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追求成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可以说,追求成功是一个人的本能。那么,什么是成功呢?成功就是实现对自己有意义的既定目标。关于成功方面的书可以说多如牛毛,外国的有卡内基、拿破仑·希尔,国内的有吴甘霖、俞敏宏等等,可以说,如何成功已成为一门学问!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能够成功,有的人却与之无缘,关键在于是否运用好成功之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树立理想认清方向
树立远大理想,是一个人一生的努力方向,也是成功者人生的价值取向。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也就没有生活。”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始终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并且信心十足,勇往直前;而平庸者终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
理想有社会、阶级、集体、个人之分,更有正确的理想和错误的理想之别。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理想?凡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就是正确的理想。只有正确的理想,才能激发斗志、催人奋进!毛泽东少年就立志:“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干,谁干?我们不说,谁说?”周恩来13岁时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并为之孜孜追求、终身奋斗。相反,违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违背历史发展规律、违背历史前进方向的想法和观念,都是错误的理想。有了错误的理想,人生就迷失了方向。如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心想复辟,一心想当皇帝,最后被时代抛弃!“四人帮”一伙,一心想篡党夺权,最终走到人民的对立面!
有了正确的理想就一定要坚守,即使遇到再大困难和挫折,也始终矢志不渝。革命烈士夏明翰在英勇就义前,发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迈誓言,就是因为他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相反,如果理想动摇、信念丧失,就会走向反面。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安徽副省长王怀忠、河北第一贪李真等之所以出问题,就在于他们的信仰动摇了。
明确目标周密计划
1953年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仅有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那些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成功发展的渴望。如果你能发掘它,便能找到成功的方向,找到一种支持你不懈努力的持久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古希腊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更准确地发现自己的最佳才能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所以,确定奋斗目标,必须分清主次、懂得取舍。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故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的一生很短暂,不可能什么都学会,什么都得到。佛教鼻祖释迦牟尼就是“舍”的典范,他舍江山权势,舍娇妻爱子,舍锦衣玉食,又深恐别人打扰,藏于深山,潜心修身,最后悟出大道,成为佛祖。佛法讲:“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学会放弃,学会取舍,集中力量,明确重点,抓主要矛盾,这样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确定奋斗目标,还必须选好楷模、确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是楷模,就是自己给自己选定的参照物。一个人以谁为师,以谁为友,对他的成长影响极大。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纵观历史,几乎每个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人生楷模。被毛泽东同志评价为清朝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曾国藩,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都取得了很辉煌的成绩。他在日记中写到:“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但要有好师、好友、好榜样。”
一个人确定了理想目标怎么去实现它,要靠周密的计划。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更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计划要有阶段性。计划既要有总体规划,又要对总体规划进行阶段分解,只要各个阶段计划实现了,总体规划也就自然完成了;计划要有适应性。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计划也要因时、因地、因事而变。每个人都得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计划还要有连续性,事物发展都是连续的、渐进的,都有个量的积累过程,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在制订计划时都要保持连续性,翻来覆去只能是瞎折腾,最后一事无成。我们现在一些地方领导变动得太快,张书记来了要修路,王书记来了要栽树,李书记来了要挖沟,最后,几年下来,山河依旧,老百姓怨气很大,就是因为没有保证好计划的连续性。
方法科学积极行动
这个世界是方法的世界。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你对了,整个世界就对了”。有了正确的方法,就能解释世界,改造世界。
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处事方法。思考决定命运,这句话适用于,大到一个国家民族,中到一个企业和单位,小到每一个个人。思考决定命运。一个人要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就要倡导各种各样的科学思维方式,如:辩证的思维方式、逆向的思维方式、发散的思维方式等;其次,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我们会碰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的事业就是在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成功学家吴甘霖有本书《方法总比问题多》,讲的很有道理。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我们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再次,“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正确的处世方法,使你终身受益,也助你事业成功。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注重把握两条:一要尊重人。尊重人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你尊重人、关心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关心!二要容忍人。矛盾无时不在。我们与人相处,一定要容忍别人的缺点,容忍别人的性格。
有了科学的方法指导,实际行动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说过,“一步行动胜过十打纲领”。心动不如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将理想、目标、计划讨诸实施,才能使你成功!
要立即行动,理想远大、目标清晰,如果不行动,那么理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而已。再好的主意、计划、打算,若只是说说或写在纸上,不去实践、不去努力,那么只是自欺欺人;要积极进取,人与人之间本来差别很小,可发展之后差距就很大。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反差就是成功还是失败。只有积极的心态,才能使你正确看待社会、看待人生,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蓬勃的朝气;要抢抓机遇,人的成功等于才能加机遇,光有才能,没有机遇也不可能成功。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能不能抓住机遇,则决非人人平等。
毅力坚强直面挫折
这个社会这么多人,为什么成功者只有少数?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有没有坚强的毅力。有些人有理想、很聪明,但为什么没成功?主要是因为心浮气躁,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
要走向成功,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成就大业的人,很多都是靠坚强的毅力、意志战胜困难和挫折,在艰苦磨练中取得成功的。被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苦难折磨数不胜数,他贫困,几乎要行乞,他耳聋,对他寄托的音乐事业是最大的打击。可贝多芬以他坚强的意志向命运挑战,就在他失聪之后,也能谱写出《第九交响乐》这样不朽名作!
要走向成功,还必须正确对待挫折。人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楚汉相争五年,刘邦项羽打了72次战役,前71次刘邦都失败。刘邦当过保长,在底层摔打过,心理素质好,不怕失败,屡败屡战,最终在垓下决战,终于把项羽打败!正如法国作家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挫折,而是永远不被挫折击败。”
唐骏出了本《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实际上每个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只要你树立了远大理想,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加上有坚强的毅力,每个人都能立足岗位成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名成功者!
