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绘画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jy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虚实相间的构成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留白来体现的。留白可以突出主体,提高意境,给人以无穷的遐想,从而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当今的现代平面设计中,也常常会运用留白的表现手法,使设计作品锦上添花、魅力无限。
  关键词:中国绘画 计白当黑 构成形式 现代平面设计 留白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绘画,不似西方油画的浓墨重彩,只在随意的挥毫泼墨之间,体现一种意境、一种独特的人文气息。可以说,中国绘画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中,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极强的继承性。从工具材料到表现技法,从视觉方式到笔墨意味,它以其典型的民族文化特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世界艺术瑰宝。中国绘画作为中国文化元素之一,无时无处不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而平面设计是把平面上的包括图形、文字、色彩等几个基本元素以符合传达目的组合起来,并且通过批量生产的形式使之变为印刷品,除此之外还应该具备相对准确的视觉传达功效,最终带给观赏者心理上的满足。人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与感受着现代平面设计。设想一下,如果把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来,一定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平面设计作品来。
  研究中国绘画元素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是为了解读我们身上所携带的这种文化基因,而这种文化基因恰恰就是根植在我们思想深处的一种设计力量和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和力量才能产生崭新的创造力。本论文主要从“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这一特点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及应用研究出发,来说明中国绘画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 “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特点
  1 空白在构图中的特点
  在画面整体构图中利用空白,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特点。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千锤百炼的结晶,更是历代艺术家创作经验成功的总结。所谓“计白当黑”,意思就是说,画面不要安排得太满,而应该留有适当的空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余地,虚实相生,画面就显得空灵,景物也就显得更有生气。换言之,“计白当黑”是画面“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形式和内容合二为一的意象形态。“计白当黑”的空间布局是基于中国哲学阴阳辩证法的原理,即白是黑的对立,白是黑的凭借形式,离开了白,黑就无法存在。在中国绘画中,因为有了白的虚形变化,才使黑色的形象更加神奇迷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计白当黑”构图形式特点是:主体形象少、画面简洁洗练,留白的面积较大。通过虚形与实形的强烈对比,在提炼物象过程中以求做到求劲求少,从而实现以很少的物象来衬托意境而不是直接用物象去“画”意境。
  2 空白中的虚实关系
  空白在构图中与我们所描绘的物象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自然形成了一个命题,这是中国绘画对空白的把握与“计白当黑”的实质。实者,黑也;黑者,画材也。虚者,空白也;惟有知白,方能守黑;只有知白,才能“计白当黑”;也就是说,只有做到深刻理解白处的内涵,才能更恰当的处理黑处,从而使得黑从白现、虚从实生。但是,我们要谨记,虚并不等于无,它是一种具体形象之处的无象之象。中国绘画的空白与实同功,是实的对立,以虚为实,以虚显实,以虚求实。通过空白的布置,虚实相生,主动地利用虚的空间位置去承担画面的造型任务。它有着广阔的外延与内涵,它与实是辨证的存在,舍此无彼,同时又此中有彼,而画面构成之妙处也由此而生。虚空中传出动荡,空白中透出幽深,即使笔墨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空白来自取舍,而“计白当黑”则着重于布置,即是布白,同时也是对物象布置的精心概括。当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空白的虚实关系也很重要,空白、虚实部分的有效处理可以使主体部分更加突出,画面的空间层次感更加强烈。同时,被虚化的部分在视觉上不仅带给观者想象的余地,还可以使整个版面更完整,空白较多的运用,能传达沉静的高品质信息。
  3 空白对造型的要求
  通过上面所述,我们知道了“计白当黑”在中国传统绘画及平面设计中的巨大作用,同时,我们还要知道,空白不是随意而为,而是要用心经营、恰到好处才行。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我们要使没有画面的部位像有画面的部位一样进行认真地推敲和处理。“白”可以是笔墨的清淡处,也可以是无笔墨处,即“纯空白”。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无”,虚并不等于无,但是无则一定是虚,而且是彻底的虚。只有对无剖析到位了才能对虚的本质做最彻底的了解。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时为了突出主要形象,对其它东西需要大胆地剪裁,甚至全部去除。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绘画构成形式的“计白当黑”才能引来无数遐想,并成为一大艺术特色。所以,在“计白当黑”的艺术处理中,其难度最高的不是黑处、实处和以实求实,而是白处、虚处以及以实求虚。
  不同的艺术家,由于学养不同,个人的审美好恶也就有所不同,对空白的领悟和理解可以产生带有个性特征的不同的“计白当黑”形式,这就使中国绘画的空白运用在审美规律的统一制约下,带有个性化的特质,因而也就有了千变万化。这样既避免了雷同,又形成了中国绘画简练概括、寓意深刻的特殊风貌。这也正是现代平面设计所追求的审美规律。
  二 “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现代平面设计作为现代生活快节奏和现代人思考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产物,它处在纯粹艺术和应用设计的交叉点上,兼有绘画和设计的特点,是一种由审美与非审美交融渗透而构成的充满弹性的大众媒体,其具有高度的象征性、浓缩性及自然性,也是最能透射出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果把现代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结合起来,不仅能使传统绘画元素在现代创造中得到延伸,也能使现代平面设计的简约之美、意境之美等得到升华。
  借鉴中国绘画“计白当黑”这种构成形式的精确性,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精练程度可以根据创作需要把该删除的删到无处可删,可简略的简到无处可简,由此使主题更加鲜明,这样也能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同时也吻合中国绘画“计白当黑”的传统理念。   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正符合现代平面设计在元素的构成组合方面的设计发展趋势。如我们的标志设计,就应特别注重图与底、虚与实的互动关系,还有书籍的版式设计,虚实及黑白布局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件作品的传达效果和视觉美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设计留白既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又加强了传达的感染力,让人觉得意味深长。从人的视觉心理来看,大面积的留白更容易使观者驻足联想,从而达到更突出主体的目的。“计白当黑”构图形式正是利用了人的这一视觉习惯,虽然有时画家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特点,但是他们在长期的创作中却有效地利用了这一特点,也因此赋予了留白这样一种构图形式以生机和活力,使它在现代和未来的绘画、设计发展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不仅在中国绘画领域有重要的地位,它在现代和未来的平面设计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终将引导出新时代的审美观和新时代的设计理念。
