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mi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常态下,产业升级主要集中于利用市场手段化解产业风险以及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对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技术创新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推动并极力提高我国技术创新水平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2-000-01
  一、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处在国际产业调整的大环境中经济新常态的核心是把经济的目标增长率调低至7%左右,结束以往长时期近10%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深化改革,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势在必行。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直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的调整,总体上有了不小的成效,但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和国际产业调整的步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呈现出以下的特征:
  (一)封闭型调整
  封闭型调整是产业自成体系的调整,是针对已存在的产业结构矛盾,基于对国内生产领域产业间的经济联系的考虑而进行的适应性调整。
  (二)增量调整
  我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是根据国家的计划政策将投资投向国家急需发展的行业而没有让生产要素在市场的主导下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与行业间自由流动重组的适增量调整。
  (三)政府主导调整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主要靠国家的计划手段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
  (四)全面调整战略
  长久以来我国产业发展的目标是追求完整的产业体系,实行的是全面建设战略,这是决定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封闭型调整,但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条件下,我国再实行的这样的调整战略不仅不能合理配置资源而且跟不上国际经济的发展。
  三、新常态下急需升级和培育的三大产业
  新常态下,产业升级主要集中于利用市场手段化解产业风险以及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无疑会使经济
  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而新支柱产业的培育又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一蹴而就。新常态下三大产业急需进行升级和培育: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
  (一)服务业
  服务业是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强于工业和农业的产业,对于在经济增速放缓时解决就业并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特殊意义,同时服务业也是典型的劳动者报酬占比较高的产业。
  目前,我国服务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垄断问题,垄断带来的供给不足使中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服务业长期处于垄断状态非常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每个服务业服务对象的需求千差万别,而垄断部门经营必定带来供给不足、效率低下和行业不公平竞争。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日益枯竭和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以及新能源产业在基础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和所表现出的巨大前景,在未来一段时间国家将会积极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现代制造业
  现代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五大产业:飞机制造产业、高铁装备制造产业、现代船舶制造业、核电装备制造产业、特变高压输电装备制造产业。
  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
  我国经济发展在快速发展的背后还存在不少诸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我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创新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技术创新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推动并极力提高我国技术创新水平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我国政府应健全法律、完善法规、规范市场运作,使风险投资事业能够按照市场机制的方式运作,建立符合市场规范的技术创新体系包括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风险投资体制、制度创新体制等,加快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努力形成结构优化、管理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运行机制,从而政府可以调控、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二)深化企业改革,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决策、投资、开发和应用主体。我国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使技术创新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价值链中,完善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在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是将科学和发明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国应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双边或多边的技术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的直接结合,着力打造多位一体的自主创新体系,积极推进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各类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大力促进产学研的相互结合,最大限度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四)振兴教育事业,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创新人才
  国家经济各种形式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创新人才是保证科技创新有不竭动力的关键,科技创新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则要依靠教育。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是一个全球化问题,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针对我国实际情形,明确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贯彻科技优先战略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参考文献:
  [1]袁媛.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3):82-84.
  [2]赵学峰.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原则[J].长春医学,2006(2):41-42.
  [3]梁洁.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和产业,2005(12):36-39.
  [4]王乃静,王立平.论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调整[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24-25.
  [5]杨蕙馨.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王桂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背景与新思路[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6):10-13.
  作者简介:郭昭弟(1994–),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学历:2013级本科生,金融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国际贸易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限制竞争的问题,限制竞争问题对于国际贸易是否能够公平、公开、公正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会出现限制竞争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际经济贸易中反垄断法必要性的了解,进一步分析反垄断法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反垄断法;限制竞争  中图分类号:D922.294 文献识别码:
小学是学生身体发展的关键阶段.只有不断加强体育锻炼,才能增强体质,为学习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上网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体育锻炼的时间,这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25所,始建于1965年10月26日,是我国集电、光、机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研究生产实体.40年来,25所先后承担了多种国防型号的研制和生产任务,并大
我院用氟康唑顿服结合阴道冲洗的方法,治疗妇科手术前常规检查发现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6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rn1对象与方法rn1.1对象2000年4~11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K均值算法的特点,尤其是其不足之处。并针对其现存的几个明显不足,提出了可以优化的思路和基于该思路的改进方法。力求在现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K均值算法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关键词:K均值算法;算法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植物生长条件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2-000-02  在这信息大爆炸的“
根据、和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09年第一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失业人员子女教育呈现出边缘化趋势.失业人员子女教育环境欠佳,教育支持与教育环境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社会排斥与自我认同是造成失业人员子女教育环境欠佳的重要原因.消除社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2季度依法对北京市生产领域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开展了监督抽查工作。此次抽查依据GB/T9756—2001《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GB1858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