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叶寿命及其相关叶性状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cnbb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早已注意到,具有长叶寿命的植物通常生长于营养和(或)水分较为缺乏的环境,而具短叶寿命的植物一般生长在具有较高的营养可利用性地带.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重量的叶氮含量(Nmass)与叶的最大光合速率存在密切正相关,而比叶面积(单位干重量的叶面积)与植物生产单位叶面积的物质成本呈负相关,二者又随叶寿命的增加而降低,这种相互关系几乎在所有植物种群和群落中都普遍存在,反映了植物对环境适应的趋同进化特征,是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行为特征的基础.松属(Pinus)及云杉(Picea)、冷杉(Abies)等
其他文献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花后根系、旗叶和籽粒内源激素IAA、GA3、ABA和ZR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器官的内源激素含量对3
种子扩散是种群动态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研究其扩散格局对了解种子库及更新格局有重要意义。于1999~2000年在天然次生林中选择样地并设置样带,共设取样点1376个,观察和估计了水曲柳
介绍了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对核电厂的地下水监控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将数学模型与现场监测相结合,并得到良好的实践验证。简要分析了我国核电厂地下水监控的现状。
桤木(Alnusnepalensis)是一种重要的非豆科固氮植物,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地区。在东南亚地区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中,多用桤木作为休耕树种,或将其与农作物间作。桤木根瘤固氮量随季节和年龄而变化,在桤木_小豆蔻(Elettariacardamomum)系统中15年达到高峰(155kg.hm-2);桤木通过共生固氮对系统产生的氮增加量在纯桤木林中7年达到高峰(117kg.hm-2)。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