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氧化还原 易错点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理论在历年高考均有大笔墨考查,2011年应会保持高考稳定性继续重点考查。学生要注意考纲新增掌握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相关计算。
例题精析
例1 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0.09mol的硫酸被还原
B.有0.045mol的硫酸被还原
C.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
D.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少于2.88g
[错解] 根据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加热CuSO4+SO2↑+2H2O,由于反应中铜过量,因此浓硫酸完全反应,即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9mol,被还原的硫酸只占参与反应的硫酸的1/2,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为0.09mol/2×64g/mol=2.88g.选B、C。
[错因] 忽视了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将逐渐减小,氧化性减弱并消失。当硫酸消耗到一定程度时,浓硫酸转化为稀硫酸,此时反应停止。
[正解] 强氧化性是浓硫酸的特性。随着反应进行,硫酸变稀,氧化性变弱或消失,反应停止。因此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一定少于0.09mol,被还原的硫酸一定少于0.045mol,同样,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也一定少于2.88g。因此正确答案为D。
例2 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Fe2++2H2OFe(OH)2 + 2H+若往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A.绿色变深______ B.变得更浅
C.变黄绿色D.不变
[错解] 选A。由于硝酸亚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当往该溶液中加入盐酸时,促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使得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增大。因此溶液的浅绿色加深。
[错因] 忽视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强氧化性,使得在加入盐酸时,亚铁离子被氧化。
[正解] 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显强氧化性。当往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盐酸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因此溶液呈黄绿色。故选C。
例3 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F2(气体)跟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下列中的()
A.H2B.HF
C.OF2D.O2
[错解] 选D。由于F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当F2与氢氧化钠作用,可以看作F2先与水作用,然后产物HF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HF+NaOH=NaF+H2O,综合考虑两个反应,得到产物为NaF、H2O、O2。故选D。
[错因] 未注意加热条件,简单迁移F2与水反应知识,且未注意F2与NaOH的物质的量。
[正解] 据题意,反应过程中F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已知反应产物有NaF、H2O。由质量守恒定律,立即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F2+2NaOH=2NaF+2H2O+OF2↑。选C。
例4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A.0.1mol B.0.2mol
C.0.3molD.0.4mol
[错解] 选B。电解后加入0.1mol Cu(OH)2,恰好恢复到电解前,而0.1mol Cu(OH)2中含0.1molCu 2+,即反应过程中有0.1molCu2+被还原,因此电解过程中共有0.2mol电子转移。
[错因] 对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没有深入掌握,且忽略了题中加入的物质為Cu(OH)2。
[正解] 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
2CuSO4+2H2O电解2Cu+2H2SO4+O2↑
从上述方程式可以看出,电解前后只有铜和氧改变,电解后加入CuO就可以使溶液恢复原来状态。但本题提示加入Cu(OH)2后溶液恢复原来状态,说明不仅硫酸铜被电解,还有水被电解(因为硫酸铜被电解完全)。0.1molCu(OH)2可以看作是0.1molCuO和0.1mol H2O,因此电解过程中有0.1mol硫酸铜和0.1mol水被电解。正确选项为D。
例5 在KClO3+6HCl=KCl+3Cl2+3H2O反应中,当生成0.5molCl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6∶1B.5∶1
C.1∶3D.1∶5
[错解] 由于反应过程中KClO3得到6个电子被还原,而HCl失去一个电子被氧化,因此,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选A;或者由于反应过程中KClO3得到电子还原为KCl(还原产物),而HCl失去电子被氧化为Cl2(氧化产物),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到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选C。
[错因] 不明确反应实质,违背氧化还原反应中同种元素化合价变化“只靠近不交叉”。
[正解] 该反应为归中反应,反应机理为:KClO3中Cl得到5个电子转化为Cl2(被还原),HCl中Cl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Cl2(被氧化),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Cl2,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数和还原剂失去电子数之比,即5∶1,选B。
例6 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RO3n-+ 6I- + 6H+R- + 3I2 + 3H2O
(1) 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2)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错解](1)6-n (2)5
[错因] 未注意到RO3n-带电核,而只注意到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事实;求出R的化合价为+5后,认为+5价为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从而推断最外层电子数为5。
[正解](1)据离子反应电核守恒思想,推断反应前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1(因为反应后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1)。又因为I-与H+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之和为0,因此RO3n-所带电核数为-1,因此n=1。于是可以推断RO3n-中R的化合价为+5;(2)由于R-只带一个单位负电核,说明R原子只能得到一个电子。因此R最外层电子数为7。正确答案:(1)+5 (2)7。
例7 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多少?
