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及其分布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8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交会图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地质综合法等对苏北盆地低阻油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识别,以油砂体为最小作图单元,并突出构造的影响,对苏北盆地低阻油层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北盆地低阻油层主要集中于高邮凹陷的沙瓦构造带和金湖凹陷的卞东油田和闵桥油田中的阜三段,尤其是集中在E1f2^1-3-E1f3^1-6层。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层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的席状砂微相及正韵律的上部和反韵律下部的薄层砂之中。根据此方法识别出苏北盆地新的含油层,扩大了含油层的厚度及面积,增加了原油产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为了认识沉积充填与大面积成藏的关系,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的物源体系和砂体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溪-太原期的陆表海阶段物源供
金湖凹陷闵桥构造阜宁组烃源岩中发育玄武岩,并且形成了玄武岩一烃源岩组合体。对阜宁组烃源岩中的微量元素系统分析发现,在生油门限深度附近,玄武岩被周围烃源岩有机质形成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