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

来源 :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根据Lakoff和Johnson倡导的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 ,提出了语言的体验观 ,这是对语言众多性质的一个补充。语言体验观与国外很多学者的基本观点相符 ,为解释语言来源于实践进一步提供了证据 ,是对语言天赋说、自治观的一个反驳。本文主要讨论国外知名学者有关语言体验性的观点 ,以及概念化和词汇化的体验性
其他文献
高水平人才的发展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作为国家未来各行业领军人物的潜在群体,研究型大学中优秀本科生的发展近些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珠峰计划”、“卓越工程
<正> 引言 移情(empathy)在语用学上指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它既有语用一语言的问题,也有社会一语用问题,涉及说话人如何刻意对听话人吐露心声、表达
本研究采用盆栽和水培试验的方法,分别以小麦、玉米和水稻为供试作物,通过控制土壤或水培营养液中铜和硫水平,分别探讨了铜胁迫下硫素对作物叶片中MDA含量、SPAD值、植物生物量
苯系污染物(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是环境中重点优先监测的致癌污染物。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水环境中苯系污染物的分析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
比喻是汉语中最常用的修辞格之一,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修辞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越南学生的作文调查发现,越南学生在习得汉语比喻修辞格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偏误。比喻结
课堂评价作为一种典型的形成性评价,与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当前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却备受冷落。本次国际研讨会从课堂评价、课程标准与外部考试一致性;课堂
学习动机是制约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之一 ,长期以来受到外语学习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中Gardner等人的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 ,是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主导模式。 1 990年
一词多义现象是不少学者怀疑、误解索氏符号理论的诱因之一。本文通过对索氏符号理论的进一步阐释,对多义化的历时探索以及对多义化的认知解析,认为一词多义与索氏符号理论并
介绍了对北京市居民生活热水市场调查概况,分析了燃气热水器在北京地区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燃气热水器发展的原因,对燃气热水器与电热水器进行了经济比较,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