎面打来,蓦地涌起一丝怜惜之情。他说姑娘,风太大,早些回去吧,小心着凉。
月的笑容艳若桃花,轻轻地说,好的,谢谢。然后又对着他的背影说,乐师,你的琴技真好。这是她第一次对他当面的赞美。
他微微一笑说,我的名字叫做离。
不久,月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经常来园子里练琴的人。那是个面目阴郁的中年人,总是穿一件紫色长衫,每次弹奏的都是一些极难的曲子,但他气定神闲,挥洒自如。只是有一次,离忽然站起来向他走去,对他说了几句话又折回来。那个人沉思片刻,手指抚上琴弦,一片行云流水的乐声再次响起。
月好奇地问,你对他说了什么?离说,他弹错了一个音符,我就对他说了。月轻轻地笑起来,说,曲有误,离郎顾。
深冬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离正在园中赏雪,几树腊梅花开得正艳,红白两色,交相辉映。这时月过来了,两人一边行走一边交谈,离突然有了灵感,当即弹了一首曲子,琴声低迷冗长,千回百转,如泣如诉。但是一时想不出合适的名字来。
月看着满眼的雪景说,不如就叫做《踏破雪》吧。离想了想感觉非常好,于是以此命名把曲子记录下来。但是反复又弹了几次之后感觉竟有点不如意,他认为是琴的音质不能够很好地将曲子表达出来,于是打算在次年三月的时候外出一趟,去找能够作为琴弦的最好材料。
冰雪消融,山间的桃花将近一半盛开时,离出门了。
不久,月在朝廷为官的父亲带回来一个消息,有人设计去离的府上将《踏破雪》取走,并向皇帝进谗言,说这首曲子含沙射影诋毁当朝国风。皇帝看到曲名,其中有个字竟然与自己名字当中的一个字谐音,于是相信了那个人的话,发话要降罪那个曲子的作者。
根据父亲的描述,月知道这个陷害离的正是经常去园子里练琴的那个人。离自己大约还不知道,自己太惹眼了,所以招来很多小人的妒忌和仇害。等离得知消息快马加鞭地赶回来时,一切却风平浪静了。
离知道,这件事情不可能就这样简单地结束,于是四处打听,终于知道了下面的内容。月跑到皇帝面前承认那曲子是自己所作。为了证明,她还将它完整地弹下来。因为曲子刚刚创作好,并没有流传出去,没有人知道它,皇帝便相信了,要降罪的话已放出去不可挽回,念及她是官宦之女,不忍用重刑,遂赐白绫一条。
在一口枯井旁,离发现了月的尸首,悲号起来,将月埋葬之前,在她头上取下七根长发作为琴弦,最后弹了一遍《踏破雪》。
离说这首曲子,以后名字叫做《殉》。
他辛苦地找寻那么久,原来月的头发是最好的琴弦。
当天晚上,京城里的一个乐师府上着火。人们私下议论,那个人曾设计陷害离没有成功,却导致了另外一个女子的死亡。
大火焚烧了一天一夜才平息,偌大的一片房屋和花园化为灰烬。有人传说,曾在熊熊大火的一角,看到了离平静的脸。
如果没有争夺,没有拼命,没有爱恨,所有人都能够安然无恙地活下去,也便没有了仇恨与伤痕。然而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世界才显得生机勃勃。
江水平缓,没有风浪的时候它静谧得如此可爱。神情寂寞的乐师背着琴站在江边,他的脸上,已有了不符合年龄的沧桑。良久,他把琴取下来,缓缓放进江水里。它浮浮沉沉了一会儿,终于在视野中飘远。琴匣里藏着一张曲谱。他想,可能会有一天,有个人捡到它,将它好好传承下去。那是一首记载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曲子,它应该以另外一个形式流传于世。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