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县黄金梨冬春季低温冻害气候特征及防冻对策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以2015尖扎县气象站的气象观测数据,根据本地冬春季节气温变化特征等资料,着重分析黄金梨冬春季低温受冻的成因及规律,制定相应防冻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尖扎县;黄金梨;冬春季节;防冻对策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4–0078–02
  黄金梨作为新水果品种,具有成花易、结果早、抗逆性强、形状美观、果肉多汁的特点,在消费市场备受欢迎。尖扎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境内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河谷、低山丘陵和中高山地地域的垂直差异明显,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7.9℃,年日照时数达4 430 h,年平均降水量为387.5 mm,无霜期为185 d。该县全年气温变化趋势适合黄金梨进行大面积种植,春季均温在10℃~14℃之间,可满足黄金梨开花期和坐果期的温度条件要求,夏季气温有利于果实膨大,而秋冬季气温基本可满足黄金梨的自然休眠期需求,但会受持续性低温天气影响产生冻害。县域内光照资源充足,日照时长季节性差异小,充足的光照利于提高黄金梨品质。降水集中于4—8月,与黄金梨需水临界期基本符合。黄金梨作为新引进的品种,为该县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商机,所以对尖扎县冬春季气温进行分析论证,因地制宜提出防冻对策十分必要。
  1 黄金梨冻害规律
  黄金梨冬春季节受冻一般是温度骤降至冰点以下,植物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水分结冰,导致原生质内部结构受损或脱水,变性凝固造成细胞膜的相变及膜系统结构的破坏,而使植物受伤甚至死亡。在梨树生长过程中会遇到突发寒潮和持续性低温天气,黄金梨的受冻程度与降温幅度、低温持续时长、结冰融冰快慢有关,低气温状态持续超过一段时间或融冰过程中气温突然回升会导致严重冻害。黄金梨的抗寒能力在现蕾期最强,开花期次之,幼果形成期最弱。梨树开花结实期各器官低温冻害临界温度分别为花蕾期-4.2℃~2.3℃,开花期為-2.2℃~1.5℃,幼果期为-1.5℃~1.2℃。含苞未放的花可最低耐受半小时-2.3℃的低温状态,幼果形成期可忍受半个小时-1.7℃的低温状态。梨树从开展期至开花期均有遭受冻害的危险,在此期间-1.5℃以下的温度均可造成器官损伤,且随着花期推进,抗冻能力下降。
  1.1 花期气温变化趋势
  由于尖扎县黄金梨初花期和盛花期均在4月,且花期冻害较为严重,因此,单独分析4月尖扎县平均气温为9.6℃,气温演变趋势有明显的上升特征,但不显著,升温速率为0.068℃/10 a。近50年来,尖扎县4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较大(表1),除20世纪90年代气温低于平均气温0.7℃外,其余年代际均温与平均值略高或持平。特别是最近10年升温明显,高于历年平均值0.5℃。尖扎县4月平均最低气温和均温的变化趋势一致,为U字型变化。但最低气温的变化幅度大于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均值为1.98℃,对其进行线性拟合,得出趋势方程为y=0.0105x+1.7478,升温速率为0.1℃/10 a。4月极端最低温变化趋势为波动中上升,其上升幅度要大于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对极端最低气温进行线性拟合发现其趋势方程为:y=0.0487x-6.121,即尖扎县4月极端最低气温升高速率为0.4℃/10 a。近10年来,4月极端最低气温距平为1.3℃。花期冻害可导致梨花凋零、授粉活动弱化、花粉活性不强,花器官受冻易出现畸形果实。花期最惧霜和霜冻,该县花期时段出现持续性低温天气的概率为75%,而造成冻害的气候概率为36%。一日最低气温在2℃以下时,会出现低温冷害;在0℃以下时会发生低温冻害,在-2℃以下时或出现严重冻害[1]。1971—2020年各年代际在梨树初花期气温低于-4℃的严重冻害持续时长分别为11、14、8、5、3 d,低于-2℃的中等冻害持续时长分别为28、29、24、23、18 a,低于0℃的轻度冻害持续时长分别为50、47、44、43、42 d。梨树盛花期严重冻害各年代际持续时长分别为1、2、3、1、1 d,中等冻害持续时长分别为3、8、12、5、3 d,轻度冻害持续时长分别为7、19、18、12、11 d。梨树终花期严重冻害持续天数仅在20世纪90年代有2 d,各年代季中,中等冻害持续时长分别为3、3、2、4、1 d,轻度冻害出现天数分别为15、7、16、15、6 d。可见,随着花期的终结,梨树受冻害的几率在逐渐减小[2-3]。虽然最低气温呈现升温趋势,但极端最低温出现频次在增加,而且其变化幅度大,所以花期受冻害的风险在增加。
  1.2 越冬冻害
  在11月至次年早春期间,由于强降温导致气温低于梨树所能承担的下限温度而出现枝叶冻伤,严重者整株死亡。尖扎县黄金梨越冬冻害主要表现为幼树受冻,在秋末冷空气来临过早或早春冷空气来临较晚的年份尤为明显。近几年的越冬冻害多因强冷空气来临过早,降温幅度大而此时梨树正在生长,抗逆性较差导致枝叶受损。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时48 h内降温幅度超过10℃,或最低气温骤降至-9℃以下,或持续72 h以上温度小于-6℃均可出现冻害。
  2 黄金梨低温冻害防御对策
  2.1 完善冻害防御服务体系
  气象局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并对本地冻害多发区域进行灾情总结,从而为科学防冻提高参考。围绕黄金梨冬春防冻气象服务需求,研究黄金梨经济产出模型,确定越冬期冻害、春季霜冻气象灾害的定量指标,并研发了黄金梨低温霜冻气象指数保险方案,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启动数字化监测系统。此外,大规模建设气象观测站,全面开展云雾、光谱成分、土壤墒情、负氧离子、大气成分、病虫害、种植管理等立体观测。气象局工作人员需就全县各黄金梨种植区受冻情况、种植园墒情和病虫害情况开展调查,为种植户提供低温冻害防范、梨树管理等建议。
  2.2 选择适宜品种及种植区
