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A)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填空题
  
  1. 如图1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如图1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2. “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银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并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______.
  
  A. A处应是紫光______
  B. 只有AB之间有光
  C. 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11. 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2. 图3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所给信息判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熔点是0 ℃,在第2min到第3 min 内是固液共存态
  B. 该物质的熔点是0 ℃,在第0 min到第4 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
  C. 该物质的熔点是-4 ℃,在第5 min到第6 min内是液态
  D. 该物质的熔点是0 ℃,在第5 min到第6 min内是气态
  13.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升华现象 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14. 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阻R1和R2组成并联电路,则应将().
  A. S2闭合,S1、S3断开 B. S3闭合,S1、S2断开
  C. S1、S2闭合,S3断开 D. S2、S3闭合,S1断开
  
  (2)当水沸腾的时候,小明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7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 ℃,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个可能原因)
  18.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清晰的像(如下页图8所示),此时物距范围是:______.在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三种光学器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若有位同学摘下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1)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
  (2)请根据此实验,简要说明近视眼看不清楚物体的原因: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19. 杨光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9中画出蜡烛AB的像A′B′.
  (2)杨光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0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象.
  
  (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______.
  20.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小峰却不以为然,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的观点.请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
  (1)实验器材:______.
  (2)实验过程:______.
  (3)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
  21. 小明同学在做过“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的电流与各支路的电流的关系”的实验后,有一个设想:能否只用一只电流表,只连接一次线就可以完成这个实验?(估计通过灯泡灯丝的电流大约不能超过0.2 A)
  (1)你认为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
  (2)在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3)简单叙述你的实验步骤.
  (参考答案见第60页)
  
  责任编辑 蔡华杰
其他文献
读者李沐阳问:“我学习很努力,平时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我的成绩有些退步,我心里很着急,我该怎么办呢?”  李沐阳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同学在学习进程中都会遇到这么一个阶段,即学习成绩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提高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心理学上把它称为学习的“高原现象”。
天热了。令人讨厌的蚊子又出来了。有一首诗《咏蚊子》(幼时常在水中游,化羽轻盈入九州。六足纤纤随夜舞。一枪跃跃使君愁。落时毛发无知觉。飞去痉挛少念头。冷眼人间吸血客。秋风若起百般休)就生动地描写了蚊子吸血作恶的一生。是的。小小的蚊子人人厌恶,是“四害”之一,必须坚决消灭!可是蚊子身上的秘密很多。是真正的“小精灵”。是仿生学家精心研究的对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吸血传病的“四害”之一  蚊子属于昆虫纲
随着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再加上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使得交通事故的发生更为频繁.所以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保障车内乘员的安全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日本数学家小平邦彦认为,在数学学习中无捷径可走,小平邦颜的主要学习思想不外乎两点:一是熟记和多练(熟记公式,多做笔记和反复练习),二是培养对数学的感觉和理解.这两点其实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反复练习正是为了达到领悟的结果和培养对数学的感觉、理解,用中国的一句成语来说,就是熟能生巧.  他认为,数学学习就是先认可已规定的公理、定义、法则等,然后反复证明、练习,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他提到,比如
纽约金融区的世界贸易中心曾矗立着两座高达110层的大厦,在踏入纽约市之前远远就能看到,它们被称为“双子塔”,在2001年9月11日毁于恐怖袭击之前,它们曾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1974年。就在“双子塔”竣工后不久,一位名叫菲利普·帕特的法国人在双塔之间架设了一段钢丝。并在上面完成了空中行走的壮举。  菲利普1949年出生于法国,6岁时开始学习魔术,8岁时他被马戏团中走钢丝艺人的表演所吸引,有了一个梦
我的成功归功于精细的思考.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到达发现的彼岸.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欢迎老师组织学生集体参赛,每期将评出优胜个人及辅导老师奖若干名。答案及获奖名单在本刊2014年3月号上公布(也在本刊网站上登出),同时寄出获奖证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下面以“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的阅读材料为例。帮助同学们理解探究的一般要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嘟嘟在江苏扬州平山堂游玩时,看到一幅刻在黑石板上的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肖像.这幅欧阳修的肖像远观胡须是黑色的,走近看却是白色的,奇妙之处令人啧啧称赞.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2.一天.郑林对嘟嘟说:“你看墙上的那副穿衣镜.镜子里远处那棵大树上的人在干什么啊?”嘟嘟眼睛近视,为了看清楚些,他把脸靠近了镜子.嘟嘟这样做能看清楚吗?  3.嘟嘟想用学到的知识测一下校园里旗杆的高度,你能帮嘟嘟想
郑州师范学院的天文台建于2005年,在观测台安装的KPW-400反射望远镜(如图1)是目前河南省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天文望远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