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内对于液晶电视模组的关注重新升温。据记者了解自2007年9月海信传出国内第一条液晶电视模组生产线投产伊始。4个多月来,海信液晶模组的运转一切顺利,已有7万多台海信自主模组生产的液晶电视实现销售。截至到目前,海信销售的自主模组生产的液晶电视尚未出现屏质量问题。
海信模组现象在业内引起了普遍关注。进入2008年,海信液晶模组工程进一步加速,取得三项重大进展:一是一条液晶模组维修线率先建成投入使用并开始进行批量维修,解决液晶屏的自主维修问题;二是LED背光源模组试制开始,春节后自主LED背光源整机产品批量上市;三是第二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将提前动工。
彩电业内专家陆刃波告诉记者,空调行业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是中国彩电整机厂商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平板电视企业进军上游产业链,不仅能够解决面板供应紧张、受制于人的现状,而且也将极大提升本土平板电视的竞争力,海信在液晶模组领域的成功突破对中国平板电视产业很有启示意义,这不仅可以更多成本控制机会,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为本土平板企业的差异化创造了条件。
补足短板才有终端话语权
2007年外资品牌的频频降价给中国彩电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而上游液晶屏的货源短缺、价格上调等等敏感问题不断冲击着中国平板产业脆弱的神经,上游产业链缺失已经成为中国平板产业健康发展的最大桎梏。只有进军上游产业,才能掌握较强的终端议价权,才能确保4年多来中国品牌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市场优势地位。
正如业内专家分析的,整机厂商进军模组产业,首先要有较大的自身需求量,与上游资源有足够强的议价能力;其次是研发实力要足够强,掌握了模组生产的关键技术,并在后续开发中具备差异化和持续创新的能力,而海信具备了这种能力。
海信于2007年9月在液晶模组领域的成功突破,彻底打破了中国品牌的被动局面。
“中国彩电企业时刻面临着恶性价格竞争的逼迫,面临合资品牌的技术围剿,只有依靠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困境”,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新介绍,“如果掌握了上游模组技术,中国品牌对平板产品的成本控制能力将大大加强,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海信在行业内的竞争实力”。
模组投产加强自身竞争力
根据海信兴建模组的战略规划,从2007年到2009年,海信计划投资7亿元人民币分三步完成五条模组生产线的建设,预计到2009年海信电视液晶模组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液晶电视面板缺货现象严重制约了平板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进入2008年平板电视市场继续迅猛增长。业内人士预计,2008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需求量将突破1200万台,DisplaySearch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液晶电视今年的出货量估计也将达到9500万台,2008年液晶电视面板的缺口可能会达到一成左右。
据了解,海信第二条液晶模组也将在08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同时一条LED背光源模组项目也将比预期提前3个月投入使用。这将大大缓解中国液晶屏资源短缺的现状,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平板企业的技术升级。
海信模组现象在业内引起了普遍关注。进入2008年,海信液晶模组工程进一步加速,取得三项重大进展:一是一条液晶模组维修线率先建成投入使用并开始进行批量维修,解决液晶屏的自主维修问题;二是LED背光源模组试制开始,春节后自主LED背光源整机产品批量上市;三是第二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将提前动工。
彩电业内专家陆刃波告诉记者,空调行业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是中国彩电整机厂商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平板电视企业进军上游产业链,不仅能够解决面板供应紧张、受制于人的现状,而且也将极大提升本土平板电视的竞争力,海信在液晶模组领域的成功突破对中国平板电视产业很有启示意义,这不仅可以更多成本控制机会,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为本土平板企业的差异化创造了条件。
补足短板才有终端话语权
2007年外资品牌的频频降价给中国彩电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而上游液晶屏的货源短缺、价格上调等等敏感问题不断冲击着中国平板产业脆弱的神经,上游产业链缺失已经成为中国平板产业健康发展的最大桎梏。只有进军上游产业,才能掌握较强的终端议价权,才能确保4年多来中国品牌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市场优势地位。
正如业内专家分析的,整机厂商进军模组产业,首先要有较大的自身需求量,与上游资源有足够强的议价能力;其次是研发实力要足够强,掌握了模组生产的关键技术,并在后续开发中具备差异化和持续创新的能力,而海信具备了这种能力。
海信于2007年9月在液晶模组领域的成功突破,彻底打破了中国品牌的被动局面。
“中国彩电企业时刻面临着恶性价格竞争的逼迫,面临合资品牌的技术围剿,只有依靠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困境”,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新介绍,“如果掌握了上游模组技术,中国品牌对平板产品的成本控制能力将大大加强,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海信在行业内的竞争实力”。
模组投产加强自身竞争力
根据海信兴建模组的战略规划,从2007年到2009年,海信计划投资7亿元人民币分三步完成五条模组生产线的建设,预计到2009年海信电视液晶模组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液晶电视面板缺货现象严重制约了平板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进入2008年平板电视市场继续迅猛增长。业内人士预计,2008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需求量将突破1200万台,DisplaySearch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液晶电视今年的出货量估计也将达到9500万台,2008年液晶电视面板的缺口可能会达到一成左右。
据了解,海信第二条液晶模组也将在08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同时一条LED背光源模组项目也将比预期提前3个月投入使用。这将大大缓解中国液晶屏资源短缺的现状,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平板企业的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