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用实验教学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较为低效。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化小学科学教学。
  【关键词】实验教学;低效性;小学科学;对策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种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的。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教学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实验教学中的低效性问题
  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认真对待实验,仍然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学生的参与率低,相互之间合作不够。如在小组探讨活动中,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理会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与帮助,也不愿意参与活动;还有些学生把实验仪器占为己有,没有合作意识,这些都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开展。另外,有些科学探究实验需要家长在课后协助完成,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与支持,再加上学生在课外实验中缺乏主动性,势必造成延伸实验的现象,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教师希望学生在家种一些植物的种子,由家长陪同学生每天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但是有些家长没有耐心与毅力,最终没能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二、解决对策
  ⒈重视实验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科学探究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已有的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充分吸收内化。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如何用心地探究科学。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去验证自己的方案。如2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的食盐、一天当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等。即使实验失败了,这种探究活动还是对学生起到了教育意义,学生也会自己去思考失败的原因。再如讲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时,当学生明白了溶解的意义之后,对同学提问:哪些因素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同时展示数量不等的食盐、冷水、热水、大小不一的烧杯等,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最后让学生亲自实验,验证他们的答案。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会使学生的情绪高涨,也会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
  ⒉充分利用校园的实验资源。校园里有一些植物和小动物,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小学科学课中需要的实验资源。如在《蜗牛》教学中,教师在一个班级里只是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关于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实物蜗牛,这样的讲解,学生只是了解了蜗牛的部分知识;而在另一个班级中,教师上课时先问同学哪里可以找到蜗牛,然后组织学生捉蜗牛、养蜗牛,并且观察蜗牛身体的颜色、眼睛、触角、嘴巴等,观察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怎样吃等,还有蜗牛是如何发现和找到食物的,在多种食物面前,蜗牛会首选哪种等。在饲养、观察蜗牛的同时,学生不但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结构、吃食情况,而且观察到蜗牛的排泄和产卵。学生通过此类探究活动,获得了对小动物的直观体验和感性认识,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为以后的探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自制教具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培養教师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要勤动手动脑制作教具,要组织学生自找部分探究实验材料、自制实验用具等。此外,科学教师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器材可以开展什么实验探究,可以代替什么器材进行实验等等。
  3.联系其它学科,让学生体会到实验触手可及。在科学课程中,有许多知识是与其它学科密切联系的。如《声音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音乐教学联系起来,观察钢琴、架子鼓等乐器的特点及声音的变化,让学生发现琴弦的振动产生出声音,琴弦的振动影响着声音的强弱、高低;在《运动起来后会怎样》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运动前后心跳和呼吸的变化情况,科学教师可以与体育老师合作,让学生先跳绳两分钟,然后进行对比,再思考为什么运动后心跳和呼吸会加快;在教《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时,虽然学生都知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下沉的橡皮泥上浮,但却不知其原因,而通过“体积”这个概念的讲解,学生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4.灵活掌握探究中的关键环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灵活掌握探究中的关键环节,准确抓住探究中的关键问题,适时把学生引向深入。我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时,学生在探究易拉罐是否导电时,把易拉罐接入电路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是导体(灯泡亮)或是绝缘体(灯泡不亮),即使是同一个易拉罐,接入电路的位置不同,也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我有意识地请两个学生汇报,抓住关键,暴露矛盾,引起争议,把学习推向高潮。学生经过讨论、探究,反复实验,发现把易拉罐的上部和底部接入电路,灯泡亮,把易拉罐壁接入电路,灯泡不亮;刮掉易拉罐壁的漆皮,灯泡就亮了。不导电的原来是漆皮。这样,学生既弄清了导体与绝缘体的不同特点,也明白了漆包线的道理。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等手段,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探究未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红霞.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丁定一.小学自然教学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本身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应用性比较强的特点,加上小学生的理解和想象能力不够高,致使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学习热情日益下降,于是他们就选择了逃避数学讨厌数学、排斥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真正让学生轻装上阵,乐学、好学,加强对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方法  教育家
【摘 要】在“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做好单亲孩子的心理关怀,是对教师极大的专业考验和心理挑战。做好一个倾听者,并让她们敞开自己的心灵,真正明白她们所感所想,对症下药,用宽容和理解缔造和谐的关系,用智慧和关爱去呵护和教育孩子。  【关键词】胸怀坦荡 ;倾听; 行为;心声  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老师。”做胸怀坦荡的老师更应如此。我愿做托翼的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分析能力,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背景下,其教学质量更是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九年级数学教材为例,首先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分析当前数学教学工作中常见的问题,然后探讨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数学综合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期望学生能在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生活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造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因此,教师对现状要有深刻的了解,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生活化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样化、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对课堂过程进行生活化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生活技能,不能仅停留在纯粹的数学,而是要应用数学
【摘要】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班级管理中的师生沟通,但是现阶段这一工作开展得不好,师生之间融洽沟通中的问题比较多,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因此,必须要认识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管理中的技巧,通过沟通艺术来更好地沟通,帮助学生解决讨厌学习、恐惧学习、学习信心不高等不良结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武器和必要途径就是进行师生互动和交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既要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也要注重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笔者认为课堂的有效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拓展。本文将对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教师的妙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探究,得出从提问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的同时,也迸发出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潜能。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把握相应的表达技巧,单凭文本中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善于运用,必须要有训练的补充。课外小练笔就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好途径,也就是除了教材,教师还要用心设计一些读写结合小练笔和生活小练笔。这样的小练笔具有“小、巧、活”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很容易拨动学生心中写作的欲望。
【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在生命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在生命教育视野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的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在高中生物渗透生命教育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若干实施的具体策略,以此逐步构建生命化的高中生物课堂,以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命教育;教学研究  一、在生命视野下进行高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逐步推广和深入发展,我国对各个地区的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是学生第一次接受正式性的教育,对学生以后的思维发展和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行的教育体制范围内,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本文旨在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的提问技巧,希望能够推动英语学科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一个充满张力、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不仅应该具有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3-6岁的幼儿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如何让他们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想法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为了让幼儿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以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切入点,围绕语言环境的创设、丰富幼儿读物、丰富幼儿的词汇、提升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字】语言环境;幼儿读物;交流能力;语言表达  当代社会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