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校学生选项篮球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体和篮球技能的差异性,开展篮球课程分层教学,通过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但是在篮球分层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为保证篮球课程分层教学的全面实施,对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评体系制定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篮球课程 分层教学 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b)-0095-02
1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教学理论、内容、教法、组织形式、考评体系等,基本上借鉴前苏联的学校体育教育。直到1955—1965年根据国情出台了学校体育教育一些试行条例,10年浩劫学校体育更无从谈起。从1980—1992年鼓励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2002年高校体育改革已经推上了高潮,高校体育从宏观改革进入了微观的课程教学改革、教法改革、课堂组织形式改革等,篮球课程分层教学改革随之产生了。
2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将篮球选项课程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通过调查初级、中级、高级班的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学生对篮球课程分层教学是非常认可的,同时对提高学生兴趣和各层次实施因材施教得到学生高度满意。
通过一年的分层实验教学,实验组与传统组考试平准成绩进行比较如表2。
从表2可知,篮球分层教学实验组与传统不分组考试成绩比较,无论是达标还是技术都要优于传统不分组班级学生的平准成绩。
从考评标准的调查问卷结果得知,初级班58%的学生认为不同意统一标准考评,中级班24%的学生不同意统一标准考评,高级班3%的学生认为不同意统一标准考评。从统计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篮球基础好的同学认同统一考评标准,是因为他们成绩要优于基础差的同学,所以,篮球分层教学考评体系是篮球课程分层教学研究重点。
3 高校体育课程考评的依据
2002年国家教育部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体育课程考评主要目标领域,其内容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和行为、交往和合作精神、情意表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改革部分指出:改革教育質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1]。两个纲要的出台为各省教育厅和高校制定高校体育课程考评体系指明了方向。
4 高校体育课程考评制定
各高校依据国家指导纲要和省教育厅指导性文件,结合该校体育课程开设的特点、学生实情和课程老师结构等方面,制定高校体育课程考评总则,然后再根据各项目课程的特点制定考评细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体育课程考评总则是,每学期体育课程考评分数比例2∶3∶5,就是平时成绩占20%,身体素质占30%,专项考核占5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考核、上课表现组成;身体素质体育Ⅰ考核1 500 m(男)和1 000 m(女)、体育Ⅲ考核12 min跑(男2 400 m及格、女1 800 m及格)、体育Ⅱ、体育Ⅳ考核男生引体向上/1 000 m和女生仰卧起坐/800 m。
5 高校体育篮球课程考评细则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篮球课程考评细则制定,平时成绩20%,身体素质30%,篮球技能50%,篮球技能考核分达标和技术(各占50%权重)。
体育Ⅰ:全场往返运球上篮。
方法:从场地一侧底线沿球场纵轴方向运球上篮,必须投中或补中,拿到球后运球折返并运球上篮;连续两个来回,按最后完成的时间及技术进行评定。
体育Ⅱ:1 min投篮
方法:在距离篮圈投影5 m外跳投(男)、/4 m外(女)投篮,自投自抢,时间为1 min,按最后在规定时间内投中的个数及技术进行评定。
体育Ⅲ:技术组合。
方法:全场范围内完成运、传接球、突破、投篮等技术评定。
体育Ⅳ:教学比赛。
方法是:将学生分成实力平均的若干小组,每组5人,进行全场5对5对抗比赛,时间:5~8 min。按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定。
6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的考评体系分析
6.1 对篮球课程教学考评体系认识
首先要认识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评标准不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同时也是授课教师一种考核和认可。各级单位在制定考评体系政策的时候不是很完整,没有完全吻合考虑到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元素同时重要性,重点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考评,忽略了老师在篮球教学工程中考评意义和作用。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化,其考评体系也在不断地改革,在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内容详尽,方式明确、理念清晰,但是部分考核政策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不强,同时,详细的考核内容和考试形式的要求对篮球课程教学考核实施时增大了工作量。
6.2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评存在的问题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评内容过于单一,不能把不同层次学习篮球课程同学基于同一考核内容,这对于不同层次学习的同学不公平,打击了部分学生学习积极参与性,同时也背离了篮球分层教学宗旨和目的。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核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在制定考核评价机制时一定要考虑考核评价过程形式的多样性,不能老师一言谈,学习过程是考评中重要环节,可以考虑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级评定小组评分等形式,可操作性又强。在考评学习内容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考教分离形式进行考评。篮球分层教学考评细则权重分配比例不科学,篮球课程分层教学目的和宗旨是跟好进行学习过程,那么在考评中高度体现学习过程考评,不能用2∶3∶5(平时∶身体素质∶专项)这样简单的比例。
6.3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评价体系可行性建议
篮球分层教学,本着个体和篮球技能差异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时仅仅是对学生的出勤率与平时课堂表现两者相结合是不完整的,应该对学生在体育课学习的努力程度与进步程度做出比较客观的考核评价,这样就可以发挥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核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激励作用。在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评过程中,考评形式多样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学生参与自评、互评、评分小组评等形式。加大理论考试内容比例。在制定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评文件是,一定要在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学生建议,科学合理地制定考评文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 谭庆国.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考核标准的实证研究[D].延安大学,2013.
