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i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对促进学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为他们今后大量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从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小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的“阅读”教育等方面着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段;阅读能力;教学方法
  一、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以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为前提,引导小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前,笔者向小学生提出问题,让小学生怀着寻找答案的心理,有意识地阅读。阅读完毕,笔者鼓励学生指出尚未理解的内容供大家讨论,打破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设计问题
  一般说来,学生阅读有一个过程,开始时需要教师先读,接着师生共读,慢慢过渡到学生自己阅读,教师需要在师生一起读的过程中提出适当的问题。接着帮助学生把握情节关系,最后进行讨论归纳。在小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后,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掌握一般翻书的规则。对观察比较细致的学生,除了启发他们观察画面细微变化外,还要求他们对画面进行合理想象;对能力较强的学生,除了让他们理解作品、归纳主题外,更注重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则着重帮助他们理解画面与故事构成之间的关系,给他们想象和表达感受的机会;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引导他们注意画面的变化,并学习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观察的方法。这样,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阅读的兴趣。
  (三)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活动
  当学生不喜欢阅读的时候,就要设计他们喜欢的事物或活动,可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对其他事物或活动的興趣转移到阅读中来。培养小学低段学生阅读的兴趣,除了从简单的指导开始,还要有教师充满感情的朗读,从而引发小学生的看书欲望,或家长有意识地多带学生到书店、图书馆,熟悉求知环境,让学生知道,教师和父母所讲的故事都是来自书架上各种各样的儿童读物,从而激发学生对书本的阅读兴趣。
  二、帮助小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会小学生阅读技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前提,也是阅读得以深化的基础。
  (一)认识书本的封面和封底,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
  认识书本的封面和封底,并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这是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前提条件。首先,教学生认识封面和封底的画面内容,让他们注意观察封面和封底有什么不同。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教他们认读图书题目,让他们猜测故事内容,并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次,教学生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在学生已认识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先教他们按页码顺序一页一页地翻书,再教他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习惯看书。开始选择统一图书,阅读前可以通过提问、猜谜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比如:阅读故事《窗外的垃圾》,教师讲述前面部分“一幢楼住着几只小动物,它们把自己喜欢的食物都丢到窗上……”当学生很想知道答案或结果时,就告诉他们:“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从而开始认识图书的作用。接下来引导学生理解画面:“小朋友想想会发生什么事吗?”启发小学生阅读下一页,还要注意启发学生把前后几页联系起来阅读,引导学生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人物场景。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该页。在看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应该一幅画一幅画有序地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使他们逐步掌握看书的方法并养成习惯。
  (二)恰当引导学生读懂书本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当学生拿着一本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觉得无从入手,这时候教师就要充当解说员,边讲故事边恰当地指导。例如阅读故事《黑猫警长》时,笔者提出了“谁匆匆赶来了,这是谁的脚印?为什么?”“黑猫警长发现了线索,会采取什么行动?”等问题,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地思考,读懂图书的内容,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并将之与背景串连起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作品的主题思想,逐步引导小学生由理解故事表面意义向理解故事的深层意义过渡。
  在《小熊请客》这个故事中,可以让学生想象故事中间有悬念的部分,让学生想想:“狐狸会怎样?”这时学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有的说狐狸改正缺点,小动物原谅了他;还有的说狐狸太狡猾,他们一起把狐狸吓跑了……这样,不但可以在上一页讲完后让学生想象下一页的情节,培养其想象能力,而且对学生阅读兴趣的保持和习惯的培养很有帮助。
  (三)指导小学生进行独立阅读
  如果一味地从旁指导学生看书、讲故事,这样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因此,笔者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内容比较简单的图书让小学生独立阅读。如《小猪洗澡》这个故事,可以先向学生简单讲述故事主题,然后让学生独立看书。这时教师的指导重点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观察学生阅读情况,及时鼓励表扬;另一方面,准备图片、实物,借助表情帮助小学生理解图书中的有关词语,并鼓励学生在讲述时运用这些词语。这一时期重在让学生动脑、动口,培养小学生的讲述能力。
  三、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营造一个处处能够见到汉字与实物紧密结合的大环境。如校门、花坛、鱼池、操场、楼梯、课室、桌椅、玩具等等,这些能够与汉字结合的实物都可配上相应的汉字卡片,便于学生在见到物的同时就能见到与之对应的汉字,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图像、声音、语义、符号自动地整合起来,从而逐步实现对汉字的认识。其次,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在日常生活当中营造宽松的汉字教育环境和文字阅读的内容。如:把小学生的名字作为一个标记,把它贴在茶杯、书包、桌子、椅子、墙上等等,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汉字教育。根据季节变化,把相关句子打印出来贴在知识角内,让学生利用每天自由活动时间去识读句子。另外,在班中设立图书角和相应的区域活动,添置构图新颖、颜色鲜艳、画面大、趣味性较强的图书让学生随时阅读。开展“小小故事会”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小学生讲述自编的图画故事或图画书中看到的故事,或者大家围绕一幅、多幅图展开讲述活动。最后,积极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切实认识到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性。比如,在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展示阅读形式的故事教学,与家长达成共识。班级开设语言专栏,让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吸取经验,采取有效的指导措施。
