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渴望被关注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8933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一直存在。在部分农村学校,学生基本没上过正规的体育课,总把体育课当作玩耍或者休息的一堂课,因而体育课中经常出现一些课堂“失范”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体育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和避免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出现,使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
  二、案例描述
  体育课上学生的“失范”现象时有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失范”行为,教师在及时制止的同时,是否探究过其产生原因?关注“失范”学生,探究“失范”行为背后产生的原因,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一堂四年级的跨越式跳高课上,按照课前的设计,我信心满满地开始了教学。
  课堂伊始,为了拉近师生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问好,时不时还给学生开个玩笑,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欢快、和谐的氛围。
  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特意强调各组可以讨论,自己商定障碍跑的线路,但要求必须认真完成教师设置的4个障碍。
  跑动中,如果2组相遇,要与同伴击掌互喊一声:“加油!”
  就这样,学生们的练习激情瞬间高涨了起来。
  他们积极讨论跑动路线,有的还积极去尝试,整个场面非常活跃。
  可就在这时,有2名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他俩可是班上的“名人”。见到他俩这样,我也见怪不怪了。
  活动开始了,学生们积极参与图形跑,遇到障碍能有序通过,2组相遇时加油声不绝于耳。突然,一阵抱怨声吸引了我的注意,那2个“名人”又开始“捣乱”了,其他学生都依次越过障碍,可轮到他俩时,他俩却把障碍据为己有,阻碍了其他组的进程。
  我及时去制止了他俩的行为,按以往我肯定会把他俩批评一通,可今天我做好了预案:“怎么了,这么喜欢跨越障碍吗?这样吧,待会儿学习跨越式跳高时,你俩好好准备,给大家来个示范怎么样?”他俩一见我这样讲,反而不好意思地站起来,急忙点头表示同意。
  以我对他俩的了解,让他们继续跟跑肯定还得出问题,于是我给他俩布置了新任务:“这样吧,你俩来做裁判,看看哪组表现好,你们待会给评价一下!”
  “老师,真的吗?”“这节课,你俩是老师的特聘评委,一言九鼎!”
  话音刚落,他俩就忙活起来了:“跑慢点,注意保持队形!后面的同学跟上,不要掉队……”
  课中,我隆重地向其他学生介绍了我特邀的评委,也请学生们对本节课评委的表现进行评价。
  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他俩以往的状态,在分组活动环节中,他俩不仅不捣乱了,还学会了帮助各组学生练习,因为预先要他俩展示,所以他俩学得特别认真。
  展示环节中,他们不仅用比较好的动作赢得了学生们的掌声,而且对动作不规范的学生也能及时指点一二。
  课后小结时,全班学生对这2个“名人”的评价非常高,说他俩就像“小老师”一样。
  这堂课,因为一点特殊的安排,使得师生相处得非常融洽。
  课后,我单独找到他俩聊了聊:“今天上课感觉怎么样?为何以前总是不听话呢?”
  而他俩的回答却让我心里酸溜溜的:“老师,我们喜欢这样上课,以前在课上之所以调皮,是因为大家都不喜欢和我们玩。我们成绩不好,同学们都不喜欢我们,在所有的课上,老师都很少管我们。其实,我们很想让老师看到我们,也想和老师做朋友,可是我们的努力总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反倒是不听话了,老师才会单独和我们谈话,同学们也才能注意到我们,所以我们在课上就故意……”
  三、案例评析与反思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让每一名学生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但在实际教学中,为确保教学进度及效果,教师只能是顾及多数学生。这样就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边缘化,这部分学生往往会对课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多种课堂“失范”行为的发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善于洞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恰当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失范”现象,这是一种教学技能,也是一门教学艺术,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产生是多因素的,有些是出于无知,有些是故意,也有的是个人品德问题或上堂课问题的延续……本堂课中2名学生的“失范行为”属于心理原因的“失范”。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指出,个体的不良行为具有4个目标:寻求关注、权利、报复、假装无能。2名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显然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学生们的关注。针对这样的“失范行为”,我主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着手,一般采用以下3种方法。
  1.加强心理辅导,消除心理障碍
  许多学生被早早地贴上“差生”的标签,因此,产生了“差生”的自我定位,在行为表现上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从心理上多加引导,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通过改变学生的认识、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并以一種合作、民主的方式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关爱。对2名学生的行为表现,我通过与他们聊天,不断向他们传输一些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等,鼓励他们做更好的自己。
  2.针对学生心理需要,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长,自我表现的愿望日益强烈,课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如,有意识地请他们回答问题或做示范,在进行课堂练习时,分配给他们“特殊”任务等。这不仅满足了他们的需要,还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效果。除此以外,我还采用学生轮流做“老师”的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同时,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唤醒他们的自觉意识,从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3.加强师生间交流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严重干扰教学活动的“失范行为”时,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制止,但是制止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采取讽刺挖苦、威胁、变相体罚等手段。