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红牛养殖现状与发展建议

来源 :畜牧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崇信县大力推广崇信红牛养殖,以平凉肉牛为主的草畜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崇信县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经济增收的主要手段。该文根据崇信县肉牛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并提出发展建议,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提高养牛效益。
  关键词:崇信红牛;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3.038
  0 引言
  崇信县地处平凉市东部,总土地面积为850 km2,生态环境相对较好,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近年,崇信县按照“塬果川菜整县牛”产业全覆盖目标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扶贫为切入点,突出机制创新,把牛产业作为群众致富、全面小康的“首位产业”,充分发挥红牛产业优势,加快扶持力度,创新养殖模式,扩大养殖规模,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全年牛存栏量6.8万头,出栏5.5万头,建办养殖小区40个,修建养畜暖棚264座,培养1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1 900多户,分散养殖户4 000多户。
  1 发展现状
  1.1 地方特色品牌已经形成
  崇信红牛的养殖被市政府确定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首位产业,养殖数量逐渐增多,养殖规模也逐渐增大.逐渐的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崇信县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把红牛养殖作为振兴牛产业的关键,全力打造崇信红牛品牌,牛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产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红牛养殖业位居平凉市首位,崇信红牛品牌更加闪亮。
  1.2 牧草等粗饲料来源广泛
  为促进红牛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牧草的种植面积。结合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紫花苜蓿的种植,种植面积逐年提升,为红牛养殖提供了优质的青绿饲料。充分利用科学的调制方法,提高对玉米秸秆、麦秸等粗饲料的利用率,扩大饲料来源,降低饲养成本[1]。全县种植紫花苜蓿0.33万hrn2,全膜玉米0.33万hm2,饲用玉米0.17万hm2,年转化秸秆15万t,转化率达85%以上。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饲草加工厂3处,年加工牧草9万t,为饲养崇信红牛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
  1.3 创新养牛模式,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自2019年,按照“因陋就简、科学养殖”的发展模式,改造平头沟至姚洼、凉水泉至高年2个窑洞生态养牛示范带,改造废弃窑洞300余孔,饲养红牛800多头。新建红牛种群扩繁基地繁育场1处,饲养基础母牛1 000多头,建成专家工作站,配套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成崇信县红牛繁育育肥集聚带、崇信县黄寨镇红牛养殖千头村、崇信县窑洞生态养牛示范带、崇信县绿源牧草加工公司、崇信县红牛种群扩繁示范基地、崇信伊顺祥牛业公司等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
  2 发展优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的需求,特别是對于高端牛肉产品的需求量增多,养殖效益提高,养牛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2.1 市场需求旺盛
  近年,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食品的安全、营养、品质、口味等更加关注,特别是对于高端畜产品的消费日益增长,牛肉消费量提升很快。白2013年,我国的牛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全国平均牛肉价格在60元/kg左右,比国际牛肉平均价格25元/kg高1.4倍。牛肉价格的走高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升,2011-2015年,散养肉牛的平均收益在25%以上,肉牛的出栏率一直处于高位。虽然我国的牛肉需求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牛肉消费总量也不小,但是人均消费量要比美国等低很多,未来牛肉消费量的增长空间很大。目前我国国内牛肉的供给要远小于牛肉的消费量,不得不进口牛肉满足市场的需求,2012年,牛肉进口9万t,2016年增长到83万t,是12年的9倍多。进口牛肉的价格要比国产牛肉低很多,进口的冻牛肉在国内的批发价为33元/kg,而国产牛肉批发价在60元/kg左右,导致国产牛肉的市场份额减少,特别是开放活牛进口后,普通牛肉面临很大的市场冲击,饲养效益普遍没有以前好。这就为崇信红牛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高端牛肉的生产成为以后养牛业的发展趋势。
  2.2 政策优势
  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草养畜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前景很大,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养牛业的发展非常重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出进一步推进“粮改饲”,粮、经、饲三元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为养殖肉牛提供政策支持。省、市、县财政也把肉牛养殖作为精准脱贫的首位产业进行扶持,为崇信红牛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
  2.3 资源优势
  崇信红牛是甘肃省的地方优良品种,体格高大,骨骼粗壮,肌肉丰满,耐粗饲,适应能力强。崇信红牛采用半饲半牧的饲养模式,牛肉产量高,净肉率达50%以上,其所产牛肉瘦肉率很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大理石花纹明显,其中高档肉块重占屠宰前活重的5%,优质肉块占屠宰前活重的9%,完全可以和国外的优良肉牛品种日本和牛相媲美,市场竞争力很强。而且,目前在全县大力推广苜蓿、玉米的种植,为崇信红牛的养殖提供大量的优质饲料。
  3 发展建议
  3.1 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加大对红牛养殖业的扶持力度,推进红牛养殖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为肉牛养殖户提供优良的品种饲养;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对畜禽标准化养殖补助、龙头企业的贴息补助、精准扶贫的配套项目补助、农机补助等都要向红牛产业倾斜,促进产业化进程;养殖用地政策要落实,荒山、荒地要充分利用,可以建立红牛养殖场和种植牧草;完善档案资料建设,每头牛的资料要全面详细,记录要准确[3]。
  3.2 科技养牛
  积极和科研部门如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畜牧总站等开展合作,在崇信红牛良种繁育、品种改良、疫病防控、牧草种植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定期组织养殖户进行培训,积极学习养殖、育肥、繁育等方面的新技术,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的实施,实行良种、良法的有机结合,提高养牛业的科技含量。开展生态养牛,实行“草一畜一田”“畜一沼一果(菜)”的养殖模式,提供粪污的利用率,减轻养殖业对环境带来的压力。利用废弃旧窑洞改造成牛舍进行养牛,减少投资,已经成为我县的创新养牛模式,普遍推广应用。
  3.3 强化示范带头作用,推进产业化发展
  积极扶持示范户、示范村的建设,通过示范户或示范村的建设,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加入到饲养崇信红牛的行列。县政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或者养殖大户牵头成立合作社,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促进红牛产业扩量提质创牌增效。2018年3月,崇信县成立了红牛协会,致力于建设高档肉牛核心区,提高红牛产业质量的效益,加快脱贫的步伐,全面推动崇信红牛产业做大做强。
  4 结束语
  崇信县致力于崇信红牛的养殖,通过把红牛产业做大做强,推动精准扶贫的步伐。在红牛的养殖生产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当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畜牧工作者在发展中积极探索,健全运行机制,助推崇信红牛品牌走出甘肃,走向更大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谭媛媛.高档牛肉的标准和生产技术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16 (5):25
  [2]李荣生. “平凉红牛”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8(1):64-69
  [3]曹天昌.做强“平凉红牛”品牌推进产业发展[J].甘肃农业,2013(1):19-20
  作者简介:徐彪(1986-),男,本科,中级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新技术推广。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然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仍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探索的动力。只有实施畜牧兽医教学创新性教育,才能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有效性。该文从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和改革课程内容及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4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S851.63 文献标识码:B doi:
肉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预测肉品微生物的变化是监测食品货架期的基础,它根据食品微生物在不同加工技术、储藏和流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模型和计算机处理,判断
摘要:养殖业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养殖中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救治,会造成非常惨重的损失,因此,必须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鸡;细菌性疾病;分类;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37   0引言   在鸡的养
本文主要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病原学特点进行详细叙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对此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
为筛选适宜阿坝州高寒山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引进龙源三号、利合16、元华9号和德美亚1号进行多年多点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龙源三号平均生育期158~183d,2016~2018年平均产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