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微光与尘埃的归宿

来源 :学苑创造·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莫兰迪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以微妙的“冥想”式静物画著称,是20世纪最受赞誉的画家之一。
  莫兰迪的生命轨迹,毫不起眼,却极富魅力。他一生都过着简朴的生活,许多画款支票在其去世后被发现夹在书中,完好无损,却不曾兑现。他极少外出,唯一一次出国是去瑞士的苏黎世参观塞尚的画展。20世纪40年代末,莫兰迪获得威尼斯双年展绘画最高奖,此后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开始购买其作品,越来越多的机构找上门来谈合作,而他却极不情愿地说:“他们实在是太想剥夺我那仅有的一点点安宁了。”
  莫兰迪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未满20岁,父母便已离世。他作为长子,也是家里唯一的男性,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为此他穿梭在老城的四个小区内,教小孩画画以维持生计。1920年前后,他沉迷于印象主义,对塞尚的静物和风景画颇感兴趣。在立体派和印象派之间,他以形和色的巧妙妥协,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在经过兴奋、茫然和探寻后,莫兰迪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
  莫兰迪选择极其有限且简单的生活用具,如杯子、盘子、瓶子、盒子、罐子等,以及普通的生活场景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把生活用具置入素描之中,以单纯、简洁的方式营造最和谐的气氛,平中见奇,以小见大。几年过去,桌上的静物在减少,物品变得简单,他的画也变得更加纯粹。
  1930年,40岁的莫兰迪被聘为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教授,之后的26年里,他都在那里教授铜版画。那是一段稳定的时光。他的生活十分规律,平日里除了教学,便是在家里画画,几乎没有社交。意大利艺术史学家里奥·朗基尼斯对此做了最为精准的描述:“一个平凡的小城,这里的每个人都长得又矮又胖,但莫兰迪却高大而瘦削,并且爱穿宽松的衣服,仿佛贾科梅蒂作品中行走的人。”
  与賈科梅蒂一样,莫兰迪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他们的作品却截然不同:一位执迷于人性的悲苦,一位沉醉于日常的平淡。
  莫兰迪的好友巴尔蒂斯曾说:“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他把笔墨俭省到了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他不满足于表现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
  20世纪轮番上演的艺术潮流,喧嚣吵闹,很多艺术家纷纷前往巴黎。莫兰迪却没有要动身的意思,他坐在公寓里,静静地画画,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挚爱的艺术。他去世后,人们将他画面的色彩倾向称为“莫兰迪色系”,这个色系对后世的设计界乃至整个时尚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莫兰迪没有同路人,也不需要同路人,或者说他刻意避开了同路人,独自一人,专注于那些被忽略的日常。他说:“不必看很多东西,而要仔细看你看到的东西。一个人可以环游世界,却也可能什么都看不到。”莫兰迪的确是这么做的,他待在画室里,与闹市隔离,用一生的时间将眼前的平淡变为了精神上的繁华。
  1964年,莫兰迪病逝在博洛尼亚的公寓中。至今,那里仍一切如故:中等大小的房间里有床铺、老旧写字桌、绘画桌、画架,以及我们在他的静物画中常见到的物品的原型——瓶子、罐子、杯子、盒子……他的艺术能给人以极温柔的精神慰藉。莫兰迪的画,关注的是一些细小的题材,反映的却是整个宇宙。
  莫兰迪的作品里呈现出一种非常一致的“灰色调”。即在每一种原有的色调里,加入一定比例的灰白色,隔离了颜料原本的光泽,让每种颜色都蒙上一层中性的灰调,中和原本厚重艳丽的颜色,使整个画面相互制约,让视觉达到完美平衡。降低色彩饱和度,其实就是在降低和削减色彩对人情绪的影响,让人们在观看时获得一种情绪上的舒缓和平衡,产生一种冷静感。莫兰迪色之所以倍受世人青睐,不单是因为它温柔雅致,更因为其背后所传达出的最朴素简单的生命力。下面,小飞鱼教大家莫兰迪色的调色技巧。
  1.基础色相
  不同颜料呈现出的颜色,如红、橙、黄、绿,叫作色相。使用基础色相颜料相互叠加就可以产生新的色彩,然后加入大量的白色,能调和出不同色彩倾向的浅灰调色彩。
  2.补色加白调配法
  “补色加白调配法”是调配灰色调色彩的主要方法,比如说黄色加紫色加大量白色,可得到相关的灰调系列色,根据黄色添加量的多少得到暖黄、冷黄、牙黄等黄灰系列色;根据紫色添加量的多少得到淡紫、蓝连等蓝紫灰系列色;再如红色加绿色加白色,当红色的量多一点时,就是红灰系列色;当绿色的量多一点时,就是绿灰系列色等。
  3.同类色加白调配法
  这种方法调和出来的颜色柔和、漂亮,如柠檬黄色、淡黄色和白色,调出来的颜色就非常的温和。
  4.邻近色加白调配法
  在调配灰调颜色的过程中,对白色加入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添加白色过量,就会破坏事物本身的色相,造成画面粉气十足或者颜色干枯脏乱的问题。所以在调配颜色的过程中,千万要注意白色与黑色的添加量,切忌随意乱添加这两种颜色。
  现在,我们试着用莫兰迪色画几只猫咪吧!