树立理想认清方向
树立远大理想,是一个人一生的努力方向,也是成功者人生的价值取向。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也就没有生活。”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始终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并且信心十足,勇往直前;而平庸者终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
理想有社会、阶级、集体、个人之分,更有正确的理想和错误的理想之别。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理想?凡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就是正确的理想。只有正确的理想,才能激发斗志、催人奋进!毛泽东少年就立志:“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干,谁干?我们不说,谁说?”周恩来13岁时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并为之孜孜追求、终身奋斗。相反,违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违背历史发展规律、违背历史前进方向的想法和观念,都是错误的理想。有了错误的理想,人生就迷失了方向。如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心想复辟,一心想当皇帝,最后被时代抛弃!“四人帮”一伙,一心想篡党夺权,最终走到人民的对立面!
有了正确的理想就一定要坚守,即使遇到再大困难和挫折,也始终矢志不渝。革命烈士夏明翰在英勇就义前,发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迈誓言,就是因为他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相反,如果理想动摇、信念丧失,就会走向反面。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安徽副省长王怀忠、河北第一贪李真等之所以出问题,就在于他们的信仰动摇了。
明确目标周密计划
1953年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仅有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那些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成功发展的渴望。如果你能发掘它,便能找到成功的方向,找到一种支持你不懈努力的持久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古希腊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更准确地发现自己的最佳才能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所以,确定奋斗目标,必须分清主次、懂得取舍。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故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的一生很短暂,不可能什么都学会,什么都得到。佛教鼻祖释迦牟尼就是“舍”的典范,他舍江山权势,舍娇妻爱子,舍锦衣玉食,又深恐别人打扰,藏于深山,潜心修身,最后悟出大道,成为佛祖。佛法讲:“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学会放弃,学会取舍,集中力量,明确重点,抓主要矛盾,这样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确定奋斗目标,还必须选好楷模、确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是楷模,就是自己给自己选定的参照物。一个人以谁为师,以谁为友,对他的成长影响极大。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纵观历史,几乎每个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人生楷模。被毛泽东同志评价为清朝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曾国藩,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都取得了很辉煌的成绩。他在日记中写到:“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但要有好师、好友、好榜样。”
一个人确定了理想目标怎么去实现它,要靠周密的计划。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更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计划要有阶段性。计划既要有总体规划,又要对总体规划进行阶段分解,只要各个阶段计划实现了,总体规划也就自然完成了;计划要有适应性。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计划也要因时、因地、因事而变。每个人都得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计划还要有连续性,事物发展都是连续的、渐进的,都有个量的积累过程,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在制订计划时都要保持连续性,翻来覆去只能是瞎折腾,最后一事无成。我们现在一些地方领导变动得太快,张书记来了要修路,王书记来了要栽树,李书记来了要挖沟,最后,几年下来,山河依旧,老百姓怨气很大,就是因为没有保证好计划的连续性。
方法科学积极行动
这个世界是方法的世界。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你对了,整个世界就对了”。有了正确的方法,就能解释世界,改造世界。
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处事方法。思考决定命运,这句话适用于,大到一个国家民族,中到一个企业和单位,小到每一个个人。思考决定命运。一个人要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就要倡导各种各样的科学思维方式,如:辩证的思维方式、逆向的思维方式、发散的思维方式等;其次,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我们会碰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的事业就是在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成功学家吴甘霖有本书《方法总比问题多》,讲的很有道理。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我们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再次,“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正确的处世方法,使你终身受益,也助你事业成功。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注重把握两条:一要尊重人。尊重人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你尊重人、关心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关心!二要容忍人。矛盾无时不在。我们与人相处,一定要容忍别人的缺点,容忍别人的性格。
有了科学的方法指导,实际行动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说过,“一步行动胜过十打纲领”。心动不如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将理想、目标、计划讨诸实施,才能使你成功!
要立即行动,理想远大、目标清晰,如果不行动,那么理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而已。再好的主意、计划、打算,若只是说说或写在纸上,不去实践、不去努力,那么只是自欺欺人;要积极进取,人与人之间本来差别很小,可发展之后差距就很大。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反差就是成功还是失败。只有积极的心态,才能使你正确看待社会、看待人生,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蓬勃的朝气;要抢抓机遇,人的成功等于才能加机遇,光有才能,没有机遇也不可能成功。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能不能抓住机遇,则决非人人平等。
毅力坚强直面挫折
这个社会这么多人,为什么成功者只有少数?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有没有坚强的毅力。有些人有理想、很聪明,但为什么没成功?主要是因为心浮气躁,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
要走向成功,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成就大业的人,很多都是靠坚强的毅力、意志战胜困难和挫折,在艰苦磨练中取得成功的。被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苦难折磨数不胜数,他贫困,几乎要行乞,他耳聋,对他寄托的音乐事业是最大的打击。可贝多芬以他坚强的意志向命运挑战,就在他失聪之后,也能谱写出《第九交响乐》这样不朽名作!
要走向成功,还必须正确对待挫折。人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楚汉相争五年,刘邦项羽打了72次战役,前71次刘邦都失败。刘邦当过保长,在底层摔打过,心理素质好,不怕失败,屡败屡战,最终在垓下决战,终于把项羽打败!正如法国作家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挫折,而是永远不被挫折击败。”
唐骏出了本《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实际上每个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只要你树立了远大理想,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加上有坚强的毅力,每个人都能立足岗位成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名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