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教育的仰视链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湖上传说,人大附中的学生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时不努力,长大上隔壁。
  是的,北京考生可以低分上清华、北大、人大,南京外国语学校可以一届仅有21人参加高考只因其他学生已全被世界名校录取,多少三四线城市考生因此感叹自己生不逢地,只能对着别人优越的政策和条件望洋兴叹。
  可如果是北京考生,就无处仰望了吗?
  如果北京考生有外国国籍,连高考成绩都不用苛求,一部分学校随便你挑。再往上去,这类有外国国籍却非在美国本土求学的学生,申请哈佛、耶鲁也得受到歧视,只能仰望着本土的美国学生。
  那么,如果仅是三四线城市的考生,就徒有临渊羡鱼之心了吗?
  讲道理的话,中国十三四线城市比比皆是,许多人不得不上到高中就回家打工。这些人,也恰恰仰望着三四线城市那些拥有一个走出去的机会,能凭几张考卷改变自己人生的考生们。
  社会学里有一个著名论断:鄙视链是无尽的。反过来看也可以这样说:仰视链是无尽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我们从不缺仰望的对象,教育公平原来是讲公平地接受教育,而不是接受公平的教育。于是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我们习惯于仰望遥远的帝都。
  但回头看呢?
  正如前面所说的,我们在仰望别人的同时,却忘了自己也在被别人仰望。《塔木德》里说道:“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可是神为什么要让人只通过黑的地方去看东西呢?因为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见光明。”
  仰视能让人感慨、嗟叹、怨天尤人,回头却能让人挺起胸膛;仰视能让我们看到自己拥有的是何等少,回头却能让我们看到自己拥有的是何其多;仰视会挫去自信,回头却会让人把握当下。萧红在《生死场》里说:“我不能决定怎样生,怎样死,却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的确,我们不能决定自己出生在帝都还是乡下,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回头看到那些自己被别人仰望的优势。这世上不缺麻省理工博士夫妻的女儿考上哈佛的故事,更不缺寒门贵子的传奇。
  打破教育的仰视链,在自身基础上无限延伸,直至闪闪发光的世界尽头。
  (指导老师:曹耀华)
其他文献
本文以壳聚糖为基体,利用功能化的新型材料改性壳聚糖,从而制备出稳定、吸附性能优异且易分离的改性磁性壳聚糖吸附剂,并用于水处理中。论文包括六方面内容。1、制备了硫脲改性磁性壳聚糖并研究了其对锌离子的吸附性能。通过乳化交联法,加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将硫脲改性壳聚糖包覆到磁性微粒表面,制备了硫脲改性磁性壳聚糖。硫脲改性磁性壳聚糖的粒径约在20-50nm,利用其对金属锌离子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研究表明: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8月,中共中央发表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率领八路军总部北上抗日来到五台,总部驻扎在南茹村,开辟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一二九师指战员进驻原平,副师长徐向前回到家乡五台县,在东冶镇他的母亲沱阳学校召开的工、农、商各界参加的集会上,作了抗日救国的演说
吃chī过ɡuò晚wǎn饭fàn,加Jiā加jiɑ和hé妈mā妈mɑ一yì起qǐ看kàn电diàn视shì。  加Jiā加jiɑ最zuì喜xǐ欢huɑn“动dònɡ物wù世shì界jiè”了le。看kàn着zhe看kàn着zhe,电diàn视shì里li出chū现xiàn了le大dà熊xiónɡ猫māo生shēnɡ小xiǎo宝bǎo宝bɑo的de镜jìnɡ头tóu,加Jiā加jiɑ瞪dènɡ大d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