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自动分装注射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er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设计研发新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自动分装注射系统,以实现精准药物活度注射,简化注射流程,降低职业照射.方法 选择钨合金作为屏蔽材料,采用基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技术,设计机械驱动模块、管路系统、控制软件.制作设备及相关配套装置.测量防护效能和性能.结果 自动分装注射放射性药物时间约60s,设备50次稳定性测试空白试验的成功率100%.系统整体注射活度的分装误差≤3%;设备箱体屏蔽40 mmPb,台面屏蔽60mmPb,隔离防护屏蔽15 mmPb,内置钨合金原液罐50 mmPb.距离运行中设备30 cm处平均剂量率为1.44 μSv/h.操作人员肢端辐射剂量较使用注射器防护套注射操作降低99%以上.结论 自动分装注射系统操作简便,分装精度高,重复性好,防护安全,达到设计功能和放射防护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简化老年综合评估(aCGA)分级在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将综合老年评估(CGA)8个方面的简化量表内容和得分纳入aCGA评估表,根据评估得分划分为A、B、C 3个级别。以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70岁及以上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做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及aCGA分级,并对两种评估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2例患者中,111例(68.5%)aCGA分级为A级,43例(26.5%)为B级,8例(5.0%)为C级;131例(80.9%)伴有
目的采用计算机三维设计和增强现实(AR)探讨经皮胸椎椎弓根通路技术,以期提高胸椎经椎弓根穿刺入路技术的安全性。方法胸椎CT图像经计算机三维重建后测量E角和F角空间线面夹角的准确数值,采用快速成型技术打印胸椎模型。模拟穿刺后将模型置于G臂机获取X线图像并比较分析。结果E角与横断面置钉角(TSA)角差值为0.87°。F角与矢状面置钉角(SSA)角差值为1.20°。结论E角和F角的平面线线夹角与空间线面夹角存在差异,计算机手术辅助设计及AR技术辅助胸椎经皮椎弓根穿刺技术更为精准。
目的评估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MRgFUS)治疗子宫肌瘤后发生即刻子宫内膜损伤和3个月后内膜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科筛查、北京万柳美中宜和妇儿医院行MRgFUS的6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后即刻内膜损伤组与未损伤组之间的差异。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3个月子宫内膜损伤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探讨年龄、治疗前体积、子宫肌瘤是否多发、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型、T2WI信号强度、治疗耗时是否是治疗后即刻子宫内膜损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除了可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症状以外,不少患者也可发生嗅觉障碍,甚至其可成为COVID-19患者唯一的临床表现.本文总结了 COVID-19患者嗅觉障碍的流行病
目的观察隐丹参酮在人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变化,谷胱甘肽(GSH)测定试剂盒检测GSH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胱氨酸谷氨酸逆转运体轻链蛋白(xC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以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in-1(Fer-1)、铁螯合剂去铁胺(DFO)、ROS清除剂乙酰半胱氨酸(NAC)进行
微小肺脑膜瘤样结节(MPMN)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呼吸道疾病,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需经支气管或经皮肺穿刺活检进行诊断。本文报告了1例老年男性患者,以反复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部CT发现右肺上叶后段块影提示肿瘤性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为MPMN合并肺组织感染。同时对34例国内外关于MPMN病例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了总结。
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而三阴性乳腺癌(TNBC)因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预后较差.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是存在于肿瘤周围的一群异质性淋
七氟醚是产科和儿科全身麻醉中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之一,其对发育期大脑的神经损伤是目前医学研究热点。通过查阅相关基础文献,本文将动物实验中七氟醚神经毒性的髓鞘形成受损、细胞凋亡、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组蛋白乙酰化抑制及神经突触和受体改变等主要潜在机制进行归纳,进一步探究了相应的抗贫血药、植物提取物类药物、α2受体激动剂和其他类型药物干预效果与机制,为妊娠期胎儿和婴幼儿提供围手术期脑保护措施的理论依据。
目的建立一种外源性铁过载结核病小鼠模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20只C57BL/6N小鼠分为阴性对照、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5只,分别经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溶液(0、3.75、7.50、15.00 mg/次,3次/周,共4周)。建模结束后对铁过载小鼠的器官组织形态及体质量进行评估,ELISA法检测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含量。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和小肠等器官进行组织铁含量和铁沉积病理分析。经尾静脉注射结核分枝杆菌(Mtb)标准株H37Rv感染中等剂量铁过载小鼠建立活动性结核病
目的评价无对比剂1.5T磁共振自由呼吸全心冠状动脉成像(MRCA)对冠心病≥50%及≥70%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性能。方法前瞻性纳入41例冠心病拟行介入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患者,行无对比剂1.5T自由呼吸全心MRCA。同时判断是否存在≥50%及≥70%管腔狭窄,以ICA为参考标准评估诊断效能,比较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性。结果41例患者均完成MRCA,平均扫描时间(10.1±2.2)min。MRCA诊断≥50%及≥70%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在患者水平分别为100%(95%CI: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