  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阅读”教育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捕捉并运用得当,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鼓励学生在校外散步时,将在沿途中的花草树木、游乐园、商店等,与阅读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将已有的经验运用到新的情景之中,表达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另外,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选择交流对象,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人。根据笔者的观察与实践,学生会自由选择一页一页的故事,再订成一本图书,或会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与墙面上的动植物互动,有的还会把最新的消息告诉教师、同伴。学生的阅读经验在日常交往中得到迁移,阅读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而言之,要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他们掌握阅读的习惯和方法,使每一次低段阅读活动都生动而愉快,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地感知、内化、积累,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为今后大量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磊.基于绘本阅读提高低年级学生说写能力策略探微[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1(01).
  [2]阳文萱.运用精彩影视资源,激发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兴趣[J].课外语文,2019(36).
其他文献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各项建设工程随之发展,由此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很多建设工程中还存在着质量问题,这将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质量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摘 要:历史中考“清单式”复习法是指历史教师在组织中考复习中努力摆脱对辅导用书的依赖,立足学情为复习起点,诊断学情,形成问题清单,依据问题清单科学设定课堂复习目标,编制更为精准的复习学案,通过解决问题落实学生各项过关,以提高效率,精准备考。文章对历史中考“清单式”复习法的科学性和操作方法进行论述,并举一些实例进行介绍。  关键词:历史中考;复习方法;“清单式”复习  当前针对中考而组织的历史复习课
摘 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师要重视诗歌诗词的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诗词的情感和境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图像、音乐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结合多种形式让诗歌贯穿课堂,并适当运用实践与评价。  关键词:诗歌诗词教学;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无论是古体诗词还是现代诗歌,均蕴含着节律美、声韵美和意境美。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诗词教
摘 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教学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将舞蹈融入中学音乐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文章着重对中学“音乐与舞蹈”模块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来分析现阶段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课堂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课堂  “音乐与舞蹈”模块课堂教学是现代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主要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直是语文从教者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常论常新的话题。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教学?怎样教学才算高效?笔者从教多年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篇较长的阅读课文《夜莺的歌声》为例,浅谈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具体有:创设有效阅读情境;课堂提问做到既精练又有启发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活跃学
摘 要:课堂研学后教模式的关键之一是学生的小组合作,《英语课程标准》更是倡导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后研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英语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对英语的分层教学有着显著的效果。文章通过从详细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一的角色扮演的特点,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结合笔者日常的教学经验,阐释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扮演对英语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并探讨在平时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借助小组角色扮演,
摘 要: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法与作业形式较为单一。若想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师则应立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将情景法贯穿教学的始终,并注重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运用在教學过程中,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摘 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关键要有好的途径,可以阅读经典故事、优秀作文,也可以阅读同学的作文,有了积累,写作就会顺理成章。此外,还可以参照学生感兴趣的作文比赛,手抄报、黑板报评比活动等。在评讲作文时,让学生朗读、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价同学的作文,增强学生信心,发挥榜样作文作用,让学生增强习作兴趣。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提升途径  农村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