  三 “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中大量运用“计白当黑”这一构成形式,大体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设计师在长期的设计生活中追求自由创新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有责任的艺术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这就需要现代设计师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以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为指导,充分运用“计白当黑”这一构成形式,把传统绘画元素赋予时代感,通过创作整合出一个富于生机的新图式,从而间接地体现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设计理念。
  当然,“计白当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版式构图的技巧处理,由此衍生出的对图形创意本身的简约洗练与概括夸张的要求,其基本特征是在固定的画面上,除适当比例部分可视形象外,画面大面积留白。作者通过对实形的精炼处理和概括,将画面上的实体图形与留白空间创造出一种在绘画内容上的紧密联系,以求画面的留白部分可以做到“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一最高境界,给观赏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来填补空白,或是白雪皑皑的田野,或是浩瀚的大海等与主体实形相关联的内容。
  在当代许多平面设计作品中,设计师都有自觉不自觉的对“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做出了不同程度上的尝试与借鉴,其中不乏优秀作品的出现。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现代平面设计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做出了合理地应用与发展。笔者认为,这种尝试与借鉴是有益的、必要的。首先,“计白当黑”构成形式由于版式构图上的大面积留白,会使主体内容突出,这与我们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强调的视觉传达单一准确,重点突出的要求相一致。其次,“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除构图本身的特点以外,它还衍生出对图形创意设计的严格要求。“无画处皆成妙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最后,把“计白当黑”这一中国绘画的构图形式通过现代平面设计作品表现出来,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扬光大,更重要的是,通过二者的相互吸收融合,也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表现手法不再抽象、高深莫测,也使现代平面设计作品更具民族性、传统性,也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
  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绘画,都是对于二维空间的构建,其中必然涉及对于空间关系,也就是画面中正形空间与负形空间关系的处理问题。在一些设计作品中,空白成为人们阅读思维从底色向主体物转换的缓冲区。这正是中国绘画“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充分体现。在现代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较有成绩的当属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靳先生以“计白当黑”简洁画幅设计成的海报,初看上去并不奇拔异常,但仔细回味,却有一种魂牵梦萦的依恋之感。他的作品中墨与色、黑与白、实与虚的和谐交融,不仅使观赏者享受到丰富的美感,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他深邃的艺术精神。靳先生作品中的那些优美轨迹,和由黑到白所呈现的浓淡过渡及空白,也使我们充分领略了东方魅力的跃动。他不仅把“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熟稔于心,且已成为他现代平面创作的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法之一。如靳埭强先生在1993年《台北设计讲座海报》中大片的余白便是“计白当黑”的体现。以形而论,留白为海洋,石与纸间为海峡;以意而论,留白为空间、为意念,石与纸间为交流和沟通,以静现动,以余白现主题,从而观者产生一种沉静空灵感,突显了主题的凝重,并由此产生出一种对比与和谐的美。同时,“计白当黑”的创作技巧也使主题显得更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格外夺目。这种对空间的处理,恰使作品充盈着淡泊恬静的哲学精神而又散发着盎然四射的生命活力,同时也是中国绘画“计白当黑”的构成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四 结语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手法加以运用是一个时尚的创作技巧。用刻意的留白来表现虚实关系,具有凝聚视线的作用。通过“计白当黑”,不仅使观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空间,也使本来平实的现代平面作品无形中增加了无限的神奇和传统元素。
  中国设计不可能囿于本土,这就需要设计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中国文化为本,现代思想为源,破旧立新,不断创作出能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现代平面设计作品来。如果说,对传统文化的提炼,对本土精神的吸收,对外来观念和技法的融合借用,是现代平面设计表层行为的集中体现,那么,把“计白当黑”这一传统表现手法与现代平面创作相结合的行为,就是我们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对接、相融合的过程,也是我们传统文化元素吐故纳新、现代平面设计创作兼容并包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2] 靳埭强:《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 靳埭强:《靳埭强 身度心道——中国文化为本的设计·绘画·教育》,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4] 李砚祖:《设计艺术学研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王艳,女,1976—,天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三大构成的设计基础,工作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饥饿感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之一,吃饱肚子是他们本能会做的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可惜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剥夺孩子的自主权,逼着孩子多吃,一定要吃到家长满意了才罢休,把吃饭这件本来充满愉悦的事情,变成了痛苦万分的任务。  如果孩子不能够从饮食中享受快乐,而是感到压力,他会很快厌烦吃饭;如果孩子不能够掌握进食的主动权,他会逐渐丧失饥饿感;如果成人把孩子吃饭看成天大的事情,孩子就会以拒绝进食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