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成立农民夜校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el_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前郭县东三家子乡天德村农民夜校正式开课,四邻八乡的农民学员们聚在一起,共同聆听农业专家讲授备春耕知识,现场为听课农民答疑解惑。农民科技夜校是将松原市农广校原有的每周一期的农民科技知识网络大讲堂进行整合改进后形成的。夜校的授课形式是每周六晚举办一期,每期均邀请松原市农业专家,针对农民朋友关心的问题进行讲解。在夜校授课期间,农民学员随时可以通过网络与专家进行交流互动。
其他文献
近期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新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近日获悉,根据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16处。其中,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中“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一段,增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适应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  人大代表职教谏言  亟需抓紧修订完善职业教育法  王书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基础工程、民生工程。上海市委市政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综合施策,扎实推进。目前,全市共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539人,其中生产经营型4217人、专业技能型3342人、专业服务型2980人。  一、持续夯实职业培训基础  上海市根据自身实际,提出到2020年培育2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农业从业人员持证占比达到70%。为此,
近日,农业农村部向社会推介北京市房山区等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要求充分发挥这些范例在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指导各地交流做法经验、开阔工作思路、落实政策措施、建立推进协调机制、加强公共服务,营造农村创业创新良好氛围。农业农村部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和各类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介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积极推动落实政策措
面对生源急剧减少、普及高中教育的教育形势,如何落实招生计划是摆在庄河农广人面前的一道考题。为了搞好招生工作,推进全市农广教育的发展进程,庄河市农广校采取依靠“政府搭台、中学导演、乡镇职校唱戏”的策略,保证了近几年招生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一、政府搭台  政府搭台就是市农广校通过市教育局以文件的形式下发招生计划,并出台对乡镇中学、乡镇职校的考核奖励办法。每年初,市教育局都要下发一份专门的招生工作文件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民,重点在农业。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新的挑战: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外出人员不愿回乡种地,留守的农民种不好地,农业生产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要解决好“谁来种地”的
编者按:  田间学校作为一种新兴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组织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共同讨论、分享成果。如何更好地建设、运作和管理农民田间学校,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期专题展示各地推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的模式和经验。  寒冬时节的西春岗村,正好到了草莓扣棚后田间管理的关键时节。走进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大棚,嫩绿的草莓叶郁
编者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调整结构,矫正要素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农业本身作为供给侧,亟待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分层次、多类型、常态化的系统工程,涵盖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培育体系和专业资质认证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教育培训体系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本期专题就新常态下专门机构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行
2012年,湖北省农业厅坚持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农业和农村人才、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全省农业科教系统以阳光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培训为抓手,依托各行业、各部门多层次、多途径、多渠道培养扎根乡野的“田秀才、土专家”,为全省粮食“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一、2012年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 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为实施好阳光工程项目,
河北省承德市农广校创建于1981年。30多年来,学校以加强内涵建设为抓手,抢抓机遇,不断拓展教育培训服务领域,从单纯的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发展成一所集普通中专、职业中专、中等技工、多层次成人学历教育、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引进示范推广等多位一体的公益性教育培训和农技推广综合机构,有效地服务了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叫响了农广校品牌,被社会赞誉为小舞台唱大戏的“塞外小黄埔”,成为当地农
每天可生长三英寸(7.62厘,米),可以长到七英尺(2.13米)以上,让农作物无“立足之地”,而且非常坚韧,甚至足以损坏收割机。  很难想象竟会有如此“强大”的野草!自2000年在美国德拉华州大豆田中发现第一种抗除草剂野草,现已在22个州发现10种此类野草,分布在几百万英亩的大豆、棉花和玉米田里。其中最顽强的一种就是具有上述特点的名为“猪草”的野草。  《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农民正面临着超级野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