[错解] 由于2Br- + Cl2=Br2 + 2Cl-,根据题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的体积为0.224L。
[错因] 忽略离子还原性强弱(Fe2+>Br-)。
[正解] 由于Fe2+还原性比Br-强,因此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因此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应该是:Fe2+先被完全氧化,然后Br-再被氧化50%。所以消耗的氯气的体积为0.448L。
例8 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
A.0.15mol/LB.0.225mol/L
C.0.35mol/LD.0.45mol/L
[错解] A
[错因] 由3Cu + 8HNO3=3Cu(NO3)2+ 2NO ↑+ 4H2O,题目中给出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因此,参与反应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15mol,因此答案为A。解题时忽略溶液中仍然存在H+,在该条件下,生成的Cu(NO3)2中的硝酸根离子要和铜继续反应。
[正解] 根据
3Cu + 8H+ + 2NO-33Cu2+ +2NO↑ +4H2O
3823
0.030.060.042
x=3×0.06/8=0.0225mol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mol/L。
例9 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成分,将30g合金完全溶于80ml13.5mol/L的浓硝酸中,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6.72L气体(标况),并测得溶液中H+浓度是1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80ml,求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错解] 假设银的质量分数为x,则:
Ag + 2HNO3=AgNO3+NO2↑ +H2O
30x/108 60x/10830x/108
Cu30(1-x)/64+4HNO3120(1-x)/64=Cu(NO3)260(1-x)/64
+2NO2↑ +2H2O
根据气体体积关系有:30x/108 + 60(1-x)/64=0.3,解得x,
或根据HNO3量的关系有:60x/108 +120(1-x)/64=0.08(13.5-1),解得x。
[错因] 没有考虑到硝酸浓度的变化。
[正解] 假设铜、银的物质的量依次为X、Y,则有64X+108Y=30(固体质量关系),
另有2X+Y+0.3=0.08(13.5-1)(硝酸中N的守恒),从而得到X=0.1mol,即银的质量为23.6g,质量分数为78.7%。
针对训练
1.(2010重庆调研)做实验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黑斑很久才能消除,用草酸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C2O42-+H+→CO2↑+Mn2++ 。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2O42-
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
D.配平该反应后,H+的系数是8
2.(改编题)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会发生变化
D. 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3.(2010南京模拟)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3Fe3O4+28HNO39Fe(NO3)x+NO↑+14H2O。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Fe(NO3)x中的x为2
B.反应中每生成0.2mol还原产物,就有0.6mol电子转移
C.稀HNO3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磁性氧化铁中的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4.(2010扬州调研)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形式存在,我国锑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2S3+3O2+6Fe=Sb4O6+6FeS②Sb4O6+6C=4Sb+6CO。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 FeS时,共转移6mo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5.(2010山东二模)一定体积0.01mol/L的稀硝酸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铁、铝混合物,已知两种金属均被氧化为最高价态,还原产物只有NO。若用0.01mol/L的NaOH溶液溶解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当反应完全时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稀硝酸溶液的1/5,则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3B.1∶3
C.1∶4D.5∶3
6.用铁酸钠(Na2FeO4)中Fe(+6价)具有强氧化性,对来自河湖的淡水进行消毒,它的还原产物Fe3+水解产生的Fe(OH)3胶体,可使水中悬浮物凝聚沉淀,是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铁酸钠可用氢氧化铁和次氯酸钠在碱性介质中反应得到,请配平下面离子方程式。
( )Fe(OH)3+( )ClO-+( )OH-( )FeO42-+( )Cl-+( )H2O
7.(2010浙江调研)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若反应中生成0.2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个。
(3)NF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但一旦NF3在空气中泄漏,还是易于发现。你判断该气体泄漏时的现象是 。
(4)一旦NF3泄漏,可以用NaOH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其产物除NaNO2、NaF、H2O外,还肯定有(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1.A 2.D 3.B 4.B 5.C
6.2 3 4 2 3 5
7.(1)1∶2
(2)3 NF3 + 5 H2O =2 NO + HNO3 + 9 HF0.4NA或2.408×1023
(3)产生红棕色气体、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白雾(写出1个即得分)
(4)NaNO3
作者简介:何长涛,高级教師,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化学教研组长,辽宁省化学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曾获辽宁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责任编辑 任占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理论在历年高考均有大笔墨考查,2011年应会保持高考稳定性继续重点考查。学生要注意考纲新增掌握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相关计算。
例题精析
