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在工作之余、生活之中,在同事、朋友闲聊时,各自对生活的感慨很多、困惑不少;有时,也会有十七八岁的学生提出“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的问题。甚至有两次,笔者有两位朋友(一位只顾事业,另一位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但都是女性)竟表示想一死了之。笔者当时着实被吓了一跳,她们为何会有如此之说?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中国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两天后,央视一栏目组记者对他进行采访,问“您幸福吗?”他回答“我不知道。”随后记者说“绝大多数人觉得您这个时候应该高兴,应该幸福。”而他说“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这一幕,激起笔者再度思索生活和幸福的意义。
一个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不同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回答。笔者赞同,人生就是不断地追求,人生就是享受过程。没有人生来就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是在不断地探寻中,才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一个人有了想要的,便会去追求,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梦想,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并非一定是得到什么或者结果如何。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追求,也就是没有信仰;没有信念,就会缺乏激情,自然体会不到奋斗中的快乐和成就感,也体会不到与家人相处的温馨感,想在他人的生活中寻找参考,结果忽视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感觉自己是被迫地在生活,无奈且无聊,这样一来,生活的意义感觉不到了,困惑产生了,甚至有时连死的念头都会有了。
这些人首先应明白:人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从出生就意味着开始了生活,但生活并不是只有一个目的或只有一种意义的。不同时刻、不同阶段,可拥有不同的奋斗目标,这些奋斗目标将会激励人们在生活中搏击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死气沉沉的生活激荡起层层波澜,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随大流,认为人家怎么做我也要怎么做,否则大感不安。
其次,生活的意义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社会在发展,我们不应幻想求得永恒的目的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不应常问自己“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或目的?”可以试着问“怎样才能感到生活有意义?”因为并不是一定要有个什么目的、意义,我们才能生活得幸福、安乐。生活的意义在于拥有了关于过去的印记,在于今天切实地把握了、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等,还在于对将来的追求,也就是说,追求生活意义的答案只是个动作过程。
最后,我们没必要把那么多的责任往自己身上压,而只需把履行责任和义务看做是自己可以享受个体活动的途径。人需要放松,要不然很容易窒息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密室里。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精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与众不同,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的道理一样。
在笔者看来,世界上无数的人,特别杰出的只是那么一小部分,存在于每个角落的是普通的人。对整个社会而言,平凡的、普通的人是构成社会的基石,一个社会容纳不下太多的领导者。但无论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都将是一个独立的、有原则的、有信仰的人,不必在乎生活的平淡麻木。现实中没有上帝,我们的心中应当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上帝,让我们学会爱和追求。瞻养家人不需要理性的理由,那是心中善念使然;养活自己不是被动,而是超越自己的诉求;义务与责任是信仰赋予我们的考验。对于成功者,如富人、领导之类的人,他们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过得很滋润。但并不是说只有成为一位成功人士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有无成功,中国的圣人、尼采的超人,就是找到了生命意义的人,圣人和超人并非具有超能力的人,但他们即使过着普通的生活,也能发现不凡。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领导者,生活本身就是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生活本身就是生活的目的。每个人既普通也不普通,而我们的生活是普通的,却又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友情、亲情、爱情、悲欢离合,这些都有意义。至于做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位领导者抑或是有钱人,主要看自己的乐趣,生活的真谛就是快乐,我们应该快乐地生活。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呢?那就是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擅长做的事。金钱、地位、荣誉只是过眼云烟,是漂浮不定的虚幻的东西,笔者相信,对个人利益拥有最多的人不一定是最幸福的人,人活着要享受这个过程,要享受自己的生活。