干预应该是在课堂上简短地制止学生消极行为,课后教师要主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增强感情交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交流中,给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帮助他们达成目标,并在一次次进步中和他们拉近距离。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帮助者、倾听者……要以学生为本,尽可能了解、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心理需要,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情感的激励功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情感来感化学生,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中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思明区小学体育教研组提出“以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落脚点”的工作目标,建立“区级、片区、学校三级联动”的体育教研、科研、教师培养、信息化工作,形成了区域教研活动的统一性、整体性、延续性和系统性。教研工作聚焦区域主题研修活动、聚焦大课间体育活动、聚焦新教师职业规划培养、聚焦体育专项技能课程培训等内容。  一、聚焦区域主题研修活动,实现
一线话题志愿者服务队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圆满完成了公益性质的“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所承担的所有任务。《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对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所表现出的全心全意为全国一线体育教师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认真工作态度与体育教育教学专业智慧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一线话题栏目组对每位志愿者完成任务的工作数量与质量统计,报领导批准,以下79位志愿者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性较强,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弹跳力、速度以及身体协调性。在体育课堂学习中,身体素质较弱,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降低难度、合理设计情境等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跨栏跑技术。  一、跨栏跑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身体素质差引起畏惧心理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随着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复工复产复课的同时,人们对强身健体的诉求越发强烈。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契约”激发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内驱力,促使小学生养成居家自主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一、围绕一个核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奋力开创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新局面,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规律,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向后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新进展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学校体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基础支撑,是发展素质教育、实现
一、认识到位,明确体能教学的重要性  1.体能与技术教学相辅相成。研讨中大家对于“体能不仅是学生运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参与运动竞赛的基本条件之一”的观点一致认可。如,浙江林定荣老师认为,“优化体能教学与注重技能教学其实并不矛盾,因为良好的体能是促进技能教学的助推器,而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效优化体能教学,可以让技能的运用能力事半功倍”;浙江杨培杰老师提出,“强化技术动作学
成果:学校办学本着打冰雪牌、走特色路,带动各专业全面发展的思想,针对全校学生开设冰雪必修课冰上五冰、雪上高山等冰雪项目的体育院校,学校有上下2层标准的滑冰馆和自己的雪場,师资队伍强,如,有冰壶原国家队队员岳清爽、原国家冰球队教练王北于、单板滑雪世界冠军张艺微等。哈尔滨体育学院作为冰雪联盟单位,愿意为学校联盟的冰雪推广与普及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未来规划:先从小学抓起,有天然条件的地区冬季要浇冰,
最早知道王兴发老师是在2011年的暑期入职会上,培训老师以王老师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的一篇文章《我的投稿与退稿经历》为例,阐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那时候王老师的工作单位还叫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光阴似箭,转眼已是笔者工作的第9个年头,8年里,笔者多次在杂志上看到王老师的文章,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令人艳羡。  在最近的青年教师读书会上,当笔者翻阅到王老师这篇《当“坚持”成为习惯》的文章时,瞬间被文中的
作为志愿者,笔者有幸提前拜读了一篇由北京边老师撰写的案例——《居危思安,让学生思而解患》,能在高手如林的案例写作者中“入围”,实属不易。笔者不禁思考:一篇好的案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一、选题未必是总把“新桃”换“旧符”  素材和问题角度是构成案例选题的关键。通览边老师的全篇案例,她选取的却是“安全问题”,乍一看素材很“旧”。然而,细细品读,却发现边老师对于这个“旧”的素材别有创见。一般的案例多选
学科课程价值取向一直与特定时代的思想和精神高度关联,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历经数十载的流变与涤荡,逐步从知识取向向人本取向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体能教学一直凭借其特有的价值功能,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有的功效,也正是由于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争鸣不断,造成了体育教师在把握体能教学时的诸多彷徨,本文围绕体能的本源展开思考,探寻体能教学内容一体化的逻辑架构,从而为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能教学中提供些许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