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封杀,李捷说:“我只是太超前了。”然而,摆在任何一个商人面前的理性课题却是:梦想离现实有多远?
“我要天上的星星、月亮,你能给我摘下来吗?”相信许多号称“无所不能”的丈夫、父母,在面对情人、孩子们这种撒娇般的“非分”要求时,也会变得一筹莫展。可如果这时你能把一张由“月球大使馆”签发的月球土地证书放到他们的掌心,并告诉他们:“亲爱的,这就是你要的月亮,我现在将它交给你。”那将是一件多么浪漫和美妙的事情!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偏偏就有这样一个人,声称自己是月亮的主人,并公然叫卖“月球土地所有权”。
月球村CEO
2005年10月7日,一位爆料人打进北京某报社的热线,声称他所在的写字楼冒出了一个月球大使馆。次日,当大批记者蜂拥而至时,那里正在进行一场热烈的招聘。李捷从忙碌状态中抬起头来,面对记者,满脸惊疑,第一次闯入了公众的视野。
10月19日,“月球村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李捷自称是“月球大使馆”中华区大使,当即送给到场记者每人一英亩“月球土地”,并宣布买卖开盘,每英亩的价格为人民币298元。
10月28日,新闻发布会之后的第十天,工商局在“月球村公司”进行搜查时,在李捷讲述自己的月球土地理论之后,一直将李捷视为“骗子”和“神经有问题”的执法人员最后竟转变了看法:“等你这事完了之后,我也买一块!”
不久之后,李捷就再也欣喜不起来了。北京市工商局认为,月球村公司销售月球土地的行为涉嫌投机倒把。
抗 争
对于北京市工商局的行为,李捷显然很不服气,于2005年11月14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最近一次开庭,李捷拿出一本小学课本,指着课文《小狐狸卖空气》说:“很早,空气就可以售卖。”他的言下之意是,空气都可以卖,更何况土地,即使这土地是在月球。现场一阵哄笑,有人说:“疯子,他居然用童话来做证据。”
一年之后的2006年10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驳回李捷的上诉。判决称:中国于1983年底加入《外层空间条约》规定,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和利益,任何国家均不能对月球主张所有权,不得在月球上设定所有权,因而月球土地不可能成为被买卖的标的物,不能成为商品,为个人占有或者牟利。
“我只是太超前了。”李捷辩解说,《外层空间条约》并未规定“个人”不得拥有月球土地,因此他以个人名义销售月球土地,是“法无禁止即可为”。
为此,李捷与工商局较上了劲,前后多次起诉。第一次是告工商局非法扣押财物。第二次是工商局以“涉嫌投机倒把名义”给予吊销营业执照处罚,得到的结果却总是驳回上诉。除了这两次,还有一些零碎的起诉,法院根本没有立案。
疯子?骗子?
李捷今年42岁,一副眼镜斯文地架在鼻梁上。在公众场合,他永远不变的装束是西服领带。他极力维持着一种良好的商人形象,甚至是知识分子模样。光看外表,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李捷和“卖月亮”这样疯狂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之前,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疯子,李捷还跑到北京一家精神病医院去做鉴定,希望医生能给出一个科学的证明,用以反驳大众的“偏见”。但医院以没有介绍信和带领人为由,拒绝鉴定。
2005年8月,随着“神六”的升空,大众想登上月球的愿望空前高涨,李捷觉得“这倒是一条新鲜的赚钱途径”。
“我们的客户也都明白,他们购买月球土地,99%是基于一种希望,一种理想,购买一种浪漫的感觉,剩下的1%,才是土地归他们所有的可能性。”面对记者的质疑,李捷对于月球土地的归属权不置可否,转而谈起了“买椟还珠”的生意经:“月球土地这种产品,具有两方面的属性,一种是客观物质属性,即实实在在的土地所有权;一种是作为以证书形式存在的礼品属性。”
过去与将来……
在“月球土地”之后,李捷还推出过“世界杯空气”、“钻石星”等产品,无一例外地遭到封杀。而今的月球大使馆,昔日喧嚣嘈杂的办公室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曾经悬挂营业执照的墙壁只剩下几个光秃秃的小洞,摆放在办公桌显眼位置的月球仪早已被束之高阁。饱受争议的“月球土地所有权证”也已不见了踪影。
当记者问及将来的打算时,李捷的回答再次让人大跌眼镜:“我肯定会继续‘月球大使馆’这个项目。今后我准备用公司赢利的51%来成立一个‘人类梦想基金’,专门用于奖励那些敢于创新、敢于梦想的人。”