[3] 葛吉生.普通高校体育课成绩考核改革的实证研究[C]//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2006.
关键词:篮球课程 分层教学 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b)-0095-02
1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教学理论、内容、教法、组织形式、考评体系等,基本上借鉴前苏联的学校体育教育。直到1955—1965年根据国情出台了学校体育教育一些试行条例,10年浩劫学校体育更无从谈起。从1980—1992年鼓励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2002年高校体育改革已经推上了高潮,高校体育从宏观改革进入了微观的课程教学改革、教法改革、课堂组织形式改革等,篮球课程分层教学改革随之产生了。
2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将篮球选项课程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通过调查初级、中级、高级班的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学生对篮球课程分层教学是非常认可的,同时对提高学生兴趣和各层次实施因材施教得到学生高度满意。
通过一年的分层实验教学,实验组与传统组考试平准成绩进行比较如表2。
从表2可知,篮球分层教学实验组与传统不分组考试成绩比较,无论是达标还是技术都要优于传统不分组班级学生的平准成绩。
从考评标准的调查问卷结果得知,初级班58%的学生认为不同意统一标准考评,中级班24%的学生不同意统一标准考评,高级班3%的学生认为不同意统一标准考评。从统计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篮球基础好的同学认同统一考评标准,是因为他们成绩要优于基础差的同学,所以,篮球分层教学考评体系是篮球课程分层教学研究重点。
3 高校体育课程考评的依据
2002年国家教育部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体育课程考评主要目标领域,其内容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和行为、交往和合作精神、情意表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改革部分指出:改革教育質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1]。两个纲要的出台为各省教育厅和高校制定高校体育课程考评体系指明了方向。
4 高校体育课程考评制定
各高校依据国家指导纲要和省教育厅指导性文件,结合该校体育课程开设的特点、学生实情和课程老师结构等方面,制定高校体育课程考评总则,然后再根据各项目课程的特点制定考评细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体育课程考评总则是,每学期体育课程考评分数比例2∶3∶5,就是平时成绩占20%,身体素质占30%,专项考核占5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考核、上课表现组成;身体素质体育Ⅰ考核1 500 m(男)和1 000 m(女)、体育Ⅲ考核12 min跑(男2 400 m及格、女1 800 m及格)、体育Ⅱ、体育Ⅳ考核男生引体向上/1 000 m和女生仰卧起坐/800 m。
5 高校体育篮球课程考评细则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篮球课程考评细则制定,平时成绩20%,身体素质30%,篮球技能50%,篮球技能考核分达标和技术(各占50%权重)。
体育Ⅰ:全场往返运球上篮。
方法:从场地一侧底线沿球场纵轴方向运球上篮,必须投中或补中,拿到球后运球折返并运球上篮;连续两个来回,按最后完成的时间及技术进行评定。
体育Ⅱ:1 min投篮
方法:在距离篮圈投影5 m外跳投(男)、/4 m外(女)投篮,自投自抢,时间为1 min,按最后在规定时间内投中的个数及技术进行评定。
体育Ⅲ:技术组合。
方法:全场范围内完成运、传接球、突破、投篮等技术评定。
体育Ⅳ:教学比赛。
方法是:将学生分成实力平均的若干小组,每组5人,进行全场5对5对抗比赛,时间:5~8 min。按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定。
6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的考评体系分析
6.1 对篮球课程教学考评体系认识
首先要认识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评标准不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同时也是授课教师一种考核和认可。各级单位在制定考评体系政策的时候不是很完整,没有完全吻合考虑到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元素同时重要性,重点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考评,忽略了老师在篮球教学工程中考评意义和作用。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化,其考评体系也在不断地改革,在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内容详尽,方式明确、理念清晰,但是部分考核政策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不强,同时,详细的考核内容和考试形式的要求对篮球课程教学考核实施时增大了工作量。
6.2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评存在的问题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评内容过于单一,不能把不同层次学习篮球课程同学基于同一考核内容,这对于不同层次学习的同学不公平,打击了部分学生学习积极参与性,同时也背离了篮球分层教学宗旨和目的。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核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在制定考核评价机制时一定要考虑考核评价过程形式的多样性,不能老师一言谈,学习过程是考评中重要环节,可以考虑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级评定小组评分等形式,可操作性又强。在考评学习内容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考教分离形式进行考评。篮球分层教学考评细则权重分配比例不科学,篮球课程分层教学目的和宗旨是跟好进行学习过程,那么在考评中高度体现学习过程考评,不能用2∶3∶5(平时∶身体素质∶专项)这样简单的比例。
6.3 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评价体系可行性建议
篮球分层教学,本着个体和篮球技能差异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时仅仅是对学生的出勤率与平时课堂表现两者相结合是不完整的,应该对学生在体育课学习的努力程度与进步程度做出比较客观的考核评价,这样就可以发挥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核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激励作用。在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评过程中,考评形式多样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学生参与自评、互评、评分小组评等形式。加大理论考试内容比例。在制定篮球课程分层教学考评文件是,一定要在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学生建议,科学合理地制定考评文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 谭庆国.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考核标准的实证研究[D].延安大学,2013.
[3] 葛吉生.普通高校体育课成绩考核改革的实证研究[C]//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2006.