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孩子在花丛中玩耍,追逐飞来飞去的蝴蝶。突然飞来了一群蜜蜂,发出“嗡嗡”的响声。孩子们非常好奇:为什么蝴蝶飞舞时没有声音,而蜜蜂飞舞时会发出“嗡嗡”的响声呢?于是三个孩子回家后,各自向他们的父亲请教了这个问题。第一个孩子的父亲说:“只要在学校考试能考好成绩就行了,其他的事你管那么多干吗?”第二个孩子的父亲回答道:“因为蜜蜂的翅膀扇动得比蝴蝶的快。”第三个孩子的家长,没有直接做出正面回答,而是取出一张纸,他先慢慢地抖动,纸没有发出声音,接着加快抖动速度,纸发出了“哗哗”的响声。孩子看后,想了一会,又自己抖动纸,然后兴奋地跳了起来,他将答案告诉了父亲。
  这个故事使我感慨颇多,孩子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新知识,了解和认识世界。但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最适合学生发展呢?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怎样的环境呢?是像第一个父亲那样只关心考试成绩?还是像第二个父亲那样,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或者像第三个父亲那样,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呢?笔者经过几年“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实践,深切感受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必要性。下面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其实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将客观的知识转换为主观的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我在数学课堂注入了一种新的理念: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去找答案。例如教学《平行》内容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例如短跑、双杠、跳远,然后让他们举出生活中带有“平行”特征的例子。如商场中的手扶电梯、铁轨等,然后诱导学生观察每个情境中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把学生观察的焦点,由形象思维引向对书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抽象思维,从而获得“平行”这个新的概念。又如教学《平面图形的密铺》时,考虑到学生对“密铺”这一概念比较念陌生,于是我从生活中挖掘“密铺”的实例,新课引入时这样导入:“请你描述家中客厅或卧室地面是用什么材料铺成的?”问题一出,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是用木地板,有的说是用瓷砖。我接着问:“大家留心过没有,每一块瓷砖或木地板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大小和形状相同。”看着学生已“上钩”,我接着问:“师傅用什么方法拼接木地板或瓷砖呢?”由此引入“密铺”的定义。事实表明,教师创设一个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一个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情境问题,就能诱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从指导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培养学生进行数学的探究性学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要求,应该着力给学生提供或创设与生活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以利于学生去参与、探究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学生自己可以做事情,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试一试。例如在教学《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中,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所示,一座大山的两侧有两个村子,一个在A处,一个在B处。有一天,一个村民想测量一下A村到B村的距离,你能帮助他想出一个好办法吗?”
  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学生甲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看法:“我过A点引线段AD,再过B点引BE平行于AD且BE=AD,然后连接DE,如图2所示,只要量出线段DE的长度就行了。”紧接着学生乙走上讲台说:“我过A点引一条直线AF,过B点作BD⊥AF于点D,在直线AF上截取DE=DA,连接BE,如图3所示,由于△ABD≌△EBD,所示AB=BE,量出线段BE的长度就得出A村到B村的距离了。”“老师,我还有另一种方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到黑板前,演示他们的方法。在这一连串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仅仅起到一个“导”的作用。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了答案,这些经过学生自己探究而学会的知识,会在他们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教材新教法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们已不满足于课堂45分钟的探究与交流,渴望老师引导他们能更独立地进行一些数学探究和动手活动。时势如潮,数学作业悄然“变脸”,单一机械训练普遍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数学小制作、社会调查、数学小报及论文等,极具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点亮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在《平行》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设计一张迷宫图,在确定位置之后,给学生布置“如何到你家”的作业,让学生借助画图来表示从学校到自己家的具体路线,借以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概念,学生兴趣盎然,甚至互约到家里玩时彼此间特意叮嘱:“别忘了我家的路线啊!”一位男生平时不太想学数学,但这次画图设计挺认真,也富有创意,我抓住机会及时表扬他,他在总结时也很自信:“我画图很棒,以后我在其他方面也要努力。”总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能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数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例如教学《a表示什么》时,先让学生动手搭正方形,亲自操作与思考,经历探究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棒的根数之间的关系的过程,然后安排小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探究一般规律的必要性,最终形成初步用符号表示。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方式使得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争。比如讲授《打折销售》时,我有意识地将这一节内容安排在周一进行。上个周五将表格发给学生,要求他们以数学活动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去任何一个有打折销售的商店,逐项填写表格中要求的内容,然后按要求设定问题,并求解,最后填写本人评价。在周一的数学课上,他们交流调查体会、编题的技巧,然后轻易地解决了课本提出的问题,成功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他们感受到了走出“教室”学习数学的魅力。
  布鲁纳曾说,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把学生变成小型的书库,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会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更重要,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的精神,这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真谛。
  (作者单位:玉林市玉州区南江镇苗园中学,广西 玉林,537000)
其他文献
广西北海市北海中学位于美丽的沿海开放城市——珠城北海,是一所享誉桂粤的历史名校。学校创建于1926年,现有教职工19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90人,学校教师来自全国21个省、市;现有
头暖  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脚暖  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摘 要】体验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从体验和反思中获得进步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体验学习的过程与结构理论,提出明确体验学习的类型、注意体验学习活动过程的衔接、把握体验学习成功的关键三个要素,突出体验学习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原则。  【关键词】体验学习 小学科学教育 研究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体验性要求的学习目标,从三个层次(经历、反应、领悟)强调科学学习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