  种植区最好选在适当小气候环境区域内,这些区域容易积滞空气,因此应避开地势较低及风口位置,最好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向或东南向。在培育防护林时,防护林宜采取乔木和灌丛混杂的模式,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黄金梨品种,最好选取开花晚的品种栽培。
  2.3 种植管理
  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同时氮、磷、钾搭配合理,全年用量比例为1∶0.5 ∶1左右,生长后期一定要控制氮肥的用量,使树体健壮,如此入冬后才能及时停长,枝条发育充实,提高抗冻能力。入冬前要对果园进行冬灌,一方面可以增强树体抗冻能力,另一方面可利用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增强果园对气温变化的缓冲能力,同时可防止来年出现春旱,造成抽条的情况。同时,对树干进行涂白,主要部位是主干、主枝、大枝。冬季在果园树盘上用作物秸秆、绿肥等进行覆盖,一般覆盖10~20 cm,或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同时还要防止秸秆着火,如此可有效提高地温,防止果树冻害的发生。刮树皮可除去大部分在树皮缝内越冬的病虫害,减轻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促进树体新陈代谢,有利于果树的正常发育。但过早刮树皮会导致露出里层嫩组织,容易出现冻害,因此,刮树皮可在2月下旬至3月初进行,且刮树皮注意不要太重,一般掌握树皮露白即可。必要时进行果园熏烟,清除积雪,提高果园小气候温度。大雪后需在化雪前清除树上积雪,防止消雪降温使果树产生冻害。
  参考文献
  [1] 马明臻,吕圣金.梨花期冻害分析及预防[J].中国农业信息,2013(11):105.
  [2] 彭立华.预防黄金梨冻害的有效措施[J].果农之友,2015(1):48.
  [3] 李文娟.预防黄金梨晚霜冻害的有效措施[J].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7(1):51.
  责任编辑:黄艳飞
其他文献
摘要 以2019年6月9—10日永安地区的大暴雨为例,综合分析与本次暴雨相关的环流背景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及物理量场特点。结果显示,本次暴雨孕育于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界和低空切变南部暖区内,500 hPa中高纬度为一脊一槽,低层850 hPa流场特征为西南暖湿气流、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东向路径冷空气三股气流的结合。东侧冷平流的持续输入和低空急流的发展导致对流层结构不稳定加剧,易出现强对流天气。700 h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环境保护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议题,作为环保体系之一的大气环境监测,其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知;结合了现代激光技术及传统雷达技术的激光雷达技术以它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大气环境监测及气象领域的应用中占领一席之地。本文阐述了激光雷达技术的概念、分类、特点等内容,简述了大气环境监测的意义和现状,并综合探讨了激光雷达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气象要素监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摘要 气象工作是为农服务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形成本地特色服务品牌,切实履职发挥建设性作用值得分析。本文以河池市宜州区气象为“三农”服务实践为例,研究气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现状和特点,把握“三农”生产需求,完善气象服务内容及方式,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关键词 河池市;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
摘要 利用 2015—2017年春节逐时的孝感、武汉、随州环境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孝感市地面气象观测站日、时气象要素,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及武汉探空数据。孝感春节期间气压、气温的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是很显著,中层的逆温对污染物的扩散影响不明显;近地层的逆温如果是由中层暖湿气流和低层降水共同影响造成的,降水對空气污染物的清除作用更显著;近地层的逆温如果是由于晴空辐射造成的,逆温将极不利于空气
摘要 本文根据小金县2000—2020年气温、降水、空气湿度等气象资料,分析得出这些气象要素在有利气象条件的配合下,可使得森林可燃物含水量偏低,易发生森林火灾,并提出森林火灾产生发展的机理和要素关系特征规律。  关键词 森林草原火险;干旱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S7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4–0076–02  森林草原火灾是威胁地球生态的主要灾害之
摘要 利用盐津国家气象站1961—2020年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经过新旧站点海拔订正,采用线性倾向率、滑动平均、异常分析、M-K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盐津60年来的年、季、月平均气温和极值、高温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加以统计降水、日照情况,旨在探索气温变化原因同降水、日照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来年降水和日照均呈现减少的趋势,年降水1 134.6 mm。年平均气温为17.8℃,且整体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