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尿液干化学法和镜检法联合检测红细胞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性别因素对尿液红细胞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干化学法和镜检法联合检测收治患者的随机尿样1320份。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灵敏度86.26%,特异性91.85%,假阳性率8.15%,假阴性率13.74%,两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阳性率,女性组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血尿多于男性,存在性别差异;同时两者检测结果有一定出入,假阳性和假阴性均存在,不可忽视显微镜检查在尿常规分析中的作用。
关键词干化学法镜检红细胞潜血性别因素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不同操作人员之间的误差以及诸多因素的干扰,可能造成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在不考虑干化学法检测潜血是否阳性,对1320例患者的随机尿样采用尿液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联合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性别因素对尿液红细胞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9~11月在门诊体检的患者随机尿样1320例,男703例,女617例,男女性别比1.14:1;年龄20~65岁,平均43.5岁。
仪器与试剂:干化学分析法:尿液分析仪及urine-H尿试纸条。镜检法:采用OLYMPUS CHK型显微镜。
方法:干化学法:工作前先做仪器的每天质控,结果在控。所有测试均使用华晟H1型尿液分析仪与urine-H尿试纸条,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上机检测;镜检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方法操作:取10ml新鲜混匀尿于离心管,转速1500r/分离心5分钟,留沉渣0.2ml,混匀后吸取20μl滴入载玻片,覆盖18mm×18mm的盖玻片后镜检,2小时内检测完毕。细胞数取10个高倍视野所见的最低和最高值。
正常参考范围:尿液自动分析仪:RBC阴性;显微镜镜检:RBC 0~3/HP,超出此范围视为阳性。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资料进入SPSS11.0统计软件包,采用配对分类资料的 X 2检验。
结果
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灵敏度86.26%,特异性91.85%,假阳性率8.15%,假阴性率13.74%。两法比较 X 2=6.72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320例尿样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见表1。
女性血尿高于男性, X 2=9.07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比较:男、女尿红细胞阳性检出率,见表2。
讨论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虽然在检测尿液红细胞时作为过筛试验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好方法,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而显微镜也有其无法克服的缺点。由于仪器、温度、标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引起干化学法假阳性或假阴性的通常占10%左右,本组资料显示假阳性率8.15%,假阴性率13.74%,干化学法与镜检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与报道尿液分析仪的敏感度、特异性基本相符。而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可能的主要原因是干化学法对红细胞属于间接检测,无法判断红细胞形态特征及血尿来源,还受仪器、试剂的质量问题或其他干扰因素影响,如肌红蛋白尿,尿道中微生物的过氧化物酶、存放时间、大量维生素C或高比重尿、蛋白尿等。尿液镜检法则可以排除大多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并可发现各种异常细胞和管型,是对仪器检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据文献报道,尿沉渣有形成分男女间存在差异,儿童与成人间存在差异。本文所测结果显示,女性血尿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性别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1标本问题:在留取标本时,不同时段尿液结果会引起误差。如女性生理期、剧烈运动以及药物服用等。2尿路感染:可发生于所有人群,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尤以中老年妇女居多,且镜下血尿见于40%~60%急性尿路感染的患者,而女性作为一群特殊群体,其解剖生理因素可能是女性尿路感染比男性更普遍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在检测尿液潜血时作为过筛试验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好方法,但决不能替代镜检法。同时,由于性别因素,尤其是女性特殊的解剖生理因素,实验室应针对不同的人群,根据自身条件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的正常参考范围,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何素稳.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与镜检红细胞的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2):40-41.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4-300.
3罗嘉陵,董芳,李林,等.尿液干化学分析技术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0):1583-1584.
4陈盛林.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的影响因素[J].临床检验杂志,2000,18(1):59.
5丛玉隆,马骏龙,邓新立.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研究体会[J].临床检验杂志,2001,4(4):241.
6丛玉隆,马骏龙,岳秀玲,等.中国健康人尿液显微镜检测法有形成分结果调查[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2):83.
7曲爱华,夏兵.常见的非外伤性血尿原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3,1(1):15.
关键词干化学法镜检红细胞潜血性别因素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不同操作人员之间的误差以及诸多因素的干扰,可能造成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在不考虑干化学法检测潜血是否阳性,对1320例患者的随机尿样采用尿液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联合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性别因素对尿液红细胞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9~11月在门诊体检的患者随机尿样1320例,男703例,女617例,男女性别比1.14:1;年龄20~65岁,平均43.5岁。
仪器与试剂:干化学分析法:尿液分析仪及urine-H尿试纸条。镜检法:采用OLYMPUS CHK型显微镜。
方法:干化学法:工作前先做仪器的每天质控,结果在控。所有测试均使用华晟H1型尿液分析仪与urine-H尿试纸条,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上机检测;镜检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方法操作:取10ml新鲜混匀尿于离心管,转速1500r/分离心5分钟,留沉渣0.2ml,混匀后吸取20μl滴入载玻片,覆盖18mm×18mm的盖玻片后镜检,2小时内检测完毕。细胞数取10个高倍视野所见的最低和最高值。
正常参考范围:尿液自动分析仪:RBC阴性;显微镜镜检:RBC 0~3/HP,超出此范围视为阳性。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资料进入SPSS11.0统计软件包,采用配对分类资料的 X 2检验。
结果
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灵敏度86.26%,特异性91.85%,假阳性率8.15%,假阴性率13.74%。两法比较 X 2=6.72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320例尿样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见表1。
女性血尿高于男性, X 2=9.07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比较:男、女尿红细胞阳性检出率,见表2。
讨论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虽然在检测尿液红细胞时作为过筛试验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好方法,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而显微镜也有其无法克服的缺点。由于仪器、温度、标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引起干化学法假阳性或假阴性的通常占10%左右,本组资料显示假阳性率8.15%,假阴性率13.74%,干化学法与镜检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与报道尿液分析仪的敏感度、特异性基本相符。而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可能的主要原因是干化学法对红细胞属于间接检测,无法判断红细胞形态特征及血尿来源,还受仪器、试剂的质量问题或其他干扰因素影响,如肌红蛋白尿,尿道中微生物的过氧化物酶、存放时间、大量维生素C或高比重尿、蛋白尿等。尿液镜检法则可以排除大多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并可发现各种异常细胞和管型,是对仪器检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据文献报道,尿沉渣有形成分男女间存在差异,儿童与成人间存在差异。本文所测结果显示,女性血尿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性别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1标本问题:在留取标本时,不同时段尿液结果会引起误差。如女性生理期、剧烈运动以及药物服用等。2尿路感染:可发生于所有人群,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尤以中老年妇女居多,且镜下血尿见于40%~60%急性尿路感染的患者,而女性作为一群特殊群体,其解剖生理因素可能是女性尿路感染比男性更普遍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在检测尿液潜血时作为过筛试验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好方法,但决不能替代镜检法。同时,由于性别因素,尤其是女性特殊的解剖生理因素,实验室应针对不同的人群,根据自身条件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的正常参考范围,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何素稳.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与镜检红细胞的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2):40-41.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4-300.
3罗嘉陵,董芳,李林,等.尿液干化学分析技术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0):1583-1584.
4陈盛林.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的影响因素[J].临床检验杂志,2000,18(1):59.
5丛玉隆,马骏龙,邓新立.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研究体会[J].临床检验杂志,2001,4(4):241.
6丛玉隆,马骏龙,岳秀玲,等.中国健康人尿液显微镜检测法有形成分结果调查[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2):83.
7曲爱华,夏兵.常见的非外伤性血尿原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