对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古今中外哲学家都曾有许多的思考。孔子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所倡导的就是个人经过努力为社会贡献力量,或者成为“圣人”,即道德模范;也可以像庄子一样追求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是一种恬然的心理境界,摆脱世俗烦恼,追求绝对自由,这样的人生态度看似比较消极,但却为人心灵的平静留下了一丝余地,使其可以不为现实所累,过恬然自在的生活,也未尝不可。而在西方,许多哲学家为信仰和追求认识真理奋斗一生。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善是理念世界的最高理念;齐克果认为信仰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是的,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信仰,人可以生活在现实的世俗世界之中,但思想一定要超越现实,有所信仰,有所追求,最终达到心灵的满足和灵魂的充溢。而人生活在世界上,不仅要认识世界,更要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本质。萨特说:“人就像骰子一般,自己把自己给抛掷出去,朝向自己所决定的方向。”由此看,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人生路,我们所应追求的,就是寻找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平淡的人生怎么不行了?难道平淡的人生就不幸福吗?笔者想,人生活着的追求有幸福、真理,而通向幸福和真理的路就是“真诚地活着”。人出生时一无所有,死去时亦不会带走任何东西。命运轮回,我们能做的只是去热爱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都离不开自己的成长背景,都因别人而生,因别人而亡。当耗费一生之后,回头想想,或许正因为这些莫名的责任,我们获得了爱,获得了尊敬,也获得了满足。伟人的生活也是普通的。于伟人自己而言,他的生活不过是去行驶命运,只因命运偏好,他人或许认为他伟大,但他自己也不过是一命运碎片罢了。所以,生活的意义无需探求,爱生活即真理。“灵魂是上帝的,肉身是父母给的”,两者都不能亲手摒弃,热爱当下,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要像一部电影里说的,“Whether life brings sunshine or storm, we should face it bravely.”(纵使生命无常,我们仍要坚强面对)。
在现代社会,人们之所以有那么多困惑,是因为当今社会价值、意义的多元及不稳定:金钱、地位、荣誉、兴趣等,就算人们在后天的教育、生活经历中获得一些意义、目的来支撑生活,也必须面对它们贬值和被动摇的可能,再加上人经常是贪心的,多种价值都想获得,于是便会陷入无尽的苦恼之中。如能彻底回归到自身的个体生活,感受自己真正的欲求和意志(will),努力去创造、生成,烦恼大可减少。笔者相信这个世界没有努力了却办不到的事,笔者不是一个成功人士,那是因为笔者努力得还不够,不怨天、不怨地、不怨任何人。但是,笔者永不放弃追求,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扎扎实实过每一天,体验着一切,享受着一切。如尼采所说:“生活让我回到过去,但我仍然高声回答:我愿意!”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愿人人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梁文侠.哲学与人生[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李锦全,冯达文.中国哲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3]G.希尔贝克,N.伊耶著.童世骏,郁振华,刘进译.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黄 晓)
一个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不同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回答。笔者赞同,人生就是不断地追求,人生就是享受过程。没有人生来就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是在不断地探寻中,才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一个人有了想要的,便会去追求,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梦想,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并非一定是得到什么或者结果如何。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追求,也就是没有信仰;没有信念,就会缺乏激情,自然体会不到奋斗中的快乐和成就感,也体会不到与家人相处的温馨感,想在他人的生活中寻找参考,结果忽视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感觉自己是被迫地在生活,无奈且无聊,这样一来,生活的意义感觉不到了,困惑产生了,甚至有时连死的念头都会有了。
这些人首先应明白:人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从出生就意味着开始了生活,但生活并不是只有一个目的或只有一种意义的。不同时刻、不同阶段,可拥有不同的奋斗目标,这些奋斗目标将会激励人们在生活中搏击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死气沉沉的生活激荡起层层波澜,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随大流,认为人家怎么做我也要怎么做,否则大感不安。
其次,生活的意义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社会在发展,我们不应幻想求得永恒的目的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不应常问自己“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或目的?”可以试着问“怎样才能感到生活有意义?”因为并不是一定要有个什么目的、意义,我们才能生活得幸福、安乐。生活的意义在于拥有了关于过去的印记,在于今天切实地把握了、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等,还在于对将来的追求,也就是说,追求生活意义的答案只是个动作过程。
最后,我们没必要把那么多的责任往自己身上压,而只需把履行责任和义务看做是自己可以享受个体活动的途径。人需要放松,要不然很容易窒息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密室里。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精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与众不同,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的道理一样。
在笔者看来,世界上无数的人,特别杰出的只是那么一小部分,存在于每个角落的是普通的人。对整个社会而言,平凡的、普通的人是构成社会的基石,一个社会容纳不下太多的领导者。但无论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都将是一个独立的、有原则的、有信仰的人,不必在乎生活的平淡麻木。现实中没有上帝,我们的心中应当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上帝,让我们学会爱和追求。瞻养家人不需要理性的理由,那是心中善念使然;养活自己不是被动,而是超越自己的诉求;义务与责任是信仰赋予我们的考验。对于成功者,如富人、领导之类的人,他们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过得很滋润。但并不是说只有成为一位成功人士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有无成功,中国的圣人、尼采的超人,就是找到了生命意义的人,圣人和超人并非具有超能力的人,但他们即使过着普通的生活,也能发现不凡。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领导者,生活本身就是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生活本身就是生活的目的。每个人既普通也不普通,而我们的生活是普通的,却又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友情、亲情、爱情、悲欢离合,这些都有意义。至于做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位领导者抑或是有钱人,主要看自己的乐趣,生活的真谛就是快乐,我们应该快乐地生活。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呢?那就是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擅长做的事。金钱、地位、荣誉只是过眼云烟,是漂浮不定的虚幻的东西,笔者相信,对个人利益拥有最多的人不一定是最幸福的人,人活着要享受这个过程,要享受自己的生活。
对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古今中外哲学家都曾有许多的思考。孔子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所倡导的就是个人经过努力为社会贡献力量,或者成为“圣人”,即道德模范;也可以像庄子一样追求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是一种恬然的心理境界,摆脱世俗烦恼,追求绝对自由,这样的人生态度看似比较消极,但却为人心灵的平静留下了一丝余地,使其可以不为现实所累,过恬然自在的生活,也未尝不可。而在西方,许多哲学家为信仰和追求认识真理奋斗一生。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善是理念世界的最高理念;齐克果认为信仰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是的,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信仰,人可以生活在现实的世俗世界之中,但思想一定要超越现实,有所信仰,有所追求,最终达到心灵的满足和灵魂的充溢。而人生活在世界上,不仅要认识世界,更要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本质。萨特说:“人就像骰子一般,自己把自己给抛掷出去,朝向自己所决定的方向。”由此看,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人生路,我们所应追求的,就是寻找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平淡的人生怎么不行了?难道平淡的人生就不幸福吗?笔者想,人生活着的追求有幸福、真理,而通向幸福和真理的路就是“真诚地活着”。人出生时一无所有,死去时亦不会带走任何东西。命运轮回,我们能做的只是去热爱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都离不开自己的成长背景,都因别人而生,因别人而亡。当耗费一生之后,回头想想,或许正因为这些莫名的责任,我们获得了爱,获得了尊敬,也获得了满足。伟人的生活也是普通的。于伟人自己而言,他的生活不过是去行驶命运,只因命运偏好,他人或许认为他伟大,但他自己也不过是一命运碎片罢了。所以,生活的意义无需探求,爱生活即真理。“灵魂是上帝的,肉身是父母给的”,两者都不能亲手摒弃,热爱当下,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要像一部电影里说的,“Whether life brings sunshine or storm, we should face it bravely.”(纵使生命无常,我们仍要坚强面对)。
在现代社会,人们之所以有那么多困惑,是因为当今社会价值、意义的多元及不稳定:金钱、地位、荣誉、兴趣等,就算人们在后天的教育、生活经历中获得一些意义、目的来支撑生活,也必须面对它们贬值和被动摇的可能,再加上人经常是贪心的,多种价值都想获得,于是便会陷入无尽的苦恼之中。如能彻底回归到自身的个体生活,感受自己真正的欲求和意志(will),努力去创造、生成,烦恼大可减少。笔者相信这个世界没有努力了却办不到的事,笔者不是一个成功人士,那是因为笔者努力得还不够,不怨天、不怨地、不怨任何人。但是,笔者永不放弃追求,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扎扎实实过每一天,体验着一切,享受着一切。如尼采所说:“生活让我回到过去,但我仍然高声回答:我愿意!”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愿人人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梁文侠.哲学与人生[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李锦全,冯达文.中国哲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3]G.希尔贝克,N.伊耶著.童世骏,郁振华,刘进译.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