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 分组探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步式教学法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其中主要包括自主探究、教师讲解和课堂练习三步。文章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难度,将小组合作、互动等要素融入三步式教学中,探讨了三步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 三步式教学
  三步式教学法是由诸多名师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课堂练习三步。在这三步式教学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合理融入小组合作与小组互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具体教学中,三步式教学法将学生自学(自主探究)与课堂练习、学生自学与教师授课等环节进行了有机融合。这样一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更有针对性,而且学生还能获得及时的锤炼,有效掌握课堂知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探讨。
  一、提供探究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三步式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主要由教师提出探究任务及其发展目标,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完成自学工作。该环节有利于教師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短板,及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为例,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探究平台:首先,给每个合作小组足够的准备时间,并要求他们在这个时间段内围绕书中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准备所需的实验道具;其次,在具体操作中,鼓励学生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比如一名学生操作,一名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一名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当合作完成操作之后,再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延伸性提问,由此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比如提出问题:“让凸透镜靠近小灯泡,观察小灯泡在光屏中的成像情况,会出现哪些现象?”由此一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凸透镜成像的多样性特征,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培养他们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这样,当他们做物理实验时,也可以灵活运用同样的思路方法。总之,自主探究环节是三步式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也是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及时点拨讲解。解决学生的困惑
  教师讲解是三步式教学法的第二个环节,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惑,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所以,教师在讲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易错点、知识难点、信息上的易漏点进行详细讲解,而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如定理和定义)或者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可以不讲。比如教学《电路》时,有的学生在探究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路灯的电路连接属于并联还是串联?如果是并联,为何每天都会一起熄灭,一起亮起呢?如果是串联,为何其中一盏灯坏掉,其他的还能继续亮呢?”一个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便难住了学生,而这个问题又恰恰是需要学生理解的。所以,物理教师应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如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现场模拟,以解决学生的困惑。在具体教学中,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教师必须把握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该教学法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是三步式教学法的第三个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切忌随意为学生出示练习题。在为学生提供练习前,教师要对问题进行合理筛选,确保问题有一定的针对性,并有一定的梯度。这样一来,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可以完成相应的练习,可以有效兼顾全体学生。比如在教学《电功和电功率》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练习题:将“6 V 3.6 w”的小灯泡接在9 V的电源上,是否还需要并联一个电阻才能让其发光?为了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可以将习题进行适当的改编,变为:(1)假如可以正常发光,那么灯泡两端的电压及其额定电功率应为多少?(2)假如可以正常发光,那么通过灯丝的电流强度多大?如此拆分后,可以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学生可由易到难逐步分析解答,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期间,为了提高能力弱的学生的练习质量,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随后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综上可知,三步式教学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学习与探究的魅力,同时还能提升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特约编辑 南宾)
其他文献
[摘 要]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是新课程高考的必考模块,做好本模块的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教材与考试大纲的分析,关注高考动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还应将选修3模块教学与必修模块教学相结合,这对做好选修模块的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选修模块教学;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33.91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睡眠作为一种非常重要且有益的养生方法。孔子曾说:“食不语,寝不言。”并指出“寝不尸”。主张侧卧而眠,认为睡觉时“必有衣,长一身有半”。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也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这些有关各季节睡眠时间的不同论述,十分精确地说明了睡眠养生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也正是这1/3的时间为其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自制的教具开展物理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文章介绍了一个自制教具的设计、制作、改进的过程。  [关键词]惯性;实验装置;教具制作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3-0053-02   一、常规实验教具的不足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通常,中学物理实验室配备的演示惯性的实验无外乎
群友“单眼皮”不守规矩,徒步时发生危险导致截肢,却把出钱救他的组织者陈刚告上法庭。当陈刚重新组群徒步时,单眼皮又要加入,陈刚会同意吗?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心急如焚:不听话的莽群友丢了  陈刚,河北省唐山市人,在医保中心工作,妻子王丽是一名临床医生。2016年9月,女儿上大学后,陈刚加入了本市户外徒步群。几次活动后,性格开朗,懂些急救知识的陈刚,被群主选为得力助手。  其实参加活动的都是成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利用基础性支架和选择性支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物学疑难知识点的教学,既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支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障碍。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疑难知识点 基础性支架 选择性支架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支架式教学成为一种颇受重视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支架式教
[摘 要]深度学习是提升学习者自身素养,顺应时代发展的基本能力。结合初中化学“铁腐蚀”实验,从创设情境、培养能力、提升兴趣、融入生活、有意记忆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化学实验;铁腐蚀;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7-0074-03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
[摘 要]以华师大版教材初中科学七年级《阳光的传播》一课为例,探讨初中科学实验的改进措施。多样化改进实验,可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深化学生的思维,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实验改进;初中科学教学;阳光的传播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2-0075-03  【案例背景】  笔者曾在浙江省疑难问题研讨会上开设一节内
[摘 要]综合分析和实验探究能力是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理观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要素密不可分。在教学中要不断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验探究能力,这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关键能力形成有很好的推动作用。电路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验探究能力。  [关键词]电阻;电路设计;综合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
古人认为,玄关“乃至玄至要之机关”。知此窍便可“了结千经万典之义”。通此窍“则金丹之道毕也。”因此,玄关便成了历代养生家的热门话题。笔者不揣浅陋,旧竽新吹,无非是凑凑热闹而已。    一、关中四要    1.藏精。《金丹四百字》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炁穴,内有坎离精。”古人亦云“黄庭一穴须安精,精在中间一点灵。切莫糊涂为隐秘,黄庭便是真玄关”。  2.产药。《中和集》:“自见得玄关…
[摘要]学生都是带着已有经验进课堂的。教学起点是基于学生的经验,教学目的是改造和成长学生的经验。基于项目学习的“密度”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学生经验,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构密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升思维品质,同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关键词]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密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