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项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些常见裂缝问题进行了简单成因分析,并提出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 预防 处理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是一种轴心抗拉强度很低的脆性材料,混凝土构件在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发生环境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时,混凝土结构很容易产生裂缝,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入手。
  (一)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此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在工程中,这类裂缝较多见,譬如现浇屋面板上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中,梁、板、柱等小块体构件收缩裂缝。混凝土收缩裂缝危害较大,尤其是暴露在大气中的构筑物,影响更大。由于收缩而产生的微观裂缝一旦发展,则有可能引起结构物的开裂、变形甚至破坏。
  (二)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
  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较常见的原因是水泥、砂、石子等质量不合格。若工程上用了这些不合格的材料,轻则蜂窝麻面,重则导致“豆腐渣工程”,所以必须严把材料的质量关。
  配合比设计不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是造成混凝土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含砂率不适当,骨料种类不佳,选用外加剂不当等,这几个因素是互相关联的。有关试验资料显示:用水量不变时,水泥用量每增加10%,混凝土收缩增加5%;水泥用量不变时,用水量每增加10%,混凝土强度降低20%;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10%。
  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设计方面、施工方面的因素可以通过人为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并且能够得到改善甚至于做到完全避免;而混凝土自身的干缩变形确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为它是混凝土本身固有的特性,我们只有通过改善各种影响混凝土干缩变形的因素, 才能减少和减小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和宽度。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应该以预防为主,同时在施工过程做好过程控制, 尽量做到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如果发现微小裂缝存在,应及早进行处理补救。现针对现场实际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以下控制措施和建议。
  (一)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二)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温度应力是产生温度裂缝的根本原因,一般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0~25 ℃范围内时,不会产生温度裂缝。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规范要求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故在气温较高时,可在砂石堆场、运输设备上搭设简易遮阳装置,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
  (三)做好裂缝计算
  设计单位除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进行常规计算以外,还应考虑现场的实际施工状况,对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进行裂缝计算,同时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筋,如对楼板配筋改成细密型的,采用上下双层双向配筋,在柱支座处增加钢筋网片等等。
  (四)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混凝土浇捣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包括湿度和温差方面的要求。禁止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要求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拆除支撑和模板。同时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承载力限值,合理进行材料堆放。
  (五)做好后浇带的施工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
  三、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一)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朴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探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二)灌浆、嵌缝封堵珐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人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迭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腔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三)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四)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珐是处理混凝土严重损坏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五)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珐、氯盐提取法、缄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
  (六)仿生自愈合法
  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种新的裂缝娃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刨伤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刨刨伤部位得到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组分(如含拈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经网络系统,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分秘出部分液芯纤维可使裂缝重新愈合。
  四、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使用功能和观瞻,加速内部钢筋的锈蚀,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安全使用年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潜在的危害。因此《,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 GJ / T10 - 9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 9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 2002 等标准与规范中都对其有详细而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工程实践中以预防控制为主,若结构出现裂缝要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 郑三运.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河南科技. 2010(14)
  [2]生海.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及处理[J]青海科技. 2007(02)
  [3]段联保.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之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 2011(06)
  [4] 智利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5)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大活络胶囊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门诊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2例,平均年龄61.5岁.给患者几服大活络胶囊,1 g/次,3次/d,连续服用5周;同时给患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施沛特注射液)每次2 ml,每周1次,连续注射5周.观察休息痛、活动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和关节活动度作治疗前后自身对比.结果 经5周治疗后,本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休息痛、活动
【摘要】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对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水工混凝土外加剂、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水库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和应用分析,旨在促进同行业务交流,促进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技术
摘要:本文通过对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与主要特点的分析,针对当前暖通空调系统在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一、暖通空调系统能耗构成与特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已达到40%,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筑物在采暖、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