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平流雾过程及其空中微物理特征个例研究

来源 :大气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o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2017冬季在天津开展了平流雾微物理特征观测试验,结合距地66 m高度处雾滴谱和255 m气象塔大气边界层资料,借助突变和趋势一致性非参数检验方法对重度霾后接连发生的两次平流雾过程发展阶段进行客观划分,揭示雾体内部一定高度处雾滴微物理特征和尺度分布特征的观测事实,讨论其生消演变规律.结果 表明,伴随西南暖湿平流,饱和层首先在空中出现并向地面扩展,雾过程中成熟阶段观测高度范围内升温,雾层处于中性或弱不稳定层结状态.66 m高度处大雾滴持续存在,微物理特征与地面能见度准同步变化,数浓度高值出现在成熟阶段初期,而含水量、特征直径高值出现在成熟阶段后期,对应成熟阶段后期雾滴数浓度减少、地面能见度小幅跃升.消散阶段各尺度数浓度因雾滴蒸发同步减小.
其他文献
圆锥型场源是一种新型瞬变电磁发射装置,前期理论研究结果显示该装置具有诸多优点.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装置的实际探测能力,制作了2种装置在地面和煤矿巷道两种环境下开展了试验研究.地面试验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探测成果,将圆锥型场源和多匝小回线的探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圆锥型场源对不同地层的电性特征刻画更为准确,识别出的1条断层与高密度电阻率成果更为吻合.矿井超前探测试验结果显示,圆锥型场源的低阻区划分更为精细,尤其在工作面方向显示出更强的低阻分辨能力,多匝小回线探测成果中存在1个低阻连通区,经圆锥型场源探测证实
煤厚变化对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三维地震数据中含有噪声时,易导致煤厚预测结果具有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变模态分解(VMD)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结合进行煤厚预测的方法.首先,构建煤厚楔形模型并对其进行地震正演模拟,当煤层厚度较薄时,振幅属性和频带宽度属性与煤厚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而瞬时频率属性与煤厚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对正演地震记录增加噪声,结果表明噪声对利用地震属性进行煤厚预测具有较大影响.利用VMD进行去噪之后,基于SVM进行煤厚预测,实际地震资料的煤厚预测结果与已有钻孔揭
在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和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镜质体反射率指标被公认是唯一可对比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指标.为准确测定窑街矿区海石湾井田油A层腐泥煤的有机质成熟度,采集井田钻孔煤岩样品,开展显微镜下显微成分反射光、荧光光学特征观测.测试发现,油A层腐泥煤中存在2种不同特征镜质组,一种为发荧光的镜质组,反射色低、反射率测值低;另一种为不发荧光镜质体,反射色高、反射率测值相对偏高.油A层沉积环境分层明显,上部为腐泥煤,显微成分以藻类体为主,含有大量的黄铁矿,反映深部沼泽强还原环境;下部显微成分以腐泥基质、
目前低阶煤煤层气勘探面临资源探明率低,单井产量低的问题,中、低阶煤煤层气勘探还处于摸索阶段.为提高低阶煤煤层气富集区预测精度,探索性应用“弹性模量参数反演技术”.应用韩城、晋城、保德、吉尔嘎朗图、沁水盆地、淮南、淮北等地56口井652个煤样实验室测试数据,进行高、中、低阶煤含气量与弹性参量关系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煤阶的煤层含气量与弹性参量之间相关关系具有一致性,且密度对低阶煤含气量的变化较中、高阶煤更为敏感,认为低阶煤煤层气储层具有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识别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选取吉尔嘎朗图凹陷三维地震
为保护黄河流域矿区生态环境,以府谷县庙哈孤矿区安山煤矿125203工作面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实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基于工作面过双沟地形开采时地表裂缝发育位置、发育形态等参数,总结出开采诱发地表裂缝发育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浅埋煤层过双沟地形开采地表裂缝发育相对位置函数T及其判别条件,讨论了双沟地形沟谷参数与地表裂缝发育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工作面过支沟G1时,共发育地表裂缝4条,最大裂缝宽度23 cm,最大错台11 cm,裂缝发育超前于工作面推进;过主沟G2时共发育地表
研究了基于NZ30K合金开发的新型Mg-3Nd-0.2Zn-0.4Zr-0.2Mn镁合金耐腐蚀性、体外降解行为特性及浸提液细胞生物毒性.采用金相显微镜得到新型镁合金金相显微图,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获取SEM图;采用武汉科思特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测试,并绘制动电位极化曲线,以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模拟体液环境,记录氢气析出体积并计算腐蚀速率;利用细胞完全培养基测定pH值、重量变化曲线;获取大鼠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后对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用水结构等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回顾了河南省平原区以往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并通过收集、统计2008—2018年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的监测成果,基于ArcGIS软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前后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变化进行量化分区;结合降水量、地下水资源量、供水量等资料对供水前后河南省受水区用水结构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至2008年,河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整体逐渐增加;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资源量随降水量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南水北
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互连线在芯片内部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互连线仅用于数据传输,芯片计算能力仍然需要依靠晶体管开关实现.如何在有限的硬件资源内进一步提高芯片的计算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研究金属互连线间电容耦合效应,采用互连线串扰现象完成逻辑运算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线计算的全加器设计方案.该方案首先建立线计算模型,通过调整反相器阈值和不同干扰线与受扰线之间电容耦合强度匹配技术,采用相同线计算电路结构实现不同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然后,在逻辑门的基础上实现基于线计算的全加器
在多接口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Multi-Radio Multi-Channel Wireless Mesh Network,MRMC-WMN)中使用定向天线能够有效减少干扰,但是增加了传输次数,有时会使网络性能恶化.为了获得良好的网络性能,文章综合运用定向天线技术、无线广播优势(Wirelesss Broadcast Advantage,WBA)和定向节点同信道干扰(Directional Node Co-Channel Interference,DNCI)判据来改善MRMC-WMN性能,提出了干扰感
以C型G550薄壁冷弯钢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拉伸实验和数值模拟数据得到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和Johnson-Cook失效模型参数.通过Abaqus软件模拟了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C型冷弯钢构件撕裂破坏的全过程,利用落锤装置轴向冲击试验进行对比,其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此外,对冲击试样撕裂断口进行微观形貌分析,得到构件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冲击力对构件的加载时间增加,构件需要较大的塑性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冲击速度越高,裂纹扩展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