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0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试教育一度为我国在建设初期提供了大批可用之才,随着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社会大肆宣扬应试教育,学校也根据上级指令强制要求教师的教学进程和教学安排,这与社会主义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人们应当看到应试教育背后的缺点和弊端,及时止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应试教育;体制化;教育资源;全面发展
  一、何为“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应付考试为目的思想与行为[1]。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教育质量,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应试教育”是对当前我国教育弊端的概括,实质是指教育筛选功能的过度张扬对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侵害,或单纯按照高一年纪学校选拔新生的需要,以应考为目的,违背教育规律的一种训练活动[2]。
  二、“应试教育”存在之因
  (一)阶层的传承性
  历史上的等级制度、现代社会的科层组织,从横截面上看是固化的不平等结构,从纵截面上看,则是不平等的结果,从而得出不平等是不平等的原因的结论[3]。换句话说,父辈所换来的阶级地位就是个人成长的大环境,父辈的阶级、交友圈子很大程度上也在影响着个人。在个人还无能力立足社会时,其所有的资源都是父辈提供,不打破那个圈子,或不进入到另一个阶级,个人很大可能会重复父辈的生活。
  (二)“学历社会”的背景
  应试教育从较为长远的角度看,是为了获得学历文凭,为了获得社会分层中有利位置而提前了的竞争[4]。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倾向于认为拥有高学历的人各方面条件都比普通学校的学生要高,但文凭不直接等同于能力。我们恐怕不能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截至目前为止我们还在为“扫盲”“普九”而奋斗[5]。
  (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
  在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下,教育就变成了一种稀缺的人人都想要争夺的资源,。在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而更加显得教育资源可贵。劳动力市场有限,人口过多,东、中、西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及教育政策向某些地方及院校有所倾斜。从世俗的角度看,好的教育是帮助个人在正向的社会流动中获得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教育[6]。
  (四)高考的固定模式
  每年的高考题型有规律可循,“万变不离其宗”,高考科目注重统一化标准化,答案注重唯一性,正因为其有规律,所以才衍生出一大批研究高考命题的人。因为高考命题的程式化,所以确实存在高考的应试技巧,懂得这种应试技巧的学生,确实可以在高考中多捞几分,这正是“应试教育”赖以存在的原因[7]。
  三、“应试教育”的弊端
  (一)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知识结构残缺
  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彼此相互联系,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片面重视智育而忽视其他几育的现象层出不穷。社会主义对教育的要求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学生,使其在思想品德、文化层次、劳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都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重视考试课程,轻视甚至取消非考试课程的做法,极大地破坏了学生课程结构的科学性、一体性和连贯性,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残缺不全。
  (二)着眼于少数学生,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发展
  应试教育下,看似一个班的学生在接受同样的教育,实则老师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尖子生上。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期待可以转化成推动学生努力进取的强大动力,并导致学生学业的成功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因而,教师对这三类学生不同的态度,就造成了他们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三)阻碍了学生主动地、个性地发展
  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学校和老师承受的压力也在增大,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为了在考试中获胜,在教学中必然存在着许多违反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如单纯重知识的灌输、重内容的记忆、重理论的重复等。学生的时间全被学习填满,使其活拨主动地发展成为空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除应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層次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较好的抗打压能力、较强的社交能力、一定的质疑能力等个性品质。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很难顾及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本培养不出来所谓的个性品质。
  (四)扩大了学校间发展的不平等
  “十年浩劫”结束时,国家决定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国范围内恢复一批重点学校。这种做法对于人才的快速培养和适应经济初步发展的现实情况相当见效,但随着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上级领导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在重点学校,这也就使得一部分急需政策扶持的学校发展前景不乐观,生源不稳定,学校发展举步维艰。
  四、结语
  社会在发展,国家的教育改革也应紧随其后。虽然应试教育有其缺点,素质教育也只是被当作口号,但国家在日益强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以后的教育制度会变得更好呢?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一些教育探索正在打破“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通过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和实践教学贯通教学与教育,从课改走向了教改。这些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昭示着中国教育的希望[8]。只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国家出台号召教改,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各大高校纷纷尝试改革,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机结合,重新定位好办学的起点,教改和课改就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6]黄国勋.唐佐明.应试教育成因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5):60-63.
  [2]黄路阳.论教育的筛选功能与应试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60-64.
  [3][4][7]周作宇.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5):85-91.
  [5]应学俊.“应试教育论”可以休矣[J].全球教育展望,2006(09):23-29.
  [8]杨东平.重新认识应试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02):2-7+187.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内容的选择可以说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关联。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的,同一篇課文,确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就可能截然不同。本文就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吆喝》这篇课文为例,试着说明确立教学目标与选择教学内容的之间联系。  关键词:教学;目标确立;内容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第二部分就是“课程目标与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维度出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
为解决企业间数据格式异构性,充分利用数据,提出了实现多企业数据查询的两种方法,统一数据库法和映射字典法,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企业产品数据模型进行分类,重点
摘 要:根据地处鲁东南地区的临沂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分布特点、赋存类型以及开发利用状况等,分析当地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部地区超采现象严重、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建设不足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临沂市;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可持续利用  引言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截至2015年6月,临沂市地表水资源总量51.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3
摘 要:路桥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路桥施工;成本控制;责任成本管理  引言  公路施工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由于公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主要在施工现场,所以,成本控制主要指项目经理部对施工过程中对材料、机械
当我写上这个题目时,我的心情是相当沉重的,而农民生存状态的日益严峻,又迫使我不断增强奋笔疾书的使命感。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国家,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最大问题。半个多世纪来,中国农民事实上已经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农民从“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下解放出来,做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包产到户的创举,使农民从饥饿半饥饿中解放出来,逐步过上了温饱和小康生活;村民自治的推行,
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取30例轻度、中度、重度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甲、乙、丙组,在抽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
近十年来,我国英语修辞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已出版的修辞专著来看,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专门讨论修辞格的,如徐鹏(1996),李鑫华(2000)等;一类是专门探讨修辞比较的,如胡曙中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政治生命线,是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它能够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