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伦理教学探索与实践

来源 :科教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强调伦理的作用,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中设定专门的工程伦理教育审核机制,是一项具有开拓性质的工作。文中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融入度不足与实践案例缺乏等问题,积极探索完善适合电气工程本科阶段的工程伦理的相关课程,增强新时代新工科人才的工程责任意识,为防止在工程上出现重大的工程事故提供保障。借鉴相关工程类专业工程伦理教育案例,提出相应的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以及相应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符合当前工程教育发展要求以及新形式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先进性和创新
其他文献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是学生后续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工作的坚实基础和重要铺垫。该文针对“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以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为导向,将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相关考点融入“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此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基础。
该文依据《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意见,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存在的教学资源的单一性、学生主体的表面性、教师评价的无效性、家庭教育的缺失性、教师培训的形式化等问题,提出了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路径,即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掌握多元评价方式、增加评价的有效性,促进家校密切合作、增强沟通
摘 要:我国农业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但从目前的国际情况来讲,粮食安全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农作物的整体产量与群众的生活水平紧密相连,并且与保持我国经济及生活水平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息息相关,因此需要通过不断地投入研究,对农作物栽培技术进行提高发展,从根本上保障农作物的整体产量,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及综合国力。针对农作物栽培技术及其高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参考建
摘 要:通过浅埋滴灌种植方式下追肥减量试验,探索适合当地的浅埋滴灌应用条件下玉米最佳追施数量,为追肥合理施用提供技术依据,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关键词:绿色农业;追肥减量;产量;影响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02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发展绿色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着力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