例1 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0.09mol的硫酸被还原
B.有0.045mol的硫酸被还原
C.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
D.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少于2.88g
[错解] 根据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加热CuSO4+SO2↑+2H2O,由于反应中铜过量,因此浓硫酸完全反应,即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9mol,被还原的硫酸只占参与反应的硫酸的1/2,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为0.09mol/2×64g/mol=2.88g.选B、C。
[错因] 忽视了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将逐渐减小,氧化性减弱并消失。当硫酸消耗到一定程度时,浓硫酸转化为稀硫酸,此时反应停止。
[正解] 强氧化性是浓硫酸的特性。随着反应进行,硫酸变稀,氧化性变弱或消失,反应停止。因此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一定少于0.09mol,被还原的硫酸一定少于0.045mol,同样,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也一定少于2.88g。因此正确答案为D。
例2 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Fe2++2H2OFe(OH)2 + 2H+若往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A.绿色变深______ B.变得更浅
C.变黄绿色D.不变
[错解] 选A。由于硝酸亚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当往该溶液中加入盐酸时,促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使得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增大。因此溶液的浅绿色加深。
[错因] 忽视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强氧化性,使得在加入盐酸时,亚铁离子被氧化。
[正解] 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显强氧化性。当往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盐酸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因此溶液呈黄绿色。故选C。
例3 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F2(气体)跟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下列中的()
A.H2B.HF
C.OF2D.O2
[错解] 选D。由于F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当F2与氢氧化钠作用,可以看作F2先与水作用,然后产物HF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HF+NaOH=NaF+H2O,综合考虑两个反应,得到产物为NaF、H2O、O2。故选D。
[错因] 未注意加热条件,简单迁移F2与水反应知识,且未注意F2与NaOH的物质的量。
[正解] 据题意,反应过程中F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已知反应产物有NaF、H2O。由质量守恒定律,立即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F2+2NaOH=2NaF+2H2O+OF2↑。选C。
例4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A.0.1mol B.0.2mol
C.0.3molD.0.4mol
[错解] 选B。电解后加入0.1mol Cu(OH)2,恰好恢复到电解前,而0.1mol Cu(OH)2中含0.1molCu 2+,即反应过程中有0.1molCu2+被还原,因此电解过程中共有0.2mol电子转移。
[错因] 对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没有深入掌握,且忽略了题中加入的物质為Cu(OH)2。
[正解] 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
2CuSO4+2H2O电解2Cu+2H2SO4+O2↑
从上述方程式可以看出,电解前后只有铜和氧改变,电解后加入CuO就可以使溶液恢复原来状态。但本题提示加入Cu(OH)2后溶液恢复原来状态,说明不仅硫酸铜被电解,还有水被电解(因为硫酸铜被电解完全)。0.1molCu(OH)2可以看作是0.1molCuO和0.1mol H2O,因此电解过程中有0.1mol硫酸铜和0.1mol水被电解。正确选项为D。
例5 在KClO3+6HCl=KCl+3Cl2+3H2O反应中,当生成0.5molCl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6∶1B.5∶1
C.1∶3D.1∶5
[错解] 由于反应过程中KClO3得到6个电子被还原,而HCl失去一个电子被氧化,因此,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选A;或者由于反应过程中KClO3得到电子还原为KCl(还原产物),而HCl失去电子被氧化为Cl2(氧化产物),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到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选C。
[错因] 不明确反应实质,违背氧化还原反应中同种元素化合价变化“只靠近不交叉”。
[正解] 该反应为归中反应,反应机理为:KClO3中Cl得到5个电子转化为Cl2(被还原),HCl中Cl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Cl2(被氧化),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Cl2,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数和还原剂失去电子数之比,即5∶1,选B。
例6 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RO3n-+ 6I- + 6H+R- + 3I2 + 3H2O
(1) 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2)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错解](1)6-n (2)5
[错因] 未注意到RO3n-带电核,而只注意到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事实;求出R的化合价为+5后,认为+5价为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从而推断最外层电子数为5。
[正解](1)据离子反应电核守恒思想,推断反应前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1(因为反应后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1)。又因为I-与H+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之和为0,因此RO3n-所带电核数为-1,因此n=1。于是可以推断RO3n-中R的化合价为+5;(2)由于R-只带一个单位负电核,说明R原子只能得到一个电子。因此R最外层电子数为7。正确答案:(1)+5 (2)7。
例7 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多少?