编辑 陆 坷
“我要天上的星星、月亮,你能给我摘下来吗?”相信许多号称“无所不能”的丈夫、父母,在面对情人、孩子们这种撒娇般的“非分”要求时,也会变得一筹莫展。可如果这时你能把一张由“月球大使馆”签发的月球土地证书放到他们的掌心,并告诉他们:“亲爱的,这就是你要的月亮,我现在将它交给你。”那将是一件多么浪漫和美妙的事情!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偏偏就有这样一个人,声称自己是月亮的主人,并公然叫卖“月球土地所有权”。
月球村CEO
2005年10月7日,一位爆料人打进北京某报社的热线,声称他所在的写字楼冒出了一个月球大使馆。次日,当大批记者蜂拥而至时,那里正在进行一场热烈的招聘。李捷从忙碌状态中抬起头来,面对记者,满脸惊疑,第一次闯入了公众的视野。
10月19日,“月球村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李捷自称是“月球大使馆”中华区大使,当即送给到场记者每人一英亩“月球土地”,并宣布买卖开盘,每英亩的价格为人民币298元。
10月28日,新闻发布会之后的第十天,工商局在“月球村公司”进行搜查时,在李捷讲述自己的月球土地理论之后,一直将李捷视为“骗子”和“神经有问题”的执法人员最后竟转变了看法:“等你这事完了之后,我也买一块!”
不久之后,李捷就再也欣喜不起来了。北京市工商局认为,月球村公司销售月球土地的行为涉嫌投机倒把。
抗 争
对于北京市工商局的行为,李捷显然很不服气,于2005年11月14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最近一次开庭,李捷拿出一本小学课本,指着课文《小狐狸卖空气》说:“很早,空气就可以售卖。”他的言下之意是,空气都可以卖,更何况土地,即使这土地是在月球。现场一阵哄笑,有人说:“疯子,他居然用童话来做证据。”
一年之后的2006年10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驳回李捷的上诉。判决称:中国于1983年底加入《外层空间条约》规定,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和利益,任何国家均不能对月球主张所有权,不得在月球上设定所有权,因而月球土地不可能成为被买卖的标的物,不能成为商品,为个人占有或者牟利。
“我只是太超前了。”李捷辩解说,《外层空间条约》并未规定“个人”不得拥有月球土地,因此他以个人名义销售月球土地,是“法无禁止即可为”。
为此,李捷与工商局较上了劲,前后多次起诉。第一次是告工商局非法扣押财物。第二次是工商局以“涉嫌投机倒把名义”给予吊销营业执照处罚,得到的结果却总是驳回上诉。除了这两次,还有一些零碎的起诉,法院根本没有立案。
疯子?骗子?
李捷今年42岁,一副眼镜斯文地架在鼻梁上。在公众场合,他永远不变的装束是西服领带。他极力维持着一种良好的商人形象,甚至是知识分子模样。光看外表,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李捷和“卖月亮”这样疯狂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之前,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疯子,李捷还跑到北京一家精神病医院去做鉴定,希望医生能给出一个科学的证明,用以反驳大众的“偏见”。但医院以没有介绍信和带领人为由,拒绝鉴定。
2005年8月,随着“神六”的升空,大众想登上月球的愿望空前高涨,李捷觉得“这倒是一条新鲜的赚钱途径”。
“我们的客户也都明白,他们购买月球土地,99%是基于一种希望,一种理想,购买一种浪漫的感觉,剩下的1%,才是土地归他们所有的可能性。”面对记者的质疑,李捷对于月球土地的归属权不置可否,转而谈起了“买椟还珠”的生意经:“月球土地这种产品,具有两方面的属性,一种是客观物质属性,即实实在在的土地所有权;一种是作为以证书形式存在的礼品属性。”
过去与将来……
在“月球土地”之后,李捷还推出过“世界杯空气”、“钻石星”等产品,无一例外地遭到封杀。而今的月球大使馆,昔日喧嚣嘈杂的办公室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曾经悬挂营业执照的墙壁只剩下几个光秃秃的小洞,摆放在办公桌显眼位置的月球仪早已被束之高阁。饱受争议的“月球土地所有权证”也已不见了踪影。
当记者问及将来的打算时,李捷的回答再次让人大跌眼镜:“我肯定会继续‘月球大使馆’这个项目。今后我准备用公司赢利的51%来成立一个‘人类梦想基金’,专门用于奖励那些敢于创新、敢于梦想的人。”
编辑 陆 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