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屈光状态的模糊敏感度比较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s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同屈光组模糊阈值之间的差异,探讨模糊阈值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8名志愿者参加本实验,正视组15位,等效球镜度为0.50~-0.50 D;近视组23位,其中稳定性近视组17位,屈光不正平均为(-4.76±1.40)D,进展性近视组6位,屈光不正平均为(-3.33±1.43)D.受试者在屈光全矫基础上,采用JND标准测量模糊阈值.结果 正视组模糊阈值为(0.21±0.06)D,稳定性近视组为(0.27±0.05)D,进展性近视组为(0.33±0.06)D.近视组的模糊阈值高于正视组(P=0.001),近视组中,进展性近视组的模糊阈值高于稳定性近视组(P=0.028).结论 近视对模糊的敏感度下降,其中进展性近视的敏感度下降更显著,这可能是近视调节滞后增加的部分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复合组织移行瓣做上、下睑再造手术,对上、下眼睑缺损进行修复,评价其在功能修复与外观美容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对10例眼睑缺损患者行复合组织移行瓣再造手术,在距上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9岁,因双眼近视,于2005年1月在外院行双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术后双眼裸眼视力均为1.0.2006年7月5 日以"右眼被他人肘部击伤后胀痛伴视物不清3 d"为主诉入院.眼部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手动,矫正不应;光定位尚确切;左眼视力:1.0.双眼角膜各可见12条放射状切开瘢痕,深达基质层下,长至角膜缘,中央见约3mm无切口透明光学区.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近瞳孔区1至3点钟
目的 评价全景200广角激光眼底镜(Panoramic 200)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共301例(601眼)要求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Panoramic 200的眼底检查结果,将Panoramic 200检查结果与三面镜检查确诊结果相比较.结果 Panoramic 200发现了
目的 研究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株(Hxo-Rb44)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Hxo-Rb44)内分别加入含0μg/ml、5μgml、10μg/ml、20μg/m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型晶状体圈匙和劈核刀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58眼)Ⅲ级以上的硬核白内障采用改良型劈核器进行小切口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