  绘画步骤:
  1.用铅笔勾勒外形,注意用笔要轻。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喜爱的猫咪造型。
其他文献
关于预习    声音 1  课前先预习 高分来靠齐  刘文宇,来自重庆的高三学生,预习是她每晚完成作业后的必修课。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最重要的不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有多长,而是效率有多高。拿我的经历来说,课前进行预习就很重要。头一天把有疑问或看不明白的地方标记下来,这样就对第二天的课有所期待。听上去,课前预习有点像作战时的战前侦察,哪儿是明碉,哪儿是暗堡,哪儿是最坚固的地方,哪儿是薄
一、内容要丰富。题材要广泛,不要有框框    有些同学认为:“写日记,就是要检查一天的言行,总结一天的思想。”这话有道理,但不完全对。  一天结束了,回顾一天的生活,看看取得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什么做对了,什么做得不对。把这些记在日记里,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确实有帮助。  但是,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活跃一点:凡是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都可以写;凡是自己做的、玩儿的、吃的,觉得有意思的
这个手电筒由一张纸和含有电池的LED灯组成,当你把纸卷成一个圆柱形,粘有LED灯的部分就会自动凸起,而卷曲纸张的动作同时将电源激活。这时,纸张就变成了一个手电筒。当你把纸张摊开,灯光会自动熄灭。  这款手表的表盘采用木头做成,上面有12个圆孔,透过这些圆孔可以看到里面的圆形表针,其中红色表针代表时针、白色表针代表分针,看起来十分炫酷。  这款名为Bot-handy的智能保姆机器人,有着长长的手臂,
★星成就  拥有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5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星语录  在创新发明的过程中,我收获着失败时的困惑,茅塞顿开时的惊喜,成功时的喜悦。徜徉在这个世界里,我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星档案  姓名:李虎汉  性别:男  ★星故事  小时候,李虎汉就对电子类和机械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常常盯着转动的电风扇看,这一看就不愿意离开,因为他想弄明白电风
3  成百上千的家长学生,都背着小书包像小学生一样到学校来念书了。丑丑不仅当上了一校之长,还招聘了好多中小学生来做老师。另外,他还特地在校门口写上了“热烈欢迎家长学生到我校学习”的欢迎词。你还别说,丑丑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尽管老师们走马灯似地忙碌着,可他却稳住了阵脚。  这天,丑丑一走出校长室,就像灌汤的包子,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他第一次体会到小孩子可以管家长的幸福滋味。  在闭路电视里,丑丑学着
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你们自己动手搭建过机器人吗?怎么,你们都摇头啊,看来搭建过机器人的同学还真的不多呢。我给你们介绍几个搭建机器人的高手好不好?他们可是2007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挑战赛”FVC小学组的全国冠军哦,而且,在2008年4月,他们还将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FVC机器人挑战赛世界锦标赛”。怎么样,你们很羡慕也很好奇吧?在2007年12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到南宁市滨湖
好开心哦!这个暑假,我既要开心地玩耍,也要好好地学习,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做准备。
孙斌勇,1976年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科院数学院“陈景润之星”、中科院“华罗庚首席研究员”,曾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项。2019年,42岁的孙斌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最年轻的院士。  2
嘟嘟:  你好!我发现自己有严重的嫉妒心,并为自己的嫉妒心烦恼着。每当看到别的同学成绩比我好,我就十分嫉妒,甚至影响心情,容易生气。其实我不想嫉妒别人,可是总是改不了,这个问题真难解决,你能帮我吗?  陆川 小薇  小薇:  你好!这样吧,当你发现自己有了嫉妒的心理时,可以做以下两种选择:一种是嫉妒他,然后自己生闷气,甚至坐在地上耍赖,踢腿撒娇抹眼泪(因为比不过人家嘛);另一种是,由嫉妒心生出更
充气电动车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充气电动车。该电动车由轮胎底盘和气囊两部分构成,表面使用了高韧性的材料。未充气的电动车可以直接塞进包里,当你需要使用时,只需从包里拿出来,用气泵充好气,就可以驾驶了。  建筑塑料球  来自德国的Cobiax公司发明了一种可以在施工中代替部分混凝土的塑料球。该塑料球由可再生材料制成。使用时,只需先把塑料球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固定在钢筋框架里;再用钢筋把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