[错解] 由于2Br- + Cl2=Br2 + 2Cl-,根据题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的体积为0.224L。
[错因] 忽略离子还原性强弱(Fe2+>Br-)。
[正解] 由于Fe2+还原性比Br-强,因此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因此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应该是:Fe2+先被完全氧化,然后Br-再被氧化50%。所以消耗的氯气的体积为0.448L。
例8 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
A.0.15mol/LB.0.225mol/L
C.0.35mol/LD.0.45mol/L
[错解] A
[错因] 由3Cu + 8HNO3=3Cu(NO3)2+ 2NO ↑+ 4H2O,题目中给出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因此,参与反应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15mol,因此答案为A。解题时忽略溶液中仍然存在H+,在该条件下,生成的Cu(NO3)2中的硝酸根离子要和铜继续反应。
[正解] 根据
3Cu + 8H+ + 2NO-33Cu2+ +2NO↑ +4H2O
3823
0.030.060.042
x=3×0.06/8=0.0225mol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mol/L。
例9 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成分,将30g合金完全溶于80ml13.5mol/L的浓硝酸中,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6.72L气体(标况),并测得溶液中H+浓度是1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80ml,求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错解] 假设银的质量分数为x,则:
Ag + 2HNO3=AgNO3+NO2↑ +H2O
30x/108 60x/10830x/108
Cu30(1-x)/64+4HNO3120(1-x)/64=Cu(NO3)260(1-x)/64
+2NO2↑ +2H2O
根据气体体积关系有:30x/108 + 60(1-x)/64=0.3,解得x,
或根据HNO3量的关系有:60x/108 +120(1-x)/64=0.08(13.5-1),解得x。
[错因] 没有考虑到硝酸浓度的变化。
[正解] 假设铜、银的物质的量依次为X、Y,则有64X+108Y=30(固体质量关系),
另有2X+Y+0.3=0.08(13.5-1)(硝酸中N的守恒),从而得到X=0.1mol,即银的质量为23.6g,质量分数为78.7%。
针对训练
1.(2010重庆调研)做实验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黑斑很久才能消除,用草酸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C2O42-+H+→CO2↑+Mn2++ 。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2O42-
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
D.配平该反应后,H+的系数是8
2.(改编题)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会发生变化
D. 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3.(2010南京模拟)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3Fe3O4+28HNO39Fe(NO3)x+NO↑+14H2O。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Fe(NO3)x中的x为2
B.反应中每生成0.2mol还原产物,就有0.6mol电子转移
C.稀HNO3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磁性氧化铁中的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4.(2010扬州调研)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形式存在,我国锑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2S3+3O2+6Fe=Sb4O6+6FeS②Sb4O6+6C=4Sb+6CO。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 FeS时,共转移6mo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5.(2010山东二模)一定体积0.01mol/L的稀硝酸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铁、铝混合物,已知两种金属均被氧化为最高价态,还原产物只有NO。若用0.01mol/L的NaOH溶液溶解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当反应完全时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稀硝酸溶液的1/5,则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3B.1∶3
C.1∶4D.5∶3
6.用铁酸钠(Na2FeO4)中Fe(+6价)具有强氧化性,对来自河湖的淡水进行消毒,它的还原产物Fe3+水解产生的Fe(OH)3胶体,可使水中悬浮物凝聚沉淀,是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铁酸钠可用氢氧化铁和次氯酸钠在碱性介质中反应得到,请配平下面离子方程式。
( )Fe(OH)3+( )ClO-+( )OH-( )FeO42-+( )Cl-+( )H2O
7.(2010浙江调研)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若反应中生成0.2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个。
(3)NF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但一旦NF3在空气中泄漏,还是易于发现。你判断该气体泄漏时的现象是 。
(4)一旦NF3泄漏,可以用NaOH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其产物除NaNO2、NaF、H2O外,还肯定有(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1.A 2.D 3.B 4.B 5.C
6.2 3 4 2 3 5
7.(1)1∶2
(2)3 NF3 + 5 H2O =2 NO + HNO3 + 9 HF0.4NA或2.408×1023
(3)产生红棕色气体、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白雾(写出1个即得分)
(4)NaNO3
作者简介:何长涛,高级教師,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化学教研组长,辽宁省化学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曾获辽宁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责任编辑 任占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