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视角下欧洲的伊斯兰恐怖主义分析——经验观察、机制探索与柏林圣诞卡车恐袭的案例研究

来源 :欧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的伊斯兰恐怖主义作为一个地区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学界与社会关心的重要话题。但伊斯兰恐怖主义存在的社会性群际根源,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批判与反思已有解释的基础上,借鉴“社会认同”这一群体研究的重要理论,分析欧洲的伊斯兰恐怖主义的群体认同机制,总结欧洲的伊斯兰恐怖主义与群际矛盾产生的原因。通过效能感、共享价值、相对剥夺感等社会观念环节梳理了一个包括“个体认同激发”、“内群认同聚合”、“群际认同评价”在内的理解机制,最后辅以柏林圣诞卡车恐袭事件作为实证。从群体认同机制出发分析欧洲的伊斯兰恐怖主义,可透视出诸多“社会事件”的逻辑内核,从而使恐怖分子、恐怖组织和社群以及恐怖主义现象三个层次得到系统梳理和解释。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形成大体通过元问题的发现与早期认知以及理论核心问题的建构等环节实现。欧洲一体化理论的繁衍同样遵循了从元问题到理论核心问题的发展逻辑,其不同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流变的独特性,主要体现为该理论立足于多个相互交织的元问题与理论核心问题,由此促成了欧洲一体化理论的“过度繁殖”。就历时意义而言,欧洲一体化的理论繁衍主要根源于德国问题、共同体权能的扩张以及联盟制度的政治化等元问题,以此为基础建构的理论核心问题是和平秩序的建构、民族国家的命运、欧盟合法性危机以及联盟制度的效度等。从共时意义上理解,联盟与
中国于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此后,该倡议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互联互通平台,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中国部分边境省份以及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将面临的发展挑战,另一方面是为了缩小中国与邻近地区在基础设施和发展方面的差距。中国的务实方式和拟提供的资金是“一带一路”倡议初期的主要决定因素。然而,近年来,由于对“一带一路”倡议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产生的不对称影响的看法存在分歧,中国的合作伙伴的反响也各不相同(主要是积极的)。本文通过梳理德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反响,发现对该倡议存在强有
期刊
期刊
2004年10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法国行政学会、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联台举办的中法“行政改革与法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来自中国、法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名誉会长,
2014年上任的容克委员会的主席化的新发展包括制度和行为两个方面:在制度层面,因为委员团的激进重构和以秘书处为中心的行政控制加强而进一步推动了主席行政资源的中心化,使其行政维度进一步强化;在行为层面,因热门人选程序的引入而初步实现了政治的个人化,从而开创了政党维度与选举维度的主席化。由此,容克委员会的主席化在历史上首次形成包含三个维度的完整结构。行政维度的深化动力主要来自容克主席个人,动力机制是容克主席在委员会形成过程中所运用的关于委员的职务分配与政策任务分派这两个工具;政党维度与选举维度的新生动力主要是
前不久,胡锦涛同志郑重地号召全党,认真总结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行政管理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总结党的执政经验特别是行政管理经验,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规律,对于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内容提要:欧盟经济治理模式遵循社会市场经济基本原则,重视价格稳定、完全竞争和平衡发展,以保障竞争秩序。共同政策与结构政策是欧盟经济治理的主要手段,但危机表明,随着一体化的加深,欧盟共同政策与结构政策都存在严重的效力不足问题。在此背景下,欧盟继续向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靠拢,启动经济治理模式的调整,即一方面强化财政纪律等共同政策,维护竞争秩序;另一方面加大结构政策力度,并引入稳定政策工具,确保竞争秩序所处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