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国内外经济、产业与科技形势不断变化,市场监管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回应性监管、监管沙盒、敏捷监管等理论进展给市场监管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中国初步形成了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功能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格局,监管理念、思路和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未来一段时期,需要结合宏观经济、科技与产业革命、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明确发展环境、公平竞争、发展质量、安全保障、公共利益等方面的监管目标,坚持正确导向,逐步建立以《市场监管法》为龙头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放管
【机 构】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外经济、产业与科技形势不断变化,市场监管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回应性监管、监管沙盒、敏捷监管等理论进展给市场监管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中国初步形成了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功能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格局,监管理念、思路和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未来一段时期,需要结合宏观经济、科技与产业革命、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明确发展环境、公平竞争、发展质量、安全保障、公共利益等方面的监管目标,坚持正确导向,逐步建立以《市场监管法》为龙头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放管结合、宽进严管”的现代监管格局,健全信用监管,优化监管政策体系,探索实施敏捷监管,完善监管国际协作体系,不断提升市场监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疫情期间中国财税扶持政策的类型、内容及其有效性.然后根据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数据(ESIEC),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及工具变量等方法,对疫情冲击下我国财税扶持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生存状况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显示,税收优惠政策和稳岗政策分别使企业正常经营的概率显著提高约4.6和3.9个百分点,而金融支持和租金减免的政策效应不显著.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且进一步分析表明政策效应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本文从持续稳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创新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创造良好营商环
地方财政是地方各级政府行使职权的物质基础,其运行状况影响着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当下地方财政困难呈现出以“三保”支出压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地方金融风险财政化等为典型特征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引入地方财政生态这一新概念来对地方财政困难进行新解释,基于“口径、标准、边界、转移”等元问题的回答,揭示了地方财政生态失衡的演绎逻辑,并从经济、体制、民生、治理等不同视角梳理出地方财政生态失衡现象及其形成机理.最后,研究提出实施地方财政生态失衡修复工程的系统对策建议,寄希望打通堵点、补齐短板、标本兼治,畅通地方财政良性
在“保基本、惠民生”背景下,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现实意义凸显.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诠释财政分权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内在逻辑,然后基于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财政分权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降低了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而对规模效率并无显著影响;相对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程度的提升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会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进而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其次
企业税收不确定性是通过测度企业税收负担的波动,从微观视角考察企业税收风险的度量指标,反映了微观主体在现行税收政策和制度下的纳税遵从成本.本文结合我国营商环境改革的背景,重点研究营商环境优化是否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税收不确定性.以2009-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能够降低企业税收不确定性.此外,本文还重点考察了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时,营商环境对企业税收不确定性的影响效应差异.本研究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制定差异化的税收战略,降低企业税 收不确定性、缓解企业税收风险,同时也为政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