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以来在“标准”治疗心衰基础上,应用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合用顽固性心衰纠正快,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对照组患者78例,女45例,男33例,年龄32~82岁,平均57岁,心功能Ⅲ级38例,心功能Ⅳ级20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例,冠心病14例,高心病12例,肺心病46例,治疗组患者234例,女135例,男99例,年龄42~86岁,平均64岁,心功心功Ⅲ级180例,心功Ⅳ级54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4例,冠心病50例,高心病30例,肺心病140例,对照组疗程<1周6例,1~2周32例,2~4周25例,>4周15例,治疗组疗程<1周12例1~2周90例,2~4周74例,>4周58例,两组病程相近,两组均经X线、心脏彩超及病史特点,确诊为心功能Ⅲ~Ⅳ级。
方法:对照组常规应用利尿,扩血管,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地高辛0.25mg,1次/日口服维持量法,给予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4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1次/日,连用5天后观察患者心衰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5天内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肌体浮肿消失;②有效:5天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肌体浮肿减轻,心功能改善Ⅰ级;③无效:患者自觉症状无改善。
结 果
对照组显效46例(59%),有效32例(41%),总有效率100%,平均住院14天。治疗组显效187例(80%),有效47例(20.08%),总有效率100%,平均住院9天,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平均住院缩短5天。
讨 论
慢性心衰即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的共同归宿随着人群的老龄化慢性心衰的发生率日益增长,一旦心衰出现5年病死率男性80%,女性65%。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①心脏泵功能不能满足全身代谢的需要,组织灌流减少;②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③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心衰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增加运动耐量,多巴酚丁胺为多巴胺的衍生物,主要作用于β1受体,对α受体和β1受体有均衡作用,故不引起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多巴酚丁胺可降低左室射血时的主动脉阻力,可使任何水平的心肌收缩力增强使每搏量心排血量增加,体循环血流量加多,多巴酚丁胺还可以降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改善右室梗死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另外,多巴酚丁胺可扩张冠脉,引起冠脉血流量增加,酚妥拉明为周围性α受体阻滞剂,具有扩张动脉及冠状动脉的作用,可减轻心脏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纠正心衰。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合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特别是重度心衰的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照组患者78例,女45例,男33例,年龄32~82岁,平均57岁,心功能Ⅲ级38例,心功能Ⅳ级20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例,冠心病14例,高心病12例,肺心病46例,治疗组患者234例,女135例,男99例,年龄42~86岁,平均64岁,心功心功Ⅲ级180例,心功Ⅳ级54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4例,冠心病50例,高心病30例,肺心病140例,对照组疗程<1周6例,1~2周32例,2~4周25例,>4周15例,治疗组疗程<1周12例1~2周90例,2~4周74例,>4周58例,两组病程相近,两组均经X线、心脏彩超及病史特点,确诊为心功能Ⅲ~Ⅳ级。
方法:对照组常规应用利尿,扩血管,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地高辛0.25mg,1次/日口服维持量法,给予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4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1次/日,连用5天后观察患者心衰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5天内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肌体浮肿消失;②有效:5天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肌体浮肿减轻,心功能改善Ⅰ级;③无效:患者自觉症状无改善。
结 果
对照组显效46例(59%),有效32例(41%),总有效率100%,平均住院14天。治疗组显效187例(80%),有效47例(20.08%),总有效率100%,平均住院9天,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平均住院缩短5天。
讨 论
慢性心衰即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的共同归宿随着人群的老龄化慢性心衰的发生率日益增长,一旦心衰出现5年病死率男性80%,女性65%。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①心脏泵功能不能满足全身代谢的需要,组织灌流减少;②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③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心衰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增加运动耐量,多巴酚丁胺为多巴胺的衍生物,主要作用于β1受体,对α受体和β1受体有均衡作用,故不引起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多巴酚丁胺可降低左室射血时的主动脉阻力,可使任何水平的心肌收缩力增强使每搏量心排血量增加,体循环血流量加多,多巴酚丁胺还可以降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改善右室梗死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另外,多巴酚丁胺可扩张冠脉,引起冠脉血流量增加,酚妥拉明为周围性α受体阻滞剂,具有扩张动脉及冠状动脉的作用,可减轻心脏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纠正心衰。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合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特别是重度心衰的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