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编译 王惠云 1887年,高更在马提尼克度过了夏秋两季,在这段时间里,高更强化了以往作品中偶尔出现的装饰技巧。几年来,他一直与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而现在,无论是地理区域,还是创作风格。他都与印象派分道扬镳。马提尼克岛强烈的光线、鲜艳的色彩、以及无处不在、赏心悦目的丰富植物,这些都激发了高更的装饰情怀。 这幅风景画被处理得宛如一幅挂毯,茂密的丛林、绿色的树荫夹杂着暖暖的黄色,这一切都使画面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译 王惠云
1887年,高更在马提尼克度过了夏秋两季,在这段时间里,高更强化了以往作品中偶尔出现的装饰技巧。几年来,他一直与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而现在,无论是地理区域,还是创作风格。他都与印象派分道扬镳。马提尼克岛强烈的光线、鲜艳的色彩、以及无处不在、赏心悦目的丰富植物,这些都激发了高更的装饰情怀。
这幅风景画被处理得宛如一幅挂毯,茂密的丛林、绿色的树荫夹杂着暖暖的黄色,这一切都使画面独一无二、无法复制。所有的景物都被简化成相互重叠的平面图案,景物的边缘或参差不齐,或光滑圆润,从而产生一种韵律,这种起伏的韵律从前面的道路一直延续到远处的山峦和天空。高更将印象派的间断笔触放松、变宽,也抛弃了印象派的光影效果。画面厚重的色彩,不仅不彰显画面,反而似乎渐渐渗透到浑然一体的质感平面中。
其他文献
小时候,徜徉在杂货店花花绿绿的布匹堆里,我总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我用妈妈裁衣服的废布头做剪贴画,或者给我的娃娃做裙子。看到我对针织感兴趣,妈妈给我报了一个法式刺绣兴趣班。 刺绣班的老师是一个法国人,每周五下午在我们小学开课。那时候,周五我们只有上午半天课,这就意味着我在大家走后还要留下来。老师教我们用颜色淡雅的亚麻线在手巾上绣花。在她手里如此简单的事,轮到我自己操作就变得太难了。好几周过去了,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只是曾经的那个孩子,这个孩子造就了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一切、现在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生活。 ——郎恩·乔瑟夫 对于伊朗电影史而言,《小鞋子》(《Children ofHeaven>>)已然风光无限,独占鳌头,荣获1999年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在多伦多、香港、伦敦、纽约等18个国际电影节上荣获11项大奖。它是《时代》杂志年度十大影片之一,创下美
《矛盾而迷恋的爱——莱蒙托夫少年时期的爱情及苏什科娃组诗》一文(见《世界文化》2010年9月刊)所说诗人对苏什科娃的爱,主要还是一个少年对一个美丽的青年女性自然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天才的少年诗人对理解自己的知音的寻觅,这种爱尽管热情,但不炽烈,更由于女方不理解自己而深感失望,因此即使失恋也不会痛彻心扉,但他随后对伊万诺娃的爱,却是激情满怀,发自心底的。 纳塔莉娅·费奥多罗芙娜·伊万诺娃(18
毫无疑问,达·芬奇是一位人类历史上的天才。当人们评论达·芬奇的天才时,一位学者说:“达·芬奇像一个在黑夜中醒得太早的人,这时其他人都还在酣睡呢!”1910年,弗洛伊德研究了这位历史上的天才人物,出版了《达·芬奇的童年回忆》一书,为人们开拓了一个艺术品鉴的新视角。弗洛伊德一直对达·芬奇感兴趣。这位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拿起精神分析的手术刀,对达·芬奇的艺术天才和对完美的追求进行了精确分析。 天才对美和
一张严肃而专注的脸孔,一袭侍者的黑白装束,一双温柔而夹带力道的手,在冰冷僵硬中演绎化朽为神,在无知无觉中上演一丝不苟。日本人独有的礼节给予死亡一份诗意畅想,为生者绵延儿女情长。 难言小林大悟是入殓师或是艺术家,他为影片融入肮脏与神圣、诙谐与凛然、天籁与死亡。昂贵的大提琴出生便面临夭折,现实世界的反复无常背叛梦想十月怀胎,瞬间成为大悟用双手葬送的第一次死亡。经他双手葬送的,还有身兼生命和食物的章鱼
20世纪以来,美国史学经历了从特纳边疆学说到西部历史研究、新西部历史研究以及当今环境史研究的演进,追寻这一学术脉络的生成与流变,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美国史学趋势的内在理路。然而我们习惯于以“后见之明”看待特纳边疆学说的深远影响,却忽视它提出之初的学术背景及其遭际。实际上这一新学说最初在低谷中发出,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回音,并逐渐汇聚成时代最强音。这正是本文“重返历史现场”进行回访的主旨所在。 1893
“唐宁街10号”,很多人都说这是全世界最出名的地址,但问题是它为何是个“地址”呢?想想看,白宫、中南海、凡尔赛宫、克里姆林宫……全世界有哪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官邸是有地址的呢?就算有,肯定也都被这个宫那个府的响亮名号遮住了。只有英国首相办公居住的地方不叫首相府,却以地址著称,活似个民宅。但事实上也就是一个民宅模样。 唐宁街10号(英语:10 Downing Street),位于英国首都伦敦西敏市西敏
日机轰炸下上海南站的儿童(1937年,王小亭摄) 1937年8月28日正午,日本军机轰炸上海火车南站,不断俯冲袭击,投弹20余枚,炸死平民250余人,伤者无数,沪杭铁路交通枢纽尽毁。照片中,一个满身是血的儿童在剧痛和惊恐中号啕大哭,身边只有被炸毁的车站月台和过街天桥。 照片的拍摄者王小亭回忆道:“铁轨上、月台上到处是炸死炸伤的人,断肢残体处处皆是,只是由于工作,才使我忘了所看到的东西。我停步装
一、坐船过红海 从沙特首都利雅得开车去西部的吉达港,并不都是平坦的沙漠公路,当中居然有两段山路,其中一段的景观颇有些美国中西部山地的味道,路边矗立着陡峭巨大的山石;而另一段接近吉达港的山路却弯道多多,忽高忽低,跑过这段山路,便看到吉达港了。 我到吉达港时,天已经黑了,根本没有看清这个港口是什么样子。第二天早晨起来吃过早饭后,就驱车直奔吉达港口,将车辆交给当地的海关工作人员,由他们负责装船运
身体的残疾无疑是令人惋惜和痛苦的。而对于敏感的艺术家来说,残疾所带给他们的也许不仅仅是痛苦,就好像基因突变,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高凤翰和劳特累克就是两位因为残疾而迸发出无限创作灵感的艺术家。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山人、南阜左手等。他工诗文,擅书画,精篆刻,擅制砚,是“扬州八怪”之一,由于晚年右臂瘫残,而用左手作画,更加闻名。高凤翰出生在一个官宦、书香、亦农亦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