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机制研究

来源 :自然灾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全球的气候变暖、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以及人口的膨胀,人类将面临日益严峻的灾害损失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同时我国的灾害补偿方式与手段较为单一和落后,构建科学的灾害补偿机制与模式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从理论和实证上讨论了自然灾害及其效应,并比较了国家灾害补偿机制、市场风险转移和分摊机制,以及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混合机制及其特点。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应该建立政府诱导型的自然灾害补偿机制。
其他文献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下的抗火性能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保证,但是如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构造措施不合理,也将大大降低结构的抗火性能,甚至引起预应力失效.通过非线性有限
监测和诊断大型工程结构的健康状况,评估其安全性已成为未来工程的必然要求。基于利用局部反应监测结构局部性能的设想,利用应变模态的局部性特点进行结构的局部损伤诊断。首先
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概率理论应用于震害预测之中,建立了模糊概率的震害预测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单层砖排架柱厂房进行了震害预测;算例表明,该预测模型概念清晰,计算简单,效果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生命伤亡。专业化的震后紧急搜索救援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是防震减灾体系不可或缺的
根据地震勘探结果,提出了西安地裂带由一条主地裂缝和一条规模较大的次级地裂缝组成.次缝位于主缝上盘,具有北倾北降的正断裂性质,并与主缝断裂呈"丫"字型构造,在深度300~500m
非政府组织是中国减灾领域的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最早将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介绍到中国,并促成了政府行为的实施.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是政府工作的补充,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本文对冬小麦品种抗霜力鉴定与霜冻害防御新对策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冬小麦发育进入拔节期和出现霜冻低温是形成其霜冻害的两个要素,霜冻低温的出现主要与气候因素有关,影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