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声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uytrewq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小说,一开始就会让你安静下来,比如《外出偷马》。叙述者一开头先描述,有一只山雀在撞击窗户,然后说他现在住的小屋,位于挪威最东边,门口有湖,有河,他在河里抓过几条鱼,有一条狗陪着他,早上起来他听收音机,听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作者写:“当我听新闻的时候,那种感觉跟以往不一样了。它不再像从前那样影响我对世界的看法,这或许是新闻出了问题,也或许是主播出了问题,又或许是信息过剩了。”那些新闻都是国际新闻,跟挪威没什么关系。其实,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在北欧的一个小国里,住在森林边上,本地就没什么新闻,平安无事,只有大国才天天吵吵闹闹。《外出偷马》的叙述者六十多岁,他开始回忆1948年的一桩往事。
  还有一部小说,英国作家蒂姆·帕克斯写的,《克里弗》,书名就是主人公的名字。他是个记者、纪录片制片人。忽然有一天,他决定离开工作,离开家,跑到阿尔卑斯山上去,到意大利的南蒂罗尔去歇会儿。他干吗去呢?他想找到寂静。可到了山上,他還是能听到风声,听到血液流动的声音,外界的确安静了,可他脑海中各种思绪喋喋不休。其实当我们安静不下来的时候,噪声不一定来自外界,很大一部分噪声是在我们的脑海中产生的——躁动不安的思绪,自言自语,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的意识。内心世界会产生噪声。
  寂静和声音常常是相对的,但有些声音会让你觉得安静。1920年的一天,法国音乐家萨蒂和他的一位画家朋友在巴黎某饭馆吃饭,两人想亲切交谈一番,可餐厅里有一支管弦乐队驻场表演。这顿午饭吃到半截,就被吵闹的音乐给搅散了。过了些天,萨蒂给这位画家朋友写信:“我认为需要创造一种功能性音乐,它是背景声的一部分但又不会太引人注意,它悦耳动听,给噪声这把匕首装上一个鞘,但又不会突出自己,还能调解尴尬的沉默。”萨蒂说干就干,很快就写了一首“功能性音乐”,有动听的旋律,不断变奏,不断重复。这首曲子在剧院的中场休息时演奏,萨蒂称之为“音乐壁纸”。他发现,音乐会让剧场里的人较为安静,说话的人少了,大家都听得到音乐,但又不是在听音乐,这正是他要达到的效果。我不知道萨蒂哪首曲子是功能性音乐,萨蒂所有的作品好像都有这种功效,听起来让人安静。
  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是当时世界上最喧闹的城市,其中第六大道及三十四街的路口噪声最为严重。声音都来自哪里?汽车在街上轰鸣,一栋栋摩天大楼正在建设,到处都在修地铁,商铺都用扩音器给自己的产品做广告,甚至有飞机悬挂着宣传标语低空飞行。纽约清除城市噪声的第一步,就是取缔露天市场的麦克风,不许用麦克风招揽客人。而后,报童、流动的小商贩都受到限制。当时就有人研究噪声对工作的影响:打字员在嘈杂环境下会多出百分之七的错误,每天会多消耗百分之十九的卡路里。但城市里的噪声是消除不了的,人们的生活节奏会跟着城市噪声加快,然后渐渐能忍受噪声。到现在,许多城市都比当年的纽约要吵闹——孟买、内罗毕、里约热内卢、北京。噪声简直就是城市发展的奏鸣曲。雾霾和大气污染是我们能看到的现代生活的标记,噪声是我们能听到的现代生活的隐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总会有逃离的欲望。
  1869年,有一位美国的自然学者去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玩耍了一番,他看到很美的自然景色,也看到了很多游客。在日记中,这位学者说,游客们来到公园,就知道抓鱼嬉戏,他们面对大自然为什么不能“虔诚地静默”?为什么不能倾听一下鸟鸣风声呢?如果这位学者到今天的游览胜地转转,他可能更受不了川流不息的人群,还有人群发出的噪声,还有人群不停拍照。我们对他人发出的噪声更为敏感,我们能够关掉自己发出的声音,比如将手机调成静音等,但我们没法掌控别人声音的“开关”,这种无法掌控的感觉,让我们更焦虑、更烦躁。
  你聆听过黄昏时的寂静,或者风雨过后的那种寂静吗?夜晚的乡村小路的寂静,聚会时忽然的沉寂,还有关上门独守空屋时的安静。如果你仔细听,这些时刻都非常美,寂静散发出一种魅力,要我们去听。很多时候,我们享受不了寂静,我们要对付各式各样的噪声:早上的车流、喇叭,城市建设发出的巨大噪声,商场里滥用的音乐,电梯里说话的男人,装修的噪声,练钢琴的邻居,看电视的邻居,喧闹的人群。或许我们习惯了吵闹的综艺节目,喜欢看辩论表演,觉得那种要赢得观众、要战胜对方的辩论赛特别来劲。要是过度关注社交媒体和新闻,你就会发现一个更吵闹的世界。到底什么是真相?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到底谁能说服谁?或者谁又骂了谁?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和我们的内心世界可能都嘈杂了一点儿,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说,我要静下心来读一会儿书,或者,读一本书让我们安静下来。
  可惜,读小说,看电影,就是接收信息,不知道你是否有时候也会觉得书上的文字太吵闹了,或者电影太吵闹了?我说一下我的体验。以前我读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总是读不下去,那种感觉就是觉得书中的文字,好像音量太大了些,叙述者在控诉,在长篇大论地说话。不是说他们说的不对,就是觉得有点儿吵。还有看电影,姜文的《邪不压正》和《一步之遥》,话密,特别聒噪,导演肯定有一个特别强大的自我,才会显得这么聒噪。
  这完全是我的个人感受。每一个发言者,每一个表达者,都在发出声音,在别人听来,很可能就是嗓门儿太高了。据说巴西有一个城市叫萨尔瓦多,那里的天主教教堂和基督教教堂争夺信众,教堂大门永远敞开,布道和圣歌都用大喇叭向外播放,有神职人员布道,然后还有“传道DJ”播放音乐,用音乐来进行这场灵魂的争夺战。
  有一位心理学家,写了一篇文章,《每一个自我都太聒噪了》。文章中说,人们应该关注安静自我的培养,这不是完全沉默的自我,而是让那个不耐烦的自我安静下来。安静自我包含四要素:疏离意识、包容性人格、观点选择,以及成长式思维。第一,疏离意识:拥有安静自我的人,对当下的关注是疏离的、冷静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利弊得失,又不是时刻处于提防别人的状态。他会反复审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会做出调整。第二,包容性人格:能更平衡地看待自身和他人,能理解他人,能对普遍意义上的人性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第三,观点的选择:考虑他人观点的时候,能有同情心和共情能力,能意识到个人与他人的相互依存。第四,成长式思维:拥有安静自我的人会把此时此刻看作人生旅途的一部分,以成长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交织的。其实,这个安静自我四要素,也是阅读需要的品质,既关注书中内容,又能审视地看待、包容地对待他人,因为读书是帮助我们打开眼界的,不是为了印证已有的成见。要有同情心和共情能力,读小说的时候最需要共情能力,能对人性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然后还要有成长性思维。
  心理学家还提出了一个安静自我的测试表,给你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你做事时总能保持专注吗?你觉得你和所有生物之间都有某种联系吗?和猫狗、树木、花鸟?你觉得你和陌生人之间也有某种联系吗?和不同种族的人之间呢?对别人不满时,你会站在他的立场上思考一会儿吗?你觉得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改变并且成长的过程吗?你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已经进步了很多吗?
  有一个美国的录音师叫戈登·汉普顿,他有一个项目叫“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个项目开始于2005年,他找到华盛顿州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一块石头,要记录并维护这块石头周围的寂静。他将这个故事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书中说:“寂静并不是指某样事物不存在,而是指万物都存在的情况。它就像时间一样,不受干扰地存在着,我们只要敞开胸怀就能感受得到。寂静滋养我们的本质、人类的本质,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等我们的心灵变得更乐于接纳事物,耳朵变得更加敏锐后,我们不只会更善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也更容易倾听彼此的心声。寂静就像炭火的余烬般能够传播。”他是想把寂静传播出去的人。其实,要想维护大自然中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可能意味着周围一百平方公里都不能发出噪声。
  我们能享受安静的生活吗?我们的自我能更安静一点儿吗?我现在正在说话,这就够吵的了。读书能让我们安静;反过来,如果我们有一个安静的自我,阅读也会变得更容易一些,我们会更有耐心,做什么事都会更从容一些。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状态。
  (平林月摘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文学体验三十讲》)
其他文献
大概除语言学者之外,一般学者学外语本算不上学术,不宜放到学术回顾中来谈。但对我们这一代早年不得不失学的学人来说,学外语却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一代人中有思想力的人不少(他们一下被抛到社会底层,也不能不逼着对许多问题进行思考),但其中很多人却被外语所拖累,不能报考大学或研究生而难以得到专事学术研究的环境,而一些终于进了大学之门的人,又往往还要继续艰难地补课,把相当一部分本可用于思考和研究的时间和精力
明月将上   微露银光   看哪,一轮满月   已经在空中浮荡   这想必是   上帝在   用一把神妙的银勺   捞星星熬的鱼汤  (司空摘自四川人民出版社《穿褲子的云》)
一塊新近被流水冲出的大石躺在宜人的树林边,置身于各色花草中。树林下方是一条石子路,上面堆积着大量的石子。  大石看着下方成堆的石子,动了滚下去的念头。它暗想:我在这里与这些花草为伍,有什么意思?我要去和姐妹们结伴生活。于是,它滚动起来,迅速落至所热望的同伴中间。  可是,它在石子路上没待多久,便发现不断往来的车轮、马匹的铁蹄,以及行人的脚步一会儿将它碾过,一会儿把它践踏,令它不胜痛苦。虽然有时覆盖
那时我在小镇念书,读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是落户在镇上的上海女知青,教数学,四十岁不到。她脾气不太好,经常骂学生,骂得不解气的时候,便举起手掌或教鞭,劈头盖脑一顿打。班上的小孩子,谁都吃过她的“生活”,谁都会说两句上海话,“侬哪能噶戆额啦!”“侬只黄鱼脑子!”  彼时,在小镇家长的意识中,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是任凭处置的。小孩子嘛,不打不成器。家长们甚至可能觉得,老师骂得越凶,打得越狠,越是说明负责任。
公安局长当“保镖”    青岛,这颗美丽的“黄海明珠”,这座独具魅力的海滨城市,一直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然而,就在这个温柔海风轻抚的半岛上,也掩藏着种种罪恶。  在一家住着国际大赛运动员的假日酒店,冲进一伙手持砍刀、棍棒的黑恶组织人员,见人就砍,见东西就砸。一番大发淫威之后,不法分子扬长而去……  在一次公安干警抓捕犯罪团伙过程中,一辆载着不法分子逃亡的车,左冲右突,接连撞毁多辆警车。而驾驶该车
【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由于汉字笔画复杂、结构繁杂等基本特点,其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汉字研究主要集中于汉字的本体研究,对于偏误现象的研究,大多为形声字偏误研究、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现象、偏误语段等。本文以泰国初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为例,试对初中级阶段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在汉字书写中成系统性出现的、半包围结构汉字书写偏误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浅析造成系统性偏误的原因,并
小时候被大人教导“给食”的原则:“不是不给你吃,也不是舍不得钱,是怕你吃坏了。”所以经常要限着吃巧克力,限着吃螃蟹,限着吃橘子,限着吃鱼子。但后来略大一点点,发现所有限食的东西竟都是非稀即贵的,真是奇怪啊,不知道是因为容易吃坏店家才故意卖得贵,以限制人吃,还是因为店家卖得贵,大人才骗说容易吃坏。长大了才发现,原来店家没有那么多公益心肠,大人也并不都为小孩着想,明明是上帝造物公平,容易坏事的,就造得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希望能够快乐学习,成名趁早。但是,我不得不说,学习只有先苦后甜,成名千万要晚,成大事无捷径,快乐学习是扯淡。  揠苗助长伤身心   举两个我朋友的例子。   女书法家许静跟我说,她九岁的时候有一次去西安玩。大家知道,西安是古都,有碑林。許静看到《多宝塔碑》,呱唧就吐了,吐在自己衣服上,没吐在碑上。“为什么会吐?”我就问许静。许静说:“我从四岁开始练书法,我爸逼着我每天都要
以前我们如果喜欢一本书、一首乐曲、一个演员,总要说出些理由来,你要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说出个一二三四,才能令从信服。现在简单多了,基本上“我喜欢”三个字就已经足够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变得这么重要了呢?  这并不是坏事。“我愿意”变得如此重要,其中包含着对个人的尊重;而对个人的尊重,则是个人解放的前提,是打破旧有等级体系的力量,是民主化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又会让我们困惑:无
黃金与贪欲  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侵略者西斯科·皮萨罗与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在秘鲁高原卡哈马卡相遇。皮萨罗只带了168名西班牙士兵。印加帝国的皇帝带着八万之众,他听闻这些士兵军容不整,完全是乌合之众,于是毫无防备地与这些西班牙人欣然会面,允许他们站在距离自己很近的地方交谈。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些西班牙人装备着远比自己部队先进的钢制盔甲、刀剑和火器。战争开始后,皇帝顷刻